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虎啸 > 第六十六章 移军高龙堡

明末虎啸 第六十六章 移军高龙堡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3:32 来源:笔趣阁

(); “我的意思,姚大人自是清楚得很,首级战功皆送给了你们,我不与你们相争,只是姚大人却也不必将我军之苦战,贬得如此一文不值吧。”李啸毫无客气地直视姚文昌愤怒的目光,脸上却是一片平静。

“你,你简直胡说八道,胡言乱语!”姚文昌被李啸顶得脸上胡须乱颤。他用求援般的目光望向上座的刘泽清,却发现不知何时刘泽清已是沉下脸来,不由得赶紧收回目光低了头。

刘泽清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阴沉狠戾之色。他在努力控制自已内心腾起的恼怒。

这个李啸,还真会指桑骂槐,明着说姚文昌,暗里就是在骂他刘泽清,他的真正的用意,可不是说自已赏罚不明,亏待友军了么?

“够了!”刘泽清冷冷地喝道,制止了李啸与姚文昌的争论。他那褐黄色的瞳仁扫了一下脸上明显带着心虚表情的郑隆芳与姚文昌两人,又看了看脸色平静没有半点惶恐之色的李啸,心下其实亦明白了**分,只是他不可能帮着李啸说话,因为他如果诉叱自已的部下,那无疑也是在打自已的脸。

那以,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便是最佳的选择。

刘泽清装模作样地咳嗽了两声,缓缓说道:“昨日战事,我未到场,具体情况确难了解,李啸,无论你有无战功,皆已按我之军令去援助了郑隆芳与姚文昌两人,实是忠心可嘉,苦劳可慰。另外,昨天你军深夜方至大营,我安排有疏忽,未得迎接,刘某心中亦有所愧。这样吧,我赏下金银给你李啸慰劳全军,这事就此打住,不得再争论了。”

“李啸谢过大人,此事在下亦不想再多作无谓之争。只是大人若有意赏赐我军,可否将金银换成粮草,此乃我军中最缺之物。”李啸拱手言道。

“呵呵,登州残破,粮草难筹,李总旗不要金银要粮草,倒是个心思缜密之人。好,本官如你之愿,就赏你300石米粮,30石豆料,以为赏赐。”

李啸单膝跪地,抱拳致礼:“李啸谢刘大人恩赏。”

一旁那个书吏模样的人站起身来,向刘泽清长作一揖说道:“刘总兵,眼下陈友德窜入朱高山,我估计那孔有德必然再派人突围出城以施援手,我军需早作防备方好。”

刘泽清斜了他一眼,点点头说道:“化鲸,你能未雨绸缪,确是极好。只是按你之意,当如何防备方好呢?”

李啸听刘泽清此语,心下暗想,此人原来果是刘泽清亲随李化鲸。读过明史的李啸知道,此人却也是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中,留下了自已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人物。

明史记载,李化鲸衙役出身,因自身好上进,喜读书,后被刘泽清收为亲随,曾在明亡后,鼓动已投降的刘泽清密谋反清。刘泽清不敢,李化鲸乃于1648年七月(清顺治五年),单独起事,自称“忠义王”,拥立明后裔朱洪基为天子,一度攻克定陶、曹县、成武、曹州等州县。后清朝调集大军镇压,李化鲸寡不敌众,于当年十月起义军被清军彻底击败。李化鲸被俘,后被押至北京杀害。不过此人对刘泽清却是忠心耿耿,其被押至北京后受尽酷刑,却始终不肯承认曾鼓动刘泽清一同起义,只是此时多尔衮已是深疑刘泽清,毕竟刘泽清的反复无常背信弃义给他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坏印象,最终他找了个通敌欲反的借口,将刘泽清杀了。

李啸从历史的遐思中回过神来,却见李化鲸又向刘泽清深作一揖,语调清晰地说道:“总兵,在下愚意,可使军马屯驻于孙喬镇与朱高山交界之处的高龙堡,此堡位于官道要冲,正好可切断陈友德余部与外界之联系,亦可防止孔有德派兵出城与其汇合。”

刘泽清拍了拍大腿,颔首道:“此计甚好,却不知派何人防守为好?”

李化鲸瞥了李啸一眼,向刘泽清使了个眼色。

刘泽清顿时会意,脸上浮起了得意的笑容。他站起身来,大声说道:“那就着李啸率本部兵马前往驻守,军情紧急,李啸你需即日出行,不得有误。”

李啸脸上如古井不波,向刘泽清拱手致礼:“末将谨遵总兵军令。”

一旁的黎应笙也赶紧起身,向刘泽清问道:“下官可是亦要随李啸之军移驻?”

