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虎啸 > 第五十三章 鲁南柱护安东卫

明末虎啸 第五十三章 鲁南柱护安东卫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33:59 来源:笔趣阁

(); 耳边遥遥传来滚滚海涛声时,李啸、李长材、李忠文来到了安东卫城北门武胜门外。

从现在的地图上来看,安东卫城地处日照市最南部,东依岚山港,西傍绣针河,南濒海州湾与连云港隔海相望,北毗虎山堡,为鲁东南通衢要冲。

安东卫城是一座具有几百年历史的海防古城,设立于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时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系明朝海防重镇、著名商埠。安东卫山环水绕,遥临东海,为齐南胜地。灵秀甲于他方者,有笔峰春晓、林阁夕阳、东海汪洋、西湖烟雨、关山耸翠、荻水拖澜、山寺晨钟、渔舟晚钓八景。安东卫名士、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举人赵应元为八景题名,并赋七律八首,流传至今。

出现在李啸等人面前的安东卫城,东枕老爷山,西傍绣针河,南临沧海,北锁官山,略呈长方形,城周五里有余,高三丈五尺,顶厚三丈,整座城墙用细整黄土夯土为基,城关转折处及各马面位置还用糯米汁加固,全城外包青砖,砖色青黑,古朴沧桑,多有开裂之处,以细灰浆补之。城外还建有护城河四面环绕,深二丈五尺,引绣针河以灌之。又设东门厚德门、西门长捷门。在厚德门外,还设有东关堡城一座,长捷门外几十步,另有牛马墙一座。

见此雄城,李啸赞叹道:“真不愧为鲁南之柱护,山东之形在之称也。”

三人进得城来,牵马观看城中模样。只见全城无论主街还是小巷皆是青石板铺路,两边商店,酒家,货铺,行会、茶肆、庙宇等等彼此相连,高低错落。街人行人极多,或骑马、或步行、或挑担、或蹲坐、或相聊。更兼猫叫狗吠,孩童嘻闹哭啼,及各商店酒肆伙计吆喝之声,此起彼伏,余音不歇,让整个安东卫城散发出浓郁的市井气息。李啸等人都感觉,这安东卫城,不象个军镇,倒象个普通的繁华州城。不过,给三人印象的最深的,还是当地的寺庙极多,在东、西、北三条大街各处,隔个不远就有一座,三人行了一阵,已经看到城隍庙、真武庙、文庙、关王庙、文昌阁、观音院等庙宇,李忠文不由得赞道:“好一处人烟阜盛地,繁华似锦城。”

李长材笑道:“忠文你是南地人,自是不知,这安东卫城,那城外还有相当多的寺庙景致呢。象泉子庙、荻水庙、海神庙、卧佛寺、水月庵、上元寺、马神庙、白衣阁等等,都是访古踏秋的上好去处,更有安东八景闻名鲁南,先生他日得空,长材定带你好好游览一番。”

李啸在一旁突然问道:“这安东卫左千户所,为何与大明边地的宣大、辽东等处不一样,没有单独的千户所,而是与安东卫指挥使一般同处卫城之内,却不知何故?”

李长材笑道:“总旗有所不知,这安东卫原来共有前、后、中、左、右五个千户所,万历年间,调前千户所去了徐州卫,又调中千户所去了天津卫,后来指挥使大人见千户所只剩三个,为便于管理,乃撤千户所直属之地,皆搬入卫城之内,如此行事,却是已有年头了。”

李啸轻哦了一声:“原来如此,谢先生教我。”

三人一路观看言谈,又不时寻人问路,走不多时,在西大街左进不远,一座高大的千户官厅所出现在三人眼前。

李啸等人遥遥望去,千户官厅所占地颇大,朱漆金兽大门外,两棵大槐树枝繁叶茂,浓荫蔽日,凉风吹过,枝叶摇金,悉索连声,却有让人心中一扫郁闷,徒生清凉之感。

李啸向门人讲明来意,门人随后快步入内禀告,不多时,从里跑了出来,伸手躬身道:“三位有请,黎大人请三位入内细谈。”

