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虎啸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春耕仪式

明末虎啸 第一百三十五章 春耕仪式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33:59 来源:笔趣阁

四个时辰后,抚恤与奖赏银子终于下发完毕。…≦頂點小說,接下来,李啸开始给授田的家属颁发地契。

130户家属喜孜孜地从李长材手中接过六开大小,用厚实牛皮纸写了田地地界,户主姓名地契,小心翼翼地揣入怀中。

每户人家都拿得地契之后,李啸在台上对他们大声说道:“各位,为表彰你们所得的军功,现将雄唐所内1950亩无主田地分发给你们。本官与你们约定,今年这一年,不收粮税。从明年开始,一亩地收一斗粮,一年收两次,每户共缴30斗粮。到后年,则一亩地收二斗粮,一年收两次,每户共缴60斗粮。自此以后,永为定例,再不增加粮税。”

李啸言毕,立刻引发了一阵欢呼。每户授得田土的家属,都用热烈欣喜的眼光看着李啸。

李啸微笑地回望着他们的目光,心下亦是莫名的欢欣。这个纳粮税的数字,是他仔细计算过的。

在安东卫地区,每年秋分之后,可种冬小麦,至明年5月成熟。随后在谷雨或芒种之间,便可种高梁,到复种小麦前可成熟收割。这样一来,每户农家一年可有两季收获,这就是李啸决定一年收两次粮的做法依据。

而按明朝的种植水平,一亩良田中,可产小麦8斗,高梁产量略大,可产11斗左右。而按雄唐所这些中下品质的田地,一亩田地,估计可产小麦5至6斗,高梁7至8斗左右。

这样一来,按最低产量算,每户人家一年可产小麦75斗,高梁105斗,粮食总量为180斗,李啸的粮税政策。要求他们不限品类,只缴纳60斗粮,只占了每户产值的三分之一,比起明朝普遍的过半粮食上缴,实在是太优惠了。

而且农户如果努力改善土地质量,大力施肥精耕细作的话,一年粮食总量绝对会在200斗以上。这样一来,粮税负担便会更轻省。

这样的话,从后年开始,李啸每年可增加780石的粮食收入。虽然相比全军所需用粮仍旧很少,但这却是李啸军收入增加的开始。

李啸看到李长材、李忠文等人投来的目光,亦是满满的钦佩与感激。

李啸望着下面群情振奋的新农户们,继续大声说道:“现在下发之田土,为我军公田。尔等不得弃耕,不得转卖,如确有家属不愿或不能耕作,可交还地契至民政司,由民政司重新安排新户耕作。各位听明白了吗?”

“明白!”下面又是一片欢欣的叫喊。

“很好。等下由军前赞画告诉各位分发农具、种子、和耕牛的细节规定,以及每十户人家设立里正的安排。”

李啸下了站台,让李长材上台来和他们讲述这些规定。

李长材的规定讲完,不知不觉已是黄昏将过。

这时有些新授田的家属。忍不住想去看看自已的新田地,李长材制止了他们,让他们今天先去把行李物品打包整理好,告诉他们明天一早。他将会亲自带他们前去选地并安顿。

李啸把李长材叫过来,告诉他,这些农户搬过去后。如果当地房屋不够分,便从马耆山拆些草棚过去,以便这些农户能安心定居。

李长才欢喜应诺,然后对李啸说道:“大人,现在种小麦的农时已过,可去安东卫城进一些粟子来种。粟子成熟期短,耐干旱,耐瘠薄,极适合在初春之时播种,最多三个月便可收获,随后可开始种高梁,等到了秋天后,再安排农户种小麦吧。”

李啸点头道:“此法不错,就按长材你所说的办。”

李长材应声离去,李啸望着一众欢欣跳跃而去的授田农户,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第二天,130户授田家属,总共295人,带上行李包裹,在李长材的率领下,前往雄唐所的那些耕地。

马耆山剩下的1825名家属十分羡慕地欢送他们离开。

每个人都在想,他们总算是有个好去处了,自已该会被怎么安排呢。

这也是李啸在一直思考的问题,虽然他现在还没有什么更好的安排。

又是一周过去了,农户春耕的各类准备措施皆以完备,李长材亲自邀请李啸前去参加新农户的春耕仪式。

闻听得还有春耕仪式,卓那希一脸新奇与兴奋,嚷着要与李啸一起去。李啸拗不过她,只得带上。

李啸换了一身崭新的衣服,带着卓那希,连同黄策等一众护骑,来到农户定居之地。

热闹的鞭炮和喧天的锣鼓一同响起,好闻的硝烟味飘散开来,从淡淡云彩中透出的点点阳光,映照着身着新衣服的农户们,那张张喜气洋溢生气勃勃的脸。

卓那希东张西望,这些汉民族的习俗,每一处都让她感觉惊奇。尤其是那些农户喜悦欢快的眼神,卓那希以前从未在自家的包衣阿哈处见过。

李长材首先摆开一张桌案,请李啸为这个新成立的村寨命名。

李啸想了想,在展开的宣纸上,挥毫泼墨,写了龙飞凤舞的“兴和村”三字。

看着李啸铁划银勾的字迹,卓那希望向他的眼神充满了崇拜。

李长材掂须笑道:“好个兴和村,兴旺和睦,李大人真真好寓意。我明天便去安东卫城刻成石牌,立于村前。”

众人皆大笑,李长材随即宣布,春耕仪式开始。

锣鼓与鞭炮立刻高声大起,浓烈的硝烟薰得卓那希几乎难以呼吸,看着周围拥挤的人流,她下意识地抓紧了李啸的衣摆。

李啸看到,众农户们在震耳的鞭炮与锣鼓声中,抬出一只硕大的纸糊耕牛,然后将几把黄米、黄豆等粮食抛向纸牛,表示新的一年风雨调和,五谷丰登。

按李长材悄悄对李啸说过的仪式要求,李啸率众人来到田中,焚香祷祝,祀奠皇天厚土,他领头三叩三拜,众农户们则跟随在后依礼参拜。

李啸望向天空,高悬的太阳有一张和蔼的笑脸与他对视。

祭奠完皇天厚土后,李啸又率众三叩三拜东南西北四方土地神灵,随后李啸亲自扶犁,套上耕牛犁田,一声悦耳的扬鞭后,耕牛奋蹄前行,大团大团地掀起沉睡一冬的泥块,犁出了一道深深的泥沟。

李啸的这个动作,象征着春耕正式开始。

李啸卸下犁钯,看着农户抬着纸牛围着田土转了几圈,然后放在田地的中央点火烧掉。至此,春耕仪式正式结束。

李啸带着卓那希离开之际,犹能听到快乐开耕的农人们在放声高歌:““秋耕深,春耕浅。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春耕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耕好耙好,光长庄稼不长草。庄稼不认爹和娘,精耕细作多打粮。。。。。。”

李啸悄悄地看了看身后的卓那希,发现这个女真族的女子同样在竖着耳朵聚精会神地听农夫的歌谣,脸上似有莫名的沉醉向往之色。

李啸心下暗暗想道,卓那希,你可知道,这些汉族千年传唱的春耕民谣,乃是我们大汉民族代代传续永恒不灭的精神之魂。。。。。。(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