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虎啸 > 第二百零五章 兵发兖州

明末虎啸 第二百零五章 兵发兖州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3:32 来源:笔趣阁

在朱寿镛到来的这一天下午,李啸下令,虎啸军全体战兵,立即出发。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旌旗蔽天,盔甲耀目,铁流滚滚,精神抖擞战歌高扬的全体虎啸军军兵,排着整齐的阵列,沿着已修了一半的明光大道向西疾进而去。

虎啸军行进,极其严整有序。最前头,是80名哨骑前行探路,其后,是虎啸军的步兵部队,其中盾兵600人,枪兵2000人,横行队200人,镇抚队30人,逐次而行。

步兵部队之后,是火器部队,包括火铳兵2000人,红夷大炮16门,普通火炮100门。

跟随火器部队行进的,是后勤队480多人,押送着8000石粮草行进。另有医疗队80人,辅兵1070人跟行。

队伍的最后,是突骑队300人,哨骑40人,作为最后的押阵。李啸带着泰兴王朱寿镛、山东巡抚李懋芳、以及自已的幕僚陈子龙等人,在护骑队的簇拥下,一并打马前行。

整个虎啸军全部战兵约为5700人,辅兵与后勤医疗等加起来,另有约一千六百多人。

李啸将整个雄唐卫的可用兵马全部带上。敌军如此势大,现在俨然已是山东最后的柱石的雄唐卫指挥使李啸,不得不把全部兵力都用来奋力一搏了。

现在雄唐卫中,李啸另从辅兵预备役中抽出1000人,扩选为辅兵,由南和区民政司分所长常正与东升区民政司分所长付铁临时带领,在李啸率军离开的这段时间中,共同守卫雄唐卫。

而雄唐卫这段时间的全部工作统筹与开展。李啸任命蒙山特别区区长李长材为总负责人,商业司司长李忠文协助。

一路上,军纪整肃、秋毫无犯的虎啸军,受到了沿途百姓的热烈欢迎。

李啸军出兵抗击流寇进犯的消息。不知怎的,竟在这一二天内,迅速地传遍了雄唐卫附近县镇。

这些纯朴善良的百姓们,闻听消息后,纷纷带着食物。来到明光大道旁,拿出自已都舍不得吃的米酒、鸡蛋、熟肉等物品,硬往虎啸军的军兵们的怀里塞去。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军兵竟然纷纷拒绝接受,而且言语客气,说什么虎啸军有严格规定,不得擅拿百姓一钱一物,而且自已每天都有粮饷,这些食物还是留着乡亲们自已吃。让送行的百姓们感慨不已。

朱寿镛与李懋芳两人见状,皆是不住地点头赞叹。这大明官军,能这般受欢迎,整个大明朝中,李啸是独此一人了。

幕僚陈子龙脸上也是满满的笑意,这位满怀济世报国之心的热血青年,心下暗叹:“李大人治军如此严格,那宋代冻死不穿民衣,饿死不入民宅的岳家军,也不过如此吧。”

最后还是李啸下令,为防止行程受阻。保证行军速度,由刘扬壮的后勤队统一接收乡亲们的馈赠,这才让军兵们从热情的百姓们怀中挣脱出来。

望着烟尘滚滚大步离去的虎啸军,沿途观望的百姓犹是感慨不已。

“李指挥使大人亲统大军。去为咱山东的百姓抗击流寇,真真了不起啊。俺听说,咱们山东的官军被流寇打得大败,流寇在兖州可猖狂着呢,逢人便杀,有物便抢。真真禽兽一般。”

“哼,俺也听说了,那流寇简直比禽兽更恶毒,奸杀掳掠,无恶不作,这兖州的百姓,可真是遭了大难了。”

“唉,幸亏咱们青州府有李大人,才保得咱们这一方清平安靖。李大人心存仁厚,现在又去解救兖州的百姓,真真是万家生佛再世啊。”

“等俺长大了,俺也要去投李大人的虎啸军,杀流寇,杀鞑子,就象李大人说的那句话一样,为天下穷苦百姓寻一条生路。”

李啸率军一路前行,沿明光大道的各县县令,也纷纷送来米粮肉食等馈赠。

尤其是蒙阴县令董加谟,更是率领全县百姓出地相迎,并赠给李啸军米粮2000石。

董加谟表面如此大方豪气,其实心中计算得极为精明,他知道流寇若攻下整个兖州后,向东行进的第一个县城,便是他的蒙阴县。所以,这位曾邀请李啸军蒙山剿匪的精明县令,把阻挡流寇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李啸身上。

李啸向董加谟深表谢意,并向他保证,自已一定会在兖州之地打败流寇。董加谟闻言,欢喜得合不拢嘴。

见到自已的队伍这般受欢迎,李啸军兵更加豪情满怀,满江红军歌唱得高入云天,每个人都深深地为自已是虎啸军的一员而骄傲自豪。

李啸全军西行至蒙阴县后,折向西南,全体军兵日行夜歇,每天只睡四到五个小时。一路行经泗水,曲阜等处,终于在五天之后的上午,走得疲惫不堪的李啸军兵,远远地看到了兖州府城那模糊的身影。

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为鲁王,藩兖州,升兖州为府,隶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复置嵫阳县为兖州府治所在地,辖济宁、东平、曹、沂四州二十三县。

李啸记得前世读过的历史中说过,明代的兖州,是由嵫阳县改建而成。城池位于泗河拐弯处,凭依着北部防山余脉而建,清澈的泗水河从城池的南面折向东边流过。整个兖州城,呈东西长而南北短的形态,经历年扩建改制后,整个兖州城的城墙长达十四里又两百步,成为山东数一数二的大城。

最让人称道的是,兖州城的城墙高达十米,全部包了厚实青砖,城墙宽度是达到了近七米,可并五马而行。上面女墙,堞垛,箭楼等防御设备一应俱全。全城共开了三座城门,分别是东、西、南门,每个城门都建了瓮城,大大加强了府城的防御力。

全军向着兖州城直行而去,王爷朱寿镛一脸喜色,急急向正在沉思观望的李啸走过来,他手指着城墙上的明军旗帜,连声说道:“我军来得及时,现在敌军应该还正在济宁州一带烧杀掳掠,尚未来到此处,我军速速入城要紧。”

朱寿镛一口一个我军,让李啸心头喀碜得慌。他随即点头同意,全军绕向南门,渡过那座泗水大桥,准备由南门入城。

行过泗水大桥时,李啸仔细观看了这座座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的泗水大桥。

整座大桥长约200米,宽8米,桥身有15孔,纯以巨石砌成,气势宏伟,造型优美,有‘鲁国石虹‘之称。桥面两边石栏及护板雕刻精致,两端还有石狮水兽等装饰。据记载,此桥建筑耗银数十万两,历时五载方建成,在当时为全国二十四名桥之一。数百年中此桥都是南北交通的要冲。

李啸记得历史有记载,清代康熙、乾隆、光绪时及1957年的大洪水中,该桥均有所毁坏,历经重修改建,基本上尚保持原貌,在他的前世,为兖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啸眼神复杂地看着这座精美的桥梁,没有人知道他的内心在想什么。

虎啸军前头,忽然喧哗不已。

李啸等人正惊疑中,忽听得南门瓮城之上,一个炸雷似的声音猛地响起:“狗入的李啸!竟敢带兵来此,尔等休逃,且吃我军一炮!”

谢谢malyvu月票,感谢支持!(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