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虎啸 > 第一百五十一章 顶尖之剑

明末虎啸 第一百五十一章 顶尖之剑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3:32 来源:笔趣阁

随后,让人激动的炼铁正式开始了。

一筐筐的木炭被塞入高炉的下方,一车车铁矿石被与木炭混堆放在一起。

当鼓风箱开始被铁匠们用力拉动后,在新鲜空气的劲力吹拂下,高炉内的优质木炭开始猛烈地燃烧,与木炭混堆的铁矿石立刻猛烈地发生了还原反应,矿石迅速变红,变软,液化,一股火焰冲天而起,从炉顶飘出。

颜均欣喜地发现,仅仅过了半天时间,这大大超出了他的原有估计,在明朝,一般最快出铁也要三天。

从高炉侧面的观察口就可以看到,铁水聚在炉底,呈现出迷人的橘红色。“大人,铁汁已成,可以开炉出铁了!”颜均一脸激动的神色。

李啸之所以出铁如此之快,关键密决在于,从鼓风箱鼓入空气进入高炉前,它的的温度是经过预热的,下方设有和进气道隔离地火池,内盛燃煤,空气在进炉前,就被加热到八百至一千度。而不是象明朝一样,直接朝高炉中鼓入冷风。

空气预热,这是现代钢铁生产中,提高炼铁效率地最关键一步。李啸印象中,这是英国人在十六世纪下半叶为提高钢铁产量而想出的招数,在以前全世界都没掌握这门技术。

有铁匠穿上了厚布衣作防护,又用湿巾蒙脸,手持长柄铁钳,把高炉下部出铁口的活门打开,顿时铁水跳跃着奔流而出。

这些铁水混合着炭渣,铁重而渣轻,炭渣大都浮在面上,大块点的在沟槽上就被一块生铁做的挡板挡下来,铁匠们拿着长铁棍子,把炉渣扒到一边。

铁水直接从通过沟槽流入已被烧得炉火熊熊的炒铁炉。三名壮汉缓缓推动炒铁炉上的绞盘把柄,三根熟铁棍子与铁水充分搅合,橘红的铁水迸飞,发出啵啵的声响。

高炉炼出的生铁水,含碳量在百分之三左右。生铁熔点约1100-1200摄氏度,纯铁则高达1535度。当碳与氧气结合,生铁水中的碳含量逐渐降低,它的熔点就逐渐提高了。于是炒铁炉中的铁水变得浓稠,由清汤到酱汁,由酱汁到果冻……最后聚成一个个外形很可爱的铁团儿,颇有点像魔幻世界的怪物史莱克。

在场的工匠一阵欢呼,可用于打铁的熟铁终于炼好了。

这一次炼制。起码打造了一万三千斤熟铁,却只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

在明朝,在福建漳州有最大规模的10立方米高炉,一次能出一万斤铁,这在当时已是顶尖水平了。而李啸这次试验性质的炼铁,却一下子就把产量提升了近三倍,而时间却缩短了一半不止!

其实李啸还没有让这座高炉产能最大化,30立方米的高炉有效容积,即时以较低的利用系数,比如2~3计算。每天最少也能炼出70至80吨铁。

颜均急不可耐地夹起一个怪物史莱克,一脸激动的神色,挥锤就要开始敲打。

他经验丰富,看得真切,这是块相当不错的高炭熟铁,可以打造成相当锋利的刀剑。

“且慢。”一旁的李啸伸手制止了他。

颜均颇为疑惑地望向李啸,不明白是何意,却见李啸脸上是神秘莫测的笑容:“我与你打个赌,看看谁造的剑更锋利,更难断。”

李啸说完。走了过去,很随意地用火钳夹起一块熟铁:“我就用这块料来做。”

所有有经验的工匠脸上都是震惊的神色,因为,李啸所夹的那块熟铁。材质极软,哪怕用来打菜刀,打锄头都不堪其用!

