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虎啸 > 第七十九章 虎啸辽东

明末虎啸 第七十九章 虎啸辽东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3:32 来源:笔趣阁

(); 蔡守犹然一脸苦色,他声音惨淡地回答道:“那黄骨岛堡,多年前还在我大明控制之下,去那里的海路,在下到是颇熟。只是百户大人,鞑子兵精将猛,更兼连战连捷,百户大人欲渡海而攻,却是危险莫测啊。”

李啸皱了皱眉,看来,这个蔡守估计是被鞑子吓破胆了,李啸正色道:“本官已说过,你的船送我军上岸便可,不必多言。我现在只想知道,蔡掌柜多久方可派得出船只来?”

蔡守呐呐收声,他低头沉思了一下后:“在下最晚在七天后可将船备齐,并开至高龙堡东边靠海之处,船到时,便派人与李百户联系,却不知李百户将运多少兵马?”

李啸沉吟了一下说道:“我将运420名步兵,40名骑兵,蔡掌柜估算下要派多少船只?”

蔡守心下盘算了一下,又拿了个算盘拔打了一番,对李啸说道:“在下的所有船只数量,上次已和李百户你说过,共为福船2条,沙船3条,海沧船3条,鸟船4条。在下的2条福船,型号均为二号,不比明军水师那些吃水达二丈深的大型一号福船,那些水师一号福船每艘配备有300名水军,每船可另装1600名全副武装的陆军士兵或2000名普通乘客。(注:此为《武备志》记载数额,非杜撰)。而我的两条二号福船吃水深均仅为一丈,故最多每条可装运800军兵。现在还需另送40匹马过去,按1匹鞍鞯齐全的战马约为6名士兵之重量算,共计约240名兵士之重量。这样共计约710名士兵的数量,故派出1艘福船足矣.。”

李啸听完,笑道:“蔡掌柜算得仔细,只是我还需考虑路上往返时,士兵所需的伙食与马匹所吃豆料,另外如有物品缴获,也需一并运回。”

蔡守一脸苦笑,叹道:“其实这艘福船尚有90名士兵装载量的空额,均可装运粮草。罢罢罢,既李百户你已提出要求,我就再另外租1条鸟船给你吧,用来装运粮草和缴获。”

李啸大笑:“蔡掌柜深明大义,尽心为国,李某却也不能亐待了蔡掌柜。那么,船只的总共租价,李某一定照付便是。”

随后,李啸又问:“却不知此去黄骨岛堡,需时几日?”

蔡守忙道:“现在冬日行船,因风大浪急,船速不得过快,这样从登州至辽东黄骨岛堡太概需约五日多,往返则需十日有余。”

两人又经过了一番商讨,最终以步兵每人1两银子,骑兵每人5两银子的往返运费的总价,计算成租船费用,往返伙食和粮草则由李啸自行负责,共计660两。

李啸笑道:“这次行动,蔡掌柜可算帮了某家大忙,这样吧,李某给你凑个整数,算700两好了。”

蔡守赶紧致谢:“多谢李百户之大方赏赐,蔡守虽只是一名小小商人,却也知有国方有家的道理,定会全力相处阁下。”

李啸付给蔡守定金100两,并约定回返后,再付另外的租金600两。蔡守推脱说不要定金亦可,李啸坚持要给,蔡守最终只得接受。

李啸从蔡守商铺出来后,便立刻打马回高龙堡,准备渡海作战事宜。

回高龙堡的路上,寒风呼啸,心情激动的李啸却感觉浑身发热,想到不久便可亲手格杀鞑子,不由得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入得高龙堡后,李啸随即召开将领军事会议。

“。。。。。。除了莽古尔泰将亡外,我已了解到,辽东庄河城黄骨堡,原是我大明一百户所堡,现在其中不过一百多人的镶黄旗鞑子驻守,头领是镶黄旗一名牛录额真达尔襄,此处离正蓝旗甲额额真也就是莽古尔泰的儿子额弼纶驻守庄河城颇远,我军若能对其进行突袭,当可全灭此处鞑子,并可激化莽古尔泰的正蓝旗与皇太极之间的矛盾。。。。。。”李啸侃侃而谈。

当李啸把自已这个计划对张行猛、雷傲、上官云杰和张杰四名将领说完后,台下一片寂静,每个人都用一种惊疑不定的眼神望着李啸,有如看陌生人一般。

李啸看得懂他们眼神的含义。

他们的眼神分明是在问自已,李啸是从何处得知那个莽古尔泰将要死亡的?又从何处知晓那个黄骨岛堡当地的鞑子军力分布的?

