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虎啸 > 第一百七十三章 俘虏与朝争

明末虎啸 第一百七十三章 俘虏与朝争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3:32 来源:笔趣阁

在唤来李长材,李忠文这两个李啸最亲密的谋士,来狮子峰议事大厅商量之前,独坐厅中的李啸,想过两个方案,却都感觉不太合适。£∝頂點小說,

第一个方案,就是把这些俘虏交给山东巡抚朱大典等人。

李啸不想这么把俘虏交出去,在已与朱大典刘泽清等人交恶的情况下,被朱大典这些人吞没军功的可能性极大,自已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第二个方案,就是留下这些俘虏当苦力,让他们在雄唐所干苦役。

只是这样做的话,李啸决不甘心,毕竟这些俘虏是难得的战功,如果给朝廷立了战功还要悄悄摭掩不上报的话,这也太憋屈了,这绝不是李啸的风格。

不多时,李长材与李忠文赶了过来。

李啸将俘虏的事情对两人简略地说了一遍。然后一脸凝重地对二人说道:“现在如何处理这二千多俘虏,二位先生帮我想个良策。”

李长材掂须思索良久,然后说道:“大人,在下之意,军功难得,还是要上报方好。”

“哦,交给朱大典他们么?”

“非也,可直接交给朝廷。”李长材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交给朝廷?这不越级了么?”李啸一脸疑惑。

“对,就是要越级上交。”李长材掂须笑道。

“若如此,大违朝廷制度,如何可行?”李啸不明白。

旁边的李忠文笑了起来,他在一旁插言道:“我懂长材的意思了,是要让李大人你把这次战胜叛军捕获俘虏的军功,直接上报给上次帮我们拿下雄唐所的温大人。”

李啸瞬间明白了。

对啊,现在自已已经攀上了温体仁与曹化淳这两棵朝中大树,为什么还一定要通过朱大典才能上报呢?

况且。现在的自已也不是在登州受朱大典直辖指挥,根本没必要事事都要向其奏明。

现在朝中都对孔有德突围一事极其关心,估计是这段时间以来,朝政所议的重点话题。现在明军虽已得到残破如洗的登州城,但斩获的叛军着实廖廖无几。如果自已把这2152名俘虏上交,大喜过望的朝廷。必定不会对自已的越级行为太过深究。

李长材一脸思索状地在一旁补充道:“其实,学生估计,温大人也希望你将偌大军功,直接向他禀报,这样一来,他在皇上的心中,无疑份量更重,对他自已的前程也会更有裨益。”

“才材说得很对,同知大人。因时趁势,机不可失,立刻向温大人禀报这份军功,当为最好的办法。”李忠文点头说道。

李啸听完李长材的话语,陷入了深思之中。

他知道,在历史上,温体仁就是在今年,取代了周延儒成为首辅。现在自已若能把这份军功让他奏报上去。无疑会极大地增加崇祯对他的好感。从而让他更顺利地登上首辅宝座。

毕竟,在全国局势一片黯淡的情况下。自已所捕获的是这2152名俘虏,更能显出这份军功的珍贵与重大。

首级可以冒充,俘虏要冒充却是极难。

“两位先生说得甚有道理。这样吧,俘虏处理之事,我就按两位之意去办!”李啸断然说道。

李啸立即安排哨骑甲长方胜领20名哨骑,带上自已的亲笔信。立刻飞马赶赴京城,向礼部尚书温体仁禀报此事。

当然,李啸还给了温体仁一份厚礼,那就是一箱满满的装着5000两雪花纹银的银箱。

另外,李啸还有一个2000两雪花纹银的银箱。李啸让方胜悄悄送给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曹化淳。

望着方胜一行人纵马而去,李啸伫望良久,双眼之中,满是期待与不安。

有谁知道,这俘虏与军功报上去后,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结果呢?

七天后,礼部尚书温体仁,在自家客厅中,接见了风尘仆仆的方胜一行人。

李啸的这封亲笔奏章,温体仁快速读完,随后,一脸欢喜的他,拍着桌子大喊了一个字:“好!”

跪于地上的方胜,急急插言:“禀尚书大人,李大人说,为防有人贪墨军功,故派我等直接进京禀报尚书大人。李大人斩获353名叛军首级,捕获2152名俘虏,皆是实数。另有毛有顺、毛承福两贼尸首,亦已用石灰硝制,大人可派人查验,实无虚假。”

温体仁大笑起来,一双阴鸷的双眼中,满是喜悦跳荡。他虚扶了一下方胜等人,和气地说道:“各位平身吧。李啸为人,忠直可靠,本官是十分了解的。你们且回去告诉李啸,朝廷不日便会派人下去查验。李啸全军立此大功,朝廷定当重重有赏!”

方胜等人大喜告退。

温体仁一手拿着李啸的奏报信件,一手拍着那厚实的5000两银箱,脸上满满都是笑容。

“你速速去请曹公公来我处议事。”二个时辰之后,心情方平静下来的温体仁,对旁边的一名小厮低声吩咐。

不一会儿,一脸笑容的曹化淳进入客厅。

“曹公公,你如此开心,莫非,也是得到了李啸军大捷之消息?”温体仁延请曹化淳入座,微笔着问道。

“哈哈,咱家刚刚得到了李啸属下的禀报,说那李啸此次海战大获全胜,俘敌甚多。咱家在想,陛下若是得到这消息,该是不胜欢喜矣。”得到了李啸军的捷报,又受了李啸军2000两银子的曹化淳,心情极好,一张微胖的脸上,笑得双眼眯成一条缝。

温体仁感慨道:“李啸确是个将才,现在国事如此不堪,此人却能有这般作为,实不简单。不负老夫当日提拔他的苦心啊。”

曹化淳敛起笑容,低声说道:“只是,咱家在想,李啸这次禀报军功,可有越级之嫌?”

温体仁脸上闪过一丝冷笑:“怎么着?还定要让朱大典等无用之将分润军功不成?他们拿了一个残破的登州,却竟没得斩获任何叛军将领!本官极怀疑,朱大典上报的那些首级,不是叛军的,而是斩下死去百姓的头颅来充数!”

曹化淳点头叹道:“咱家亦甚疑此事。只是天家得了此人奏章,见登州复归大明,顿是喜形于色,对这些疑点,却也未作深究。”

温体仁轻叹一声道:“此事要查证却也不难,到时审问那些李啸手中的俘虏便可知道。也亏朱大典此人脸皮厚,怯战无用至这般田地,竟然还能在奏章中为自已表功,真真可笑之至。”

曹化淳复压低声音道:“温大人,你可是要借此事扳那首辅周延儒下来?”

温体仁冷冷一笑,目光之中满是森寒之色:“天与不取,必获其咎。那朱大典本是周延儒全力举荐,现在朱大典谎报军功,欺瞒皇上,周延儒作为保举之人,安有置身事外之理。本官定要秉公执法,弹劾于他。”

温体仁言毕,两人皆是会心地一笑。

随后两人又闲谈了一会,曹化淳起身先行回宫。

温体仁并未急着出发,却在房间之中来回踱步,将要与崇祯皇帝的对答之词在心中仔细思虑了一番。感觉妥当之后,才携上李啸的禀功信,带着一脸复杂莫测的笑容向奉中殿款步而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