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虎啸 > 第一百章 获救

明末虎啸 第一百章 获救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33:59 来源:笔趣阁

搂着怀里越来越冰凉,歌声越来越微弱的堂妹卓那希,额弼纶嚎啕大哭。

“皇太极!豪格!你们这些王八蛋!老子与你们势不两立!”额弼纶愤怒的声音在风中嘶吼。陷入绝望的他,突然听到一阵微弱的异响,来自遥远的地方。

感觉惊异的额弼纶张目四望,很快,他原本愤怒痛苦的脸上,开始涌现狂喜之色。他看到,四艘披着银白月光的二号福船,从海天相交地平线处冒出,正从南至北向自已的方向驶来。

额弼纶对怀中将近昏迷的卓那希大声吼道:“卓那希,挺住!有船来了!我们有救了!”

他放下卓那希,又脱下身下的汉人衣服,努力站稳在浮木上后,用力地挥舞衣服向越来越近驶过来的船只示意求援。

船队似乎也发现了正在奋力挥舞衣服求救的他,那艘领头船只偏行过来,在快靠近浮木之处停下,然后放下一道软梯。

心下大喜的额弼纶,连忙用衣服将卓那希捆好,牢牢地绑在自已背上,随后跃上软梯向上攀爬。

船上的人开始协助他,几个人一起奋力抽梯,很快,精疲力竭的额弼纶翻上船舷,一下子跌坐于地。

捆绑卓那希的衣服散开,卓那希软软地倒在甲板上。

几个看似头领模样的人快步向额弼纶走来。

从地上挣扎站起的额弼纶,见到来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

见面的双方,同时互相用满语与汉语说了同一句话:“是你!”

站在额弼纶对面的,正是刚刚升任正千户的李啸。

额弼纶看着昂然站立在自已面前,头戴银丝盘铰青晶玉束发冠,身穿前胸与后背均有熊罴图案正五品千户官服,腰系乌角银钑花缠玉带,佩戴精美的千户官麒麟铜牌,足穿黑犀厚面直缝官靴,腰佩锋利倭刀,英姿挺拔、雄武非凡的李啸,一时头脑一片空白。

而李啸看到自已面前,这个二十多天前还是一身明盔亮甲神色昂扬的正蓝旗甲喇额真,统率着一千五百名鞑子精锐的人,现在却比一个汉浪汉还邋蹋肮脏的额弼纶,心下亦是满满的震惊与感慨。

见到额弼纶正盯着自已的官服发呆,李啸不觉想起前两几天升授正千户的情形。

朱大典的中军大帐中,李啸率下属众将,跪地听旨,向他们宣读圣旨是的刚荣加尚书衔的山东巡抚朱大典,心情极佳的他,嗓音洪亮地向李啸等一众宣布升赏的谕令。

“大明兵部武选司察山东青州府安东卫百户李啸,率部随军勇渡辽东,攻袭敌堡,斩杀鞑虏首级20颗,忠勇可嘉,武功卓著,其人可勘大用,特升为正千户之职,授散阶正五品武德将军,该员需心怀圣恩,尽心戮力,报效朝廷,不负委任厚望为荷!”

“下官领旨谢恩!”一脸平静的李啸,从笑眯眯的朱大典手中接过圣旨。

随后,他接过朝廷下发的正千户官服印鉴,腰牌告身,并得到了朝廷奖赏的银子500两,绫罗绸缎80匹。

另外,下属将领张行猛、雷傲、上官云杰等升为总旗官,分别赏银80两,赏绸缎10匹。下属多名副队长升小旗官,赏银30两。

而李啸全军除了有因斩下20颗鞑子头颅而获得的1000两赏银外,另有朝廷奖赏银子2000两。

在兵部鉴定所斩头颅皆为真鞑子后,龙颜大悦的崇祯皇帝派人迅速将鞑子首级运到京师皇家太庙,用这些首级举行了隆重地祭拜大典,向列祖列宗报捷献功。随后,将全部鞑子首级在京师菜市口附近堆成京观,供京城官员与百姓观看。

此次作战有功将士,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升赏。几位主要将领,山东巡抚朱大典加尚书荣衔,山东副总兵刘泽清加散阶正三品昭勇将军,辽东游击吴三桂荣升参将,加散阶从三品怀远将军,安东卫百户李啸荣升正千户,加散阶正五品武德将军。

而夺了两面镶黄旗官纛军功的山东监军大太监高起潜,虽职务未变,但却因此更受皇帝信任,被崇祯皇帝引为心腹。

而吴襄因其子吴三桂斩首30颗鞑子之功,加上高起潜的极力游说,被崇祯皇帝从大狱中放出,着令居家闲养,其原有军兵,着其子吴三桂统领。

李啸升为千户后,整个高龙堡欢宴庆祝了一天,而得知父亲吴襄已从大狱出来的吴之菡,大喜过望,有如孩子一般,当着众人之面,紧紧地抱着李啸转了一圈又一圈。

只是第二天,李啸得到水师总头马屿的报告,说在海上截获一艘从登州城开出的船只,从船上抓到两个登州叛军使者,在其中一人怀里,搜到一个盒子,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封密信与一支金簪!