这一点,李啸还真没办法说出口。因为,这也算是穿越者的优势吧。

李啸勉强向他们解释道,是从朝廷和辽东军兵处得到的最新消息,所以,要抓紧这个机会,趁着后金还未组建水师,奇袭黄骨岛堡。

有一点李啸没有明说,那就是明年二月后,孔有德率军潜逃出城投降后金,从此,皇太极正式拥有了可与明军水师媲美的后金水师,到了那时,李啸这渡海奇袭的计划可就彻底成了泡影了。

“诸位有何意见,均可向我提出。”李啸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下面沉默不语的将领。

“百户大人,那黄骨岛的鞑子真的只有一百多人吗?”张行猛犹豫地问道。

李啸看着他的眼神,明白他内心的不安,这些年来,鞑子兵连战连捷,颇有些打得明军闻风丧胆的味道。在明军中,到处都有鞑子兵可以一敌十的神话传说,毫无疑问,如果鞑子数量太多的话,这些手下将领感觉胆怯也是情有可原的。

“敌情我已知晓清楚,今年年中,鞑酋皇太极抽调军兵入寇宣府与大同,那镶黄旗主豪格亦领兵前往,故那黄骨岛堡的守军虽为一个满编牛录,但却已抽调近200人前去,现在豪格等人尤在领军回辽东的路上,因要押送劫掠的人口与物资,速度绝不会太快,这些军兵若要再回返黄骨岛堡时,至少还要十多天方可到达。现有的一百多鞑子兵,我军以近五倍之军力击之,获胜不难。”李啸平静地回答。

李啸注意到,他这番话说完,下面将领的脸色皆有所缓和,毕竟鞑子的战力可观,更兼气势大盛,明军如果不是以多击少的话,估计未经交战便士气全无了。李啸心下感叹,这些从后世的历史书上得知的东西,现在成了破敌的唯一秘籍。

当然,此番攻击后,以后的历史可能就会与原先的历史记载完全不同,那时候,李啸就要全凭自身实力去和鞑子作斗争了。

“李百户,若我军上岸时,被敌兵发现攻击怎么办?”雷傲站起身来,皱着眉头问道。

“对啊,要是被敌兵半渡而击,那可就糟了。”张行猛在一旁附合。

李啸轻轻笑了笑:“那黄骨岛堡为防海啸,建得离海岸还是颇有一段距离,敌军现在人力不足,故沿海巡防定会较为稀疏,而我军则需算准时间,乘夜色上岸,到时人衔枚,马裹腿,尽可能迅速抢滩登陆。”

雷傲脸上顿时舒展开来,他连忙说道:“趁夜登陆好,鞑子在夜里要行动亦是困难,我军可安排识得夜光者在前领路,便可安全将人马带上岸了。”

上官云杰站起身来,拱手言道:“百户大人,请问我军的作战目标是什么?是要彻底攻占黄骨岛堡么?”

李啸沉声道:“如果能达到这个作战目的,自是最好不过。如果不能,能诱出敌兵将其一部消灭在堡外亦可,毕竟我军兵力有限,只能速战速决,需得在庄河城内的正蓝旗军兵赶来救援之前迅速离开。”

“在下明白了。”上官云杰拱手告退。

李啸注意到,火器总头赵杰一直没说话,他坐在座位上一言不发,好象这次突袭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一样。

其实,也确实是没什么关系,因为火炮沉重,搬运不便,而这次奇袭讲究的是速战速决,所以带着这些搬运困难发射缓慢的火炮确无甚大用。而那十几名火铳兵,在这样的大风天气里,也是极发射与瞄难,带去亦无济于事。

这火器,现在还是处于太过落后的状态,以致处处行动受掣,这也是自已回马耆山后,需重点改进的内容,毕竟在将来的战场,火器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突出。

于是,李啸颇有歉意地对赵杰说道:“赵总头,这次作战,你与火器部队便暂时留守高龙堡,我派枪兵后队队长关质协助于你。”

赵杰朗声应诺,他笑着说道:“那赵杰便好好地为李百户守堡,并祝我军早日得胜凯旋。”

接下来,李啸等人定下此次突袭作战的人员为如下安排:

盾兵120人,由张行猛这个兼任哨长率领。

枪兵300人,由哨长雷傲率领。

突骑兵35人,哨骑兵5人,皆由上官云杰指挥。

医疗队7人,由仁心医铺伙计徐肃负责,需备足救治伤药。

后勤队10人,由刘扬壮负责,需备足全军往返十日所需米粮与豆料。

李啸命令上官云杰务必带上原先在辽东当过夜不收,懂得满语的方胜与费大广二人,并命令他们在这几天的时间里要赶制出一批印有“皇太极杀父夺位。”“皇太极谋杀福晋阿巴亥。”“皇太极陷害兄弟莽古尔泰。”“我正蓝旗将士与皇太极誓不两立。”等纸张标语,均需用满语写成。

上官云杰欣然领命:“李总旗这诛心之计,甚好,甚好,就是要挑拔得其兄弟疑心,早日拔刃相向,方能让我大明坐收渔人之利。”

李啸与众将最终商定了具体的作战计划,随后,他昂然站起,对神情激动的众将说道:“此番奇袭作战,与我军发展利害相关,各位下去后,务必好好挑选士卒,严加训练,一定要在这几天里做好准备,最终将黄骨岛敌兵一举击灭。”

众人齐声应诺:“谨遵百户号令。”

张行猛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百户大人,此次作战,可有甚代号?”

李啸目光炯炯:“代号就是,虎啸辽东!”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