看来李啸要输定了。

颜均的脸色微微有点红:“主公,你这块铁。。。。。。”

“无妨,我就打这块。”李啸仍然是一脸笑容,他挥了挥手。让另一名铁匠过来,对他说道:“把我这块熟铁,先打成铁片,再拌入我配好的粉料,一起放入那个锅中(共析坩锅),搅拌均匀后,送入烘箱中重新烤化。”

这名铁匠犹犹疑疑地这样做了,将这盘犹如比萨饼一般的坩埚料,送进了耐火砖做的坩埚炉。

与此同时,颜均开始敲击他自已所选好的那块熟铁,他与另一名工匠配合,一个夹铁,一个挥锤,熟铁被锻锤敲成了薄薄的一片,温度降低,钢铁烧透的金红色消退了,颜均又把它放到锻炉上烧得红热,拿錾子敲了中间几下,铁钳一用力,就从中间折弯了叠在一起,再放到锻炉下敲打。然后铁片再次被敲薄,再次折叠,冷了就放到锻炉上加热……颜均这种反复折叠锻打的方式,就是所谓制造百炼钢。这种方法里,指每回炉加热一次叫做一炼,回炉百次称百炼。当然,真正要达到百炼的程度,是相当少的,可以说基本不存在,因为所花的时间与精力成本实在太高。在明朝,一般普通士兵的刀最多打个10炼,甚至只有7-8炼,而将官的刀也只有20-30炼,只有高级将军的刀才有50炼以上。

再来看下李啸这边,坩埚炉在点火加热近四个小时后,铁片完全化作了钢水,和碳粉融为一体;造渣用的石灰粒浮在钢水的表面,把磷、硫等有害物质尽可能的吸附到自己身上。

等它自然冷却后,李啸命令工匠连锅端出来,把坩埚砸碎,敲掉钢渣,得到了非常纯净的钢饼。

这是碳含量被严格控制在77%左右的共析钢,它在红热状态下自然冷却,到723摄氏度时内部生成多边形珠光体组织,片状的铁素体和渗碳体平行排列,从金相学上看,其强度硬度和加工性能都很优秀,特别适合调质。

工匠夹起这块钢饼,准备象颜均一样折叠锻打,李啸却叫住了他:“直接打成剑,不用百炼法叠锻。”

周围的工匠几乎不相信自已的耳朵,这算什么方法,与百炼法相比,简直如儿戏一般。

怀疑归怀疑,这名工匠不敢违背李啸的吩咐,老老实实地按他的方法开始制作,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剑型就锻打了出来。

这四个小时里,颜均所打的剑基本成型,他与其他铁匠轮翻作业,下足功夫,打了把50炼的好剑。

颜均开始淬火,他稳稳的平夹剑身,只把剑尖和两侧的刃部浸入水中,一阵白雾滋滋响着腾起。这种淬火方式为局部淬火,这样就只有锋刃部经过淬火变硬,剑脊仍然相对柔软,这样就得到了外硬内软的宝剑。

颜均这样做是很有道理的,因为钢件经过淬火,从金相学上看,维氏硬度400左右的奥氏体,转变为1000左右的马氏体,简单的说,就是剑刃变硬了,而剑身却依然相对柔软,这样的宝剑在斫击时,比全淬火的剑更具弹性,更加锋利,而且不易断裂。

颜均颇有些洋洋得意地看着手里这把青光莹莹流光盈彩的好剑,他装了个简单的剑柄,反复用砂轮打磨剑刃,为与李啸的剑对砍做好了准备。

为李啸打造钢剑的工匠打好剑型后,夹起钢剑,准备像颜均那样局部淬火,只把剑刃放进水里。

“全放进去。”李啸在旁边轻轻地说道。

工匠以一种难以置信的眼光回头看了看李啸,看到李啸的神情坚定不容置疑,决不是在开玩笑,他一狠心,把剑全放进水里。

“嘶啦”的一声爆响,依然红热隐现的钢剑激起澎湃蒸腾的水蒸气。李啸环顾四周,发现周围的工匠们都是一脸惋惜的神情,他便猜到了他们心里在想什么,无非是认为现在这么淬火,这剑必然发脆,一旦与其他兵刃相碰,非常容易断碎。

这算什么做法,难道祖宗留下的宝贵经验都不中用了么?

每个铁匠心里都在这样问自已。(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