密信的内容,是黄龙的母亲所写,要他率东江全体将士,加入孔有德的叛军。

马屿向两人反复盘问具体情况,要他们说出其中究竟有何阴谋,两人却支支唔唔不肯明说。

马屿感觉事情重大,在立刻给李啸发出信鸽消息后,随即押着两人率领船队来到高龙堡。

李啸见到这支金簪时,顿时心直往下沉。

这些人中,只有他知道历史的经过与走向。

《明史》记载,孔有德、耿仲明叛军被包围在登州城后,深感已到穷途末路的他们,不甘失败,遂扣押了当时正在城中的东江总兵黄龙的母亲与幼子,强令他们招降东江总兵黄龙,遭到了黄龙老母的强硬拒绝,恼羞成怒的叛军遂当场将黄龙的老母与幼子斩杀。“黄母大骂,贼怒而杀之,头落于地,血流盈阶。”

随后,孔有德与耿仲明商议,模仿黄母笔迹向黄龙发了一封招降信,为了黄龙相信信件的真实,特附上黄母头上所戴金簪为证。

李啸记得史书上说过,两名使者见到黄龙后,呈上信件与金簪,只是黄龙不为所动,“黄龙掩面涕泣,拜簪而不从。”

这个黄龙,虽然军事才干平平,却是端的一条忠君爱国的汉子。

李啸知道,如果按历史走向,明年孔有德出逃后金后,首先便拿残存的金州明军开刀,投降的汉奸军队与后金鞑子合兵全力进攻金州,东江总兵黄龙在守卫金州最后的据点旅顺城的战斗中,与城同殉,壮烈身亡。

这个结果,对于这名对国家和朝廷忠心耿耿,又被闹饷的士兵割去的鼻子,后被登州叛军斩杀了老母与幼子的总兵来说,太过残酷,实在太让忠臣义士为之扼腕。

李啸决定去金州拜访黄龙,他希望能最终留得这名总兵的性命,那怕万一不能说动他,也要尽力说动黄龙保全其一直留在身边的长子黄策,让这名武功高强,忠心报国的少年名将黄策不致于枉死在保卫旅顺城的战斗之中。李啸这样做,为黄家保留一点血脉的同时,也可以为李啸军的壮大得到一名得力将领。

李啸随后带了哨骑队的方胜等几名骑兵作为随从,登上水师船只,前往金州。

谁也没想到,竟在这里救上了额弼纶与卓那希。

李啸旁边,有几名当日一同出征黄骨岛的随从,他们当然认得当时正是这名正蓝旗甲喇额真,指挥下属鞑子兵向正离岸而去的李啸船只连番射箭。只听得刷刷几声,几把雪亮的腰刀,已是横搁在额弼纶颈上。

李啸一声冷喝,众人收刀,望向额弼纶的眼神依神充满仇恨。

李啸向旁边随行的方胜低头说了几句,方胜用满语怒喝道:“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会在这海面之上?”

额弼纶挤出一丝苦笑,说实话,到了此时,几历生死的他已什么都不在乎了。于是,他一五一十地将这段时间的经历告诉方胜。

方胜大惊,连忙将这些话转述给李啸。

李啸的眉头紧皱,心下竟稍觉遗憾。

原本他以为,自已这么一搞,将会逼得正蓝旗起兵造反,甚至能让莽古尔泰提前动手将皇太极干掉,那样的话,便是最完美的结果了。当然,如果不能做到这点,那么让正蓝旗与后金全面开战的话,也能让皇太极大伤脑筋,最终让后金国力大损。

只是没有想到那皇太极出手如此狠辣,竟迅速解决了正蓝旗主莽古尔泰,然后对谋反的余党又打又拉,最终让其四分五裂一团散沙。而那些驻于各处的正蓝旗军兵在后金朝廷严密的监视下,因缺乏有效的统领,最终被轻易的各个击破。

天聪汗皇太极,真枭雄也!

这样的结果,与原来的历史相差无已,李啸不由得感叹,想要改变历史,何其艰难!

当然,李啸的努力也不是毫无用处,他这番强行改变历史的作为,让原本被凌迟处死的正蓝旗左梅勒额真屯布禄不知所踪地逃亡,另外,原来已被处死的原正蓝旗甲喇额真额弼纶与豪格的妻子卓那希,都得以活了下来,并落到了自已手里。

李啸毫无表情地看了看已昏倒在甲板的卓那希,眉头微皱,心下却感慨万千。

这名本来在历史中已被豪格所杀的可怜女子,竟因自已的强行改变历史,竟得到了活下来的机会,这运数穷奇,岂可道哉。

李啸对旁面几名随从说了几句,让他们小心搀扶好她,带入船舱好生调养休息。

几名随从将卓那希扶下去后,额弼突然单膝跪地,大声地用满语对方胜说了一段话。

方胜皱着眉头对李啸说道:“此人说,他这条命,随千户大人你任砍任杀,只是,希望你尽心救治卓那希,不要让这个可怜的女子这样悲惨地死去。”

李啸冷冷地对方胜说道:“你告诉他,卓那希我自会好好给她调养救治。只是他额弼纶这条命,现在太过落魄,老子杀了他也没什么意思。你带他也到船舱休息吧。”

方胜将李啸的话对额弼纶说完,额弼纶脸上呈现出愧疚与后悔交织的复杂神色,随后,他深深地向李啸行了一礼,和方胜入舱休息不提。

李啸望着额弼纶下舱的背影,长长地叹了口气,心中五味杂陈,一时难尽。

周围恢复了安静。这时马屿走了过来,轻轻地对李啸说道:“千户,明天天亮,我等便可到旅顺城。”

李啸点点头,没有回话,他的目光,直直地凝视着黑沉一片的北面,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求推荐,求收藏,各种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