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虎啸 > 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次产品获利

明末虎啸 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次产品获利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3:32 来源:笔趣阁

谢谢尊重知识而非流水的月票!感谢支持!

李啸询问张铜柱,将李啸计划的人马盔甲打造完毕的话,大概要多久。

张铜柱沉吟了一番后,最后说道:“大人,打造盔甲可比武器难得多。以小的经验,以现在150名铁匠计,往日一月可打造铁甲40副,现在有了水力锻锤,速度可加快一倍,一个月应该可以打造80副左右。”

李啸心下暗想,如果按个速度,哪怕只装备他这点军队,也需要一年才能换装完毕。这个速度绝对不行。

“张师傅,如果我再给你充足人力,能不能加快进度?”李啸问道。

“如果人力充足的话,可节省铁匠做琐事的时间,集中精力做关键步骤。如果可增加100名学徒工的话,可以将每月产量提升至120副以上。”张铜柱想了想说道。

“那还不行,我要求锻造坊每月盔甲产量达到150副,人力供应我可全力满足,张师傅你再想想办法努力下。”李啸说道。

李啸计算过,如果按每月150副的产量,那么,6个月后,全军可换装完毕。

张铜柱面有难色,但最终他还是答应了李啸。

李啸很高兴,他建议张铜柱将现有工匠按手艺熟练度分成好几组,每组只负责一个步骤,打造完成后,送入下一组锻造。这样一来,时间应该可以加快不少。

这是后世的流水线生产工艺,李啸的建议一提出,张铜柱立刻连声赞好。

当然,为了保证进度,张铜柱向李啸要了整整200名强壮学徒工,象抬铁锭,搬运物件,打磨抛光等非技术工作,尽量让学徒工来做。以节约匠丁的宝贵时间。

鉴于李啸已将马耆山全部家属安排,他下令让铁场作头颜均将这一个多月里,在挖矿场中表现良好的俘虏中,选出200人。补充入锻造坊工作。

李啸这样做,在满足锻造场人力需求之时,也可让俘虏有个盼头,从而激励俘虏更好更投入地做事。

为了防止出现小团体,李啸刻意要求。不得选入俘虏中担任过军官的人,让这些人连同剩下的500俘虏,继续在挖矿场劳动改造。

现在李啸遇到的情况是,钢铁生产绰绰有余,但锻造坊的进度有些慢,所以他减少挖矿人数,缩减钢铁生产量,也是实在没办法的事情。

看来锻造坊的规模,以后还是需要大力增加啊。

也许,自已又要去招收大批流民了。李啸心下暗想。

李啸离开铁场后。去见了海商蔡守,他向海商蔡守提了个建议:“蔡掌柜,现在我军准备换装,原有的盔甲,卖于蔡掌柜可否?”

蔡守笑道:“盔甲乃各地明军与民团紧缺之物,李大人愿意将盔甲卖于我,蔡某高兴还来不及呢。”

经过一番商谈,李啸仓库中现有各类盔甲13620件中,李啸自已保留制作得最好的2000件精铁盔甲。其余的11620件盔甲全部卖给蔡守,其中1030件精铁甲定价每件150两。总价154500两,3880普通铁甲定价80两,总价310400两,而剩下的6710件鸳鸯战袄则按每件30两出售。总价201300两。

蔡守大喜,李啸这个价格实在太优惠了,比市价足足低了二成多。

这样计算的结果,李啸卖出盔甲总共可得666200两银子。

这是个巨大的数字,蔡守拿不出这么多钱。李啸告诉他,可以用粮食或煤来分批交换。

最终李啸与蔡守达成协议。从蔡守处购入米面粮食5万石,因为量大,蔡守给于优惠价格,按每石5两计算,共225000两银子。其余的款项,则用煤来交换,按每吨5两计算,大致可换80218吨煤。

为便于计算,李啸补足进口煤的总数为9万吨。现在蔡守已运了一万吨过来,故李啸再在蔡守处定购8万吨,补上53800两银子便可。

李啸不打算花银子,相反,他还要蔡守花钱购买他的产品。

因为,现在李啸手里,积存的熟铁锭有不少,现在明朝的熟铁市价为,根据品色的不同,每吨在40~50两之间。

李啸毫不犹豫地给自已那些中下品熟铁锭定价每吨55两。

蔡守一口应承了这个价格,他看得出来,李啸自已定位的那些中下品熟铁锭,纯净而且含杂少,在外面则绝对是上品熟铁,每吨应可卖70多两一吨呢。

李啸打算先卖1000吨这样的熟铁锭给蔡守,总价为55000两。当然,李啸现在没有产出这么多熟铁锭,他与蔡守商量好,这些铁锭也是分批出售。

这样一来,李啸这番采购之后,反而从蔡守处得到了1200两银子。

其实李啸本不想卖铁锭给蔡守,毕竟这些铁锭如果打造成锅碗瓢盆或各色农具的话,价格比单纯买熟铁锭可高得多。

只不过他手头熟练铁匠有限,打造盔甲就已不敷使用,实在没有办法去造这些生活用品与农具。

望着抬入银库的1200两银子,李啸心下还是很高兴,这可是雄唐所自建立以来,第一次销售自已的产品而获得的经济效益啊。

有了这个良好的开头,李啸对雄唐所的未来信心百倍。

蔡守离开后,李啸立刻派人去给水师总头马屿下指令,让他带着水师北上,务必在一个月内,从登州或辽东运来流民5000名左右,其中壮实男性劳力至少要在3000人以上。还有就是尽可能多招揽一些工匠过来,数量不限,多多益善。

随后,李啸开始一个新的建设项目,就是兴建军屯区军营、马厩、武库、校场等措施,把马耆山的军队,全部转移至原先规划好的军屯区中。

李啸让李长材负责这项工作,他指定在军屯区一处靠山临水的地方,用内燃砖与水泥开始兴建新的永久性军营等设施。李啸说道,以后的李啸军就长期入住在军屯区的砖砌军营中,而不是如马耆山现在这样,住在临时性的草棚之中。

李啸从砖厂与水泥厂共抽调了80多名技术好的石匠与泥水匠来负责修建,其他的辅助人力和打下手的小工,则与原先修整盐碱地一样,从那些散落的村子招人,以提供中饭与晚饭,并且每个月每个小工可得2钱银子为条件,共招得劳力450多人。

李啸要求,按各军种分门别类修建军营、马厩等军用设施,力求三个月内建设完毕,让军队入住。而那些军队专用的澡堂与厕所,也从马耆山处,拆搬过来。

李啸还在想,军营建好后,是不是要以军营为中心,来修建一座防御良好的棱堡呢?

不过他很快否决了自已的这个想法,现在安东卫已平定,而且可见的未来里,也不会有什么战事发生,花大价钱修建棱堡意义不大。

到现在为止,李啸算是把雄唐所的人力使用,达到了最大化的程度。

李啸颇为感慨地看着军屯区内一片忙碌的情景,心下十分感慨。他在心下暗想,可能他这个小小的雄唐所,应该是整个大明朝内,最有生气,最富希望的地方了吧。

李啸正遐想之际,有亲兵来报,说是蒙阴县令董加谟前来拜访。

李啸心下一惊,我与此人素昧平生,从未打过交道,却不知这蒙阴县令今日为何前来。

“他来干什么?”李啸问通报的亲兵。(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