刘泽清望向李化鲸,李化鲸脸上带着一丝狡黠的笑容,轻轻地摇了摇头。

刘泽清见状,连忙轻咳了几声,方对黎应笙说道:“高龙堡面积不大,李啸军伍已有几百人,恐再难进驻更多军兵。另外登州城围城之部队尚有不足,黎千户便随我军同驻大营,一同行动吧。”

黎应笙面露忧色,赶紧说道:“刘大人,李啸军马颇少,总共不过几百人,据下官所知,那陈友德余部便还有近两千兵马,若复有叛军兵马出城与其夹攻高龙堡,在下恐李啸之军难于坚守。还望大人三思啊。”

刘泽清脸上露出了明显不悦的神色,不过他还是控制住自已的心绪,平静地说道:““黎大人多虑了,若有高龙堡被攻之军情,我定会派人救援。”

黎应笙还想说什么,只是看到刘泽清越来越不耐烦地神情时,他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沉重地叹了口气,便坐回了自已的座位。

刘泽清等人离开了李啸黎应笙军营后,郑隆芳向李化鲸凑过来,谄笑着恭唯道:“李先生端的好计!现只派那李啸去守高龙堡,让其与那个千户黎应笙不得不分开,正好将其削弱,分而治之。而那高龙堡东面临海,西面便是官道,四周无险可守,李啸想守住此堡,却是颇为不易,若是叛军来攻,纵算此人逃得出来,亦是损失惨重。而我等只需坐山观虎斗便可。”

郑隆芳的话,让李化鲸颇为受用,他拈了下下颏的长须,得意地说道:“那李啸目无尊长,暗讽我军,却是张狂得很!不给此人一点厉害看看,哼,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

姚文昌赶紧在一旁附合:“对,对,就是让那李啸吃饱苦头,最好命丧在叛军手里方好。”

三人皆大笑,一直没有吭声的刘泽清脸上亦浮现出淡淡的得意笑容,那双褐黄色的瞳仁里迸出阴狠之光,他撇着嘴冷哼一声道:“李啸这个人,其实倒是个将才,估计昨日之战对我军助力颇多,本总兵刚维护你们,方将其功压下。只是此人竟敢暗讽长官,心下忤逆,不好好教训他一下,如何可行?只是若真有战事,我等却也不能坐视其灭,还是要出兵救下,保住此人一条性命方可。”

刘泽清说完,郑隆芳立刻谄媚道:“刘总兵仁心厚德,心胸开阔,某等着实钦佩得紧。”

刘泽清放声大笑,四人欢喜而去不提。

军帐中,黎应笙一脸担忧地望着脸色平静的李啸,脸上满是难过惋情之情。

“李啸,过直易挠,过刚易折,为何你就是不听本官曾经给你的劝告啊!你方才直言快语,虽是快意,现在遭来刘泽清等人的暗中报复吧,此去高龙堡,定然凶多吉少,唉,这该如何是好啊。”黎应笙心中忧烦,喃喃说道。

“黎大人勿为李啸担忧,此去高龙堡,在下认为,倒是个不错的机会。”李啸脸上露出了不以为意的微笑。

黎应笙一脸惊愕,怔怔地望着他,一时竟什么也说不出。

李啸平静地说道:“千户大人,恕在下直言,若我军只能与其他4万围城明军一样,在这大营内终日围困敌军,定然寸功难建,殊无甚益。现在若去高龙堡,纵有叛军攻围之风险,却也有天高皇帝远不受挟制的优势,将来如何发展,且待李啸慢慢做来便是。”

黎应笙盯着李啸微笑的面孔,心下却有种莫名复杂的情绪,这个曾经的牛蹄墩民卒,这个他现在的心头爱将,却似乎越来越让他看不透了。

最终黎应笙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那李啸你好自为之。若有事情,可速来禀我,你下去准备吧。”

李啸拱手抱拳:“千户大人一心为在下着想,李啸感铭五内,还望千户大人自已也要多加保重。在下告辞。”

李啸回到自已军营,向众人宣告移军高龙堡的决定,让他出乎意料的是,听到这个消息,很多军士脸上都是一脸轻松欢喜之情。

“去得好!老子早就不想与这般鸟人呆在一起了,与其在这里每天看人脸色,受人鸟气,倒不如去守那高龙堡更快意些。”张行猛满脸兴奋。

“就是,就是!宁为鸡头,不为牛后!他娘的,连个大营都不让我们入,还在这丢人现眼做甚!要去高龙堡,我雷傲第一个赞成。”雷傲亦在旁边高声喊叫。

“总旗,那我军抓紧吃饭,饭后就出发吧。”上官云杰急不可耐地问道。

李啸微笑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重重地点了点头。

饭后,李啸全军拔营而起,转头向东南而去,全军一路向高龙堡高歌而行。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在高亢入云的军歌声中,士气高昂的李啸全军,车磷磷,马萧萧,向高龙堡大步行进。

四个多时辰后,到下午申时初,李啸全军到达高龙堡。

“李总旗,你看,前面就是高龙堡!“专门过来给李啸全军带路的小旗官焦安国,指着前方那一座仿佛从地平线上缓缓涌出的灰黑色的废旧大堡,兴奋地向后面的李啸喊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