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虎啸 > 第一百四十五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

明末虎啸 第一百四十五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3:32 来源:笔趣阁

过了几日,经李啸亲自堪查,结果在离马耆山主脉不远处的一个小丘陵内,发现了可以轻易开采的浅层石灰石。

其实在他前世中,国家已探明,在整个鲁南地区,这样的小规模储量的石灰矿,各县都有,这也是李啸对能在雄唐所中找到石灰石有信心的原因。只是因为量小,在现代社会的开采价值不是很高。

但是,发现了这样小规模储量的石灰石,对于现在的李啸来说,比发现一座金矿更让他高兴。因为他知道,有了这石灰石,他一直向往的水泥研发终于可以开始了。

水泥与钢铁一样,都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是雄唐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物资。

李啸大致记得以前高中的化学课本上讲过,将石灰和粘土按三比一的比例混合黏土入窑锻烧,然后加以磨碎,就可以制造出水泥。

只是水泥制造的原理虽然简单,但问题在于,如何合理化、经济化与规模化地进行生产,这就是不小的难题了。李啸毕竟不是学硅酸盐专业的,对于如何生产水泥也不是特别清楚。他只依稀记得,在他前世发展到巅峰的现代水泥产业,都是用巨大的立式转窑与球磨机来生产的。只是这转窑与球磨机到底是什么样子,要怎么制造,李啸也不知道。

一个脸色黑粗的工匠走近来,提醒李啸道:“大人,俺看东家您调的这个细料吧,是粘土、石灰石和煤炭粉合在一起的,和烧陶瓷倒有点象,倒不如用烧陶瓷的窑子来试试。”

李啸眼光一亮,忙说道:“你这个办法不错。可以一试。”

“你叫什么名字?”李啸又问道。

“小人廖全禄,登州人氏,以前在登州城中干过陶瓷烧制。当日被叛贼李九成捆绑带出登州城后,在高龙堡被大人救出。”廖全禄嘿嘿地笑着。

“你不错,有想法有头脑,这样吧。由你带着这些工匠,就按我的配方去试验改进。如能成功烧制水泥,本官给你重重奖赏。”李啸心下有如开锁一般高兴。

“谢大人看重,小人一定尽力去做。”廖全禄一脸喜色。

他心下暗想,现在没什么好办法,就只能用烧陶瓷的窑来顶一顶,争取早日产出水泥。将来有机会的话,让工匠改进流程与窑型造个立式土窑出来试试。

在李啸正在指点工匠们开始试制水泥之时,亲兵来报。海商蔡守来到雄唐所,求见同知大人。

李啸心想,这个蔡守到是消息灵便,现在知道自已有了这份基业,一定是要来雄唐所开设商铺了。

李啸随即前往议事大厅,去会见蔡守。

“蔡掌柜,多日不见,掌柜的生意可好?”李啸一进厅内。大声向正在喝茶的蔡守打招呼。

“托大人的福,在下生意还过得去。今天前来宝地,大人的雄唐所却让在下大开眼界呀。”蔡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条缝。

“现在我雄唐所万事初创,处处粗疏,倒让掌柜的见笑了。“李啸笑道。

“哪里哪里,我自入雄唐所来,虽处处草创。却是井然有序,规划极好。特别是这马耆山,连大城市中才有的澡堂都建起来了,真真让人赞叹。”蔡守向李啸伸出大拇指赞道。

李啸大笑,随后压低声音说道:“蔡掌柜你来我雄唐所。可是要开设商铺?”

“大人心思真是精细,一下就猜出蔡某之思了。蔡某和道大人事情繁多,却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鄙人在想,大人的雄唐所,万事初创,定然有诸多商品事物缺乏,那安东卫城与临近县镇采买,岂有在雄唐所内开设商铺更为便捷?蔡某若是能帮着周济下大人,却是幸事。”蔡守的脸上依然是笑意满满,目光中,却满是期待。

直面蔡守期待的眼神,李啸心下却在沉吟,蔡守的话,还是挺有道理的。自已再能干,也不可能在雄唐所内,把所有的工业与民生用品都生产完毕来个自产自销。与外界的商品交换交流,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

而且,在李啸的初步规划中,雄唐所将来会以钢铁与丝绸为主打产品,也许还有马匹与海盐出产。但是,象工业所用的煤,百姓生活所用的布匹,以及诸如瓷器,酱油茶醋、针头线脑、生活用具之类,还是必需从外界采买的。

现在蔡守上门能提供服务,却是个极好的开端。

李啸相信,随着蔡守的商铺进入,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商人前来雄唐所开设店铺,做各类生意。

这对于雄唐所的发展是一个大好事,只是,此时的李啸在考虑另一件事情。

那就是,从现在开始,要不要开始对包括蔡守在内的商人,进行登记与收税?而如果收税,又有收多少合适?

李啸想起明朝初年的商税为三十取一,过者则以违令论,税率之低,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而且,在万历十年又有规定,铺行下三免征税契,买价不及四十两及典价,一概免税。买价至四十两以上者,每两止税银一分五厘!

由于明朝的商人负担非常轻,加上官商勾结,以及商人出钱培养士子进入仕途作为自已的朝中代言人,终于导致在明末之际,商人势力高涨,嚣张非常,动不动就罢行罢市,要挟官府。还有如山西乔家常家曹家侯家渠家亢家范家孔家,这八大家巨商,更是不顾国家危亡,与满清和蒙古勾结,出售珍贵的粮食与铁器、布匹等战备物资以资敌,甚至连明朝的机密情报都出卖给鞑子,实实可恨之极。

而被商人势力裹协的大明朝廷,在国家危亡之际,不向这些富得流油的商人征税,反而只是一个劲地压榨正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穷苦百姓,终致流民遍地,赤地千里,为陕西的李自成与张献忠等反贼,提供了无穷无尽的造反兵源。

想到这里,李啸在心下喟然长叹。

李啸作为熟知历史的穿越者,当然要防患未来这样的事情出现,那就必须要对这些商人作出强有力的管控,要让他们成为自已发展壮大的工具,而不是让他们反客为主,最终使自已陷入被动与裹胁。

我的地盘我做主,加强对商人的管理,就从严格登记制度与收取商税开始吧。

李啸决定,要迅速成立商业司,凡是需要在雄唐所内开设商铺的商人,都得拿着自己的户贴向商业司申请市籍开业保证书,登记批准后,方才取得在雄唐所内居住开店的权利。

这种商人市籍制度曾在明初实行,不过到了明朝中后期后,这种市籍制度在商人的抵制及官府不作为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名存实亡。

商人登记后,这些商人还要交纳一定的租税,税额李啸初定为每月店家销售额的八分之一,才准许这些商人在雄唐所中建立商铺,从事商业贩卖与销售。

想到这里,李啸主意已定,他微笑着抬起头,对蔡守平静地说道:“蔡掌柜,你能来我雄唐所开设商铺,自是极好,只是,李啸也有些要求要先和蔡掌柜讲明一下。”

“大人便说无妨,蔡守洗耳恭听。”蔡守急切地说道。

于是,李啸把自已对商业管理的方法,对蔡守简略讲述了一番。

他发现,蔡守的脸色,突然变得发白,在这微冷的早春天气里,甚至还有冷汗渗出。

“大人,你要凭户贴担保登记,小的无活可说,只是,这商税订得实在颇重了些,整个大明朝内,都怕没有地方会收这样重的商税啊!”蔡守颤声言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