李啸等人入得门来,迎面一座仿唐式青灰照壁,广三丈六尺,高一丈六尺,东西两角,辟有栅门进出。

李啸注意到,千户官厅前衙后宅,以大门、大堂、二堂、三堂为中轴线,其他建筑基本保持左右对称。大堂为五间七架,内中分为几个房科,分别是正副千户,镇抚,佥书以及令吏房的吏员办事处。

李啸随门人进入大堂中央处,见到左右各摆有武架,上面摆放着刀、枪、剑、戟、槊、锏之类武器为装饰,堂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猛虎出山夜色图,整个大堂布置得颇有武风。

此时,从在大堂旁的西花厅处,传来一声粗豪的笑声,人未至,声先闻:“是李总旗来了么?李啸你做得好,做得好啊!”

很快,李啸面前出现了黎应笙那张紫红色的粗豪面孔,黎应笙未着官服,头顶银丝绞嵌祖母绿束发冠,身穿一身青色湖绸所制直缀圆领长衫,系着酱色布面护腕,腰扎沉香玉带,足蹬厚底墨犀靴,整个人看上去,与当时身着盔甲时的豪迈勇武的形象相比,更显得英姿飒爽,平易风流。

黎应笙旁边,站着一名双眼看似呆滞,却不时有精光暗射而出的官员,他头戴乌纱官帽,身穿从五品的武官常服,胸前绣着熊罴的补子,三角眉毛,下巴尖刻,长着三绺微髯,保养得很好的脸上皮肤白晳,红润有光,整个人看上去一点都不象个武官,而象个闲散的文官模样。此时,他正带着恭敬顺从的微笑,身躯微躬站于黎应笙身后。

此人,便是安东卫左千户所副千户陈为果。

“来来来,本官介绍下,这位便是左千户所副千户陈为果。”黎应笙说道。

“在下李啸,见过两位千户大人,祝两位大人公侯万代,前程似锦。”李啸半跪于地,抱拳致礼。

“哈哈,起来,起来。李啸果能自组义军,灭得匪贼,老夫对你如此义举,着实佩服得紧。”黎应笙笑着亲手扶起李啸。

李啸赶紧向黎应笙介绍李长材等人,告诉他这两人是自已的幕僚。

“学生拜见千户大人。“李长材、李忠文拱手致礼。(注:明朝文贵武贱,文人若有功名,见普通武官可不跪拜)。

黎应笙笑着止礼,李啸注意到,旁边的陈为果副千户闻听自已有两名幕僚之时,眉毛轻轻跳了一下。

黎应笙迎李啸等人入得西花厅内,分主从坐下后,黎应笙首先开口:“李啸,我已上书指挥使王大人,表你之功,请他上奏山东都指挥司,以早日禀明朝廷兵部,为你擢拔奖赏。我估计,此番功劳,可能会有延后,但李啸你最少升为正总旗,却是没跑的。”

黎应笙直爽的话语,让李啸心中一阵感动,他忙拱手致谢:“在下微劳,得千户大人如此赏拔,何其幸甚!”

黎应笙摆手叹道:“这是你自取之功,黎某未出一兵一卒以为应援,却是实以为愧。”

李啸连忙说道:“黎大人何出此言,若无你出钱资助,我如何募兵购饷以组义军,下官些许微功,皆赖大人之力矣。现在我军已据得匪部巢穴驻地,现正日日勤练兵马之中,盼能早日随黎大人出兵征战孔有德叛军。”

黎应笙点点头:“李啸你有这朝乾夕惕居安思危之心,很好。为将者,当如是未雨绸缪。却不知李总旗能带出多少兵马前去?”

李啸朗声答道:“末将为国效力,安敢不尽出全力,末将共能出兵马150人,往击孔有德叛军!”

李啸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一旁的副千户陈为果一脸不可置信之色,他用一种有如女声般轻柔的声音惊声道:“李总旗,你一个总旗官,地处偏僻,钱粮稀少,却如何有比一名百户官都多得多的兵马?”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