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虎啸 > 第一百五十三章 马耆山重工业区

明末虎啸 第一百五十三章 马耆山重工业区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3:46 来源:笔趣阁

成功完成焦煤试验后,现在的水泥研制也已粗见成效,负责研发的廖全禄建了一座外型模仿瓷窑的建筑,将粘土与石灰石按李啸所说的3比1混在一起,磨成细粉后又拌入煤粉,充分混合均匀后,放入窑中烧炼锻制。

开始时,廖全禄没经验,将混全好的生料敲得极细碎,结果因为密不透风,极难烧着。后来他吸取教训,故意让生料保持大块状,这样堆叠在一起后,每块生料之间均能顺利进风,才顺利点火烧制。

廖全禄后来被李啸的炼铁技术所启发,他在生料底部添加了厚厚一层煤粉,从而大大加快了水泥的烧制进度。

到李啸成功炼出钢铁之时,廖全禄水泥研制也终于得到了李啸的认可。

当然,李啸心下还不满意,因为廖全禄出产的水泥都是慢干型,凝结时间长,不象现代的水泥分为多种型号,快慢干均有。

李啸记得,在现代,如果要水泥快干,似乎可以加聚丙烯酰胺为添加剂。只是李啸这个机械系专业大学生,能勉为其难炼制出水泥已是不易,再要求他懂化工专业就是强人所难了,所以聚丙烯酰胺现在他不可能有能力能生产出来。

李啸安慰自已,现在能有这种粗糙的慢干水泥用也不错,这已是超越时代的高科技产品了。没办法,这毕竟是在明朝,而不是现代社会,李啸凭一人之力也只能做到这一步。

李啸赏给了廖全禄三十两银子,以鼓励他想出用瓷窑烧制水泥的办法,并最终成功将水泥烧制了出来。

廖全禄正捧着赏银笑得合不拢嘴,又一件喜事传来,他被李啸任命为水泥厂厂长。全面负责水泥的生产工作。

现在,几大重点项目均已试验成功,李啸决定,对现有产业进行重组优化。

这样做,当然是为了更好进行钢铁及相关产业生产。

按李啸的计划,马耆山重工业区正式成立。暂由李啸自已总体负责。

工业区内,包括砖厂、铁场,水泥厂。

其中铁场包含的下属厂矿最多,占地面积最广,其中有炭厂,挖矿场,碎矿场,焦煤厂,冶炼场。锻造坊。

李啸把炭厂从砖厂中分离出来,也是为了铁场更好地运作。毕竟现在制造内燃砖可全部用煤代替炭粉。

各厂的责任人也已委派,其中砖厂负责人为祝大声,水泥厂为廖全禄,铁场各厂矿均由为颜均总负责。

整个马耆山工业区实施封闭式管理,李啸派了大批辅兵守卫,严禁外人与闲杂人员入内,以防技术泄露及偷盗行为。

接着。李啸开始安排各工厂的人力计划,现在他马耆山中。除去上学的儿童,和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现有能干活的家属为1085人,初步定为砖厂150人,水泥厂200人,剩下的735人全部拔给铁场。

至此。李啸全军的家属全部安排完毕。

李啸随后让张行猛带人去安东卫城,找到因为躲避战乱而在此存身的张铜柱,希望让这位曾在碑廓百户所开铁器铺的张铜柱,能搬到马耆山来负责锻造坊的工作。

张行猛拿出几块白亮的钢饼,告诉张铜柱。这就是我们雄唐所李大人所炼之物。并告诉张铜柱只要他来雄唐所铁场工作,会有大量的上好铁锭与钢锭等他来锻造武器与盔甲。

张行猛立刻看见,张铜柱那紫红色的脸上顿现不可思议之惊喜,他手抚钢饼,不住地连声赞叹。

张行猛不由得心下暗笑,难怪,李大人说只要把这几块钢饼给张铜柱看过,他必定愿意前来。这好木匠爱良木,好铁匠爱精钢,皆一理也。

第二天,张铜柱便与儿子张树生与一众工匠来到雄唐所,李啸亲自迎接,并设宴款待,以感谢张铜柱在李啸军最初也是最困难之时的鼎立支持。

“张师傅,我任命你为锻造坊坊长,全部生产工作与打铁工匠均由你负责。”李啸微笑着对张铜柱说道。

“张老儿承蒙李大人看重,定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张铜柱感激回道。

按李啸的要求,现在铁场中,各种普通的劳力工作由前来做工的家属负责,其它有打铁经验的铁匠则全部集中到锻造场中工作。

术业有专攻,李啸这种安排,可更快地加快工作进度。

在人力安排完成后,李啸开始设立工匠等级制度,大致分为作头,匠头,匠丁,学徒四种。并以此来决定每个人的薪资标准。

李啸规定,颜均升为作头,每月薪资5两银子。

廖全禄、祝大声、张铜柱则为匠头,每月薪资3两银子。

一众有专业技术的石匠、泥匠、铁匠则为每月1两银子。

进入工厂做事的家属一律按学徒工算,每月为5两银子。

当然,这只是固定工资,等产品开始销售了,还会有奖金与分成。具体细节,李啸还在设计与规划中。

接下来的日子,为了加快锻造的工作进度,李啸充分发挥自已学机械的专长,发明了水力锻锤。

现在锻造坊中,每台锻炉边上都有一台水力锻锤,锻锤下是厚厚的铁砧,砧下垫着厚实的柞木墩子,再下面是水泥、石子浇铸的基座。多层复合受力结构,能够承受锻锤落下的巨大冲击力。

这些锻锤都是分别由一座大的蓄水池供水控制,有专门从马耆山上的浔河支流处,建了导水通道,引水入蓄水池,等积水量到了一定程度,便可举起锻锤击打。击打下去后,很快又重新蓄水,这样一来,整个水力锻锤可以循环反复地进行下去。

李啸设计的锻锤分为两种。一种是重两百五十斤,冲程三尺,每分钟落锤10次,用于粗加工。

另一种小的重八十斤,冲程二尺,每分钟落锤20次,用于精细加工。有这项技术,与以前只能靠铁匠们一锤一锤敲打,效率提高了许多,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李啸原本想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将机械厂与火炮厂也建立起来,但因为火器总头赵杰与三个葡萄牙人都已前往澳门,现在他没有懂火器的专业人材,故枪械厂与火炮厂只能暂时作罢。

不能生产枪炮,那么,可以先做其它事情。

在李啸的计算中,现在这个高炉若用个15次,差不多一个半月,就算中间略有耽搁也是不到两月,他总共可产出钢铁1050吨。李啸计划,其中要生产可用于打造打将领铠甲的共析钢10多吨,用于士兵盔甲与武器的普通钢材与上品高炭精铁则估计产量有350多吨,剩下的650多吨中下品高炭精铁,则可打造普通盔甲、刀剑、与生活用品、农业工具之类。

按明朝三十斤精铁可以制成一件盔甲的用量来看,李啸现在才这么点可怜的军队,现有的钢材量绝对已是绰绰有余。

那么,给自已的军队全新改装,也就成了必须进行的工作了。

李啸决定,要开始设计一种全新的铠甲,来让自已的军队全部装备上,这种铠甲,必须比明朝最好的铠甲防护力还要先进。

有条件,就要做到最好,这是李啸不变的信条。(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三章马耆山重工业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