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虎啸 > 第一百三十三章 购鱼与户口

明末虎啸 第一百三十三章 购鱼与户口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3:32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一早,刘一显便带着老婆王氏前来,安顿下来后,便急不可耐地要求李啸安排他做事。

李啸想了想,便让他去和李忠文、刘扬壮等人一起,尽快统计雄唐所的人口,土地等资料。刘一显高兴而去。

各将现在均有任务,倒是李啸感觉有些轻闲了。回到自已休息的草棚时,李啸突然想到,回安东卫这么久,也该回家看望下母亲了。

李啸心下纠结,从离开安东卫去登州,算算时间已过了三个多月了,也不知道,母亲与小妹现在过得可安好。

午饭后,李啸选了两匹绸缎以及一些米面,随即带上黄策及一众护骑队,向马耆山各将领交待事情后,便向小李庄飞驰而去。

众人皆是裘马轻骑,一路行得极快,二个多时辰便到小李庄。

在乡邻们欢喜羡慕的注视中,李啸微笑地向乡亲们打着招呼,一边纵马直奔家门而去。

“娘,我回来了。”李啸大声敲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开门的是妹妹叶小萍。

“哥,你可回来了,俺和娘都想死你了。”叶小萍一脸惊喜。在李啸还未反应过来之前,给他来了个大大的拥抱。

黄策及一众骑兵大笑起来,叶小萍转头看到李啸身旁这个英俊的少年军官,不觉脸上一红,连忙松开了搂着李啸的手。

“小萍,娘还好吗?”李啸边说边朝里屋走去。

他很快闻到了一股浓郁的中药气息,身后的叶小萍喃喃道:“这几天天气冷。娘生病了。”

李啸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他推门入屋,见母亲吴氏正在床上闭目休息。吴氏闻得推门声。睁眼一开,见是自已日思夜念的宝贵儿子李啸回来,一脸病容的她,脸上立刻浮起欢欣的笑容,挣扎着便要坐起。“啸儿,你终于平安回来了。”

李啸连忙将她扶稳:“母亲莫动,将养身体要紧。”

吴氏枯槁的手抚摸着李啸的鬓发。双眼之中,满是关切与慈爱。“啸儿,你去登州的日子里。为娘天天担心,还好你平安回来了,真真老天保佑啊。”

吴氏说完这句话,两行浑浊的泪水悄然而落。

李啸双眼隐隐含泪。他握着吴氏的手。缓缓说道:“娘,我这次回来,会一直在安东卫呆下去,可以好好陪下你。”

母亲却轻轻地摇了摇头:“不必了,我有小萍照顾,生活得很好。啸儿,娘不求你做多大官,有多大出息。只要你能平平安安地生活,娘便开心而知足。你若真有心。早点说个媳妇,让母亲早日抱上孙子,母亲纵死,亦心甘了。”

李啸沉默了一下,说道:“母亲放心吧,你好好好养病,会很快好起来的。我会给你带个好儿媳妇回来。”

吴氏没有说话,只是又颤颤地腾出手,轻轻抚摸李啸的发际。

李啸低着头,一言不发,任凭母亲关切的爱抚。每个人都感觉,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陷入了永恒的安静。

为不打扰母亲休息,李啸与一众骑兵连夜返回马耆山。

出门之际,李啸注意到,妹妹叶小萍与自已的护骑队长黄策眼神相遇时,彼此都颇为不自然。

黄策猛地转头,正碰到李啸探询的目光,连忙尴尬地避开。

李啸心下暗笑,却也未说什么。

三天后,李啸刚起床后不久,便收到了赶回马耆山的李长材与付铁报告。

“禀同知大人,我等查访了雄唐所沿海的渔民村子,共有渔民82户,一年基本可出海100天左右,按每户每天捕鱼40斤计算,每天可得鱼3280斤,作为佐餐,在下估计每天的获鱼量,基本可供我军全体人员三日之食。”李长材拱手说道。

“很好,如此一来,我军的粮食问题,当可大为缓解。”李啸欣喜说道。

“只是,李大人,这样一来,我军每次买鱼则需花钱328两,一年买个100次, 便是32800两银子,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李长材心下犹然不舍。

李啸笑道:“那也比光吃粮食好,现在粮价腾贵,若光吃粮食,半年就要近10万两银子,我军实在消耗不起。而且军士有鱼肉补充,训练作战也会更有体力。这钱,还是要出的。”

付铁在一旁赶紧说道:“李大人说得是,以后,我们雄唐所估计还会有更多的流民迁入,这样一来,每天所需的鱼肉还会要更多呢。”

付铁的话,提醒了李啸。李啸连忙说道:“是的,以后的雄唐所要发展壮大,一定要迁入更多的流民,以后我们的捕鱼业,还会更进一步扩大,方可养活更多的百姓。”

李啸随即安排,从现在开始,每隔三天,由李长材与付铁前往渔民处收鱼。 两人欣然领命。

李啸又对李长材说道:“长材,这几日我反复想过,觉得在我雄唐所,须得成立民政司,以迅速建立户口制度,方可有效管理所内百姓。”

“大人之意,可以要仿效我马耆山人口登记之办法?”

“正是,你先去准备好记录名册,待忠文他们的统计完成后,便给全所百姓登记造册,需得一家有个户口本簿,每个成年百姓都有个腰牌证明。”李啸认真地说道。

李长材点头说道:“李大人此举,确有必要。将来我雄唐所人口益多,管理更是不易,若不提前做好准备,恐难应对。”

“我亦是此意,这样,这户口本簿和腰牌证明,由长材你设计制作。该制度实施之后,凡我雄唐所百姓与军士,皆需上户口,带腰牌。如此一来,可有效管理百姓,提防细作,安排各项工作也甚便利。”李啸肃然道。

“在下谨遵大人之令。”

两天后,由李长材设计的户口本样本与腰牌样本递送给李啸。

李啸看了下,户口本由结实牛皮纸制作,约六开大小,上面分了好几页,每页都注明了这户家庭成员的姓名、男女、年纪、籍贯、住址之类信息空格,以便到时填写。

而李长材设计的腰牌则更细致。一块一寸见方的光滑细致的杉木腰牌,正面刻的是佩戴人姓名、籍贯、编号。

背面则是行书所写的雄唐所三字,旁边一行楷书小字:“凡雄唐所成年百姓,皆需佩戴此牌,以备验看。若有遗失,需速去民政司补领。”

李啸点头笑道:“长材你的设计,甚合我心,就先从马耆山的家属中开始实施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