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土新月 > 第26章:松月斋开张大吉(2)

明土新月 第26章:松月斋开张大吉(2)

作者:文苼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5 10:10:16 来源:笔趣阁

邝讷接了请帖一定会来,这在岳炎意料之中,而且他还带了一大票人,岳公子都不认识,看衣着气度,一定都是富商巨贾。

但祝续能来,出乎岳炎意料。

祝续的父亲是祝允明,名列吴中四才子,也就是民间常说的,与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

虽然祝允明会试久考不第,但其书法早已名扬天下,他又是苏州人,是以在苏州大名鼎鼎。他的儿子祝续,今年不到二十岁,凭借父亲的名声及过人的结交手段,俨然已经是苏州读书人中年轻一代的执牛耳者。

祝续前来,是谁请的呢?

“岳炎兄,我是个馋嘴的老饕,听说有绝世美食,闻着味儿就寻来了。”祝续确实不凡,明显是假客套,却让他说得如此真诚。

然后他又凑岳炎耳边低声说:“嗯…涵芝妹妹也让我祝你生意兴隆啊!”还用力的眨了眨眼睛。

岳炎嘴里说着客套话,心里却一团雾水,涵芝是谁啊?

邝讷跟岳彬打过招呼,过来熟络的拍了拍岳炎的肩膀,手上微微用力,让人感觉俩人无比亲近。

“松月斋开张,邝某不知公子喜好,自作主张定做了个小礼物,还望莫要见笑。”邝讷说着,回身招呼家人抬进来。只见四个青衣小厮吃力的抬着一尊三尺多高的寿山石雕财神像。

财神像一进屋,四下立即安静下来,连楼上的林知府也被吸引了目光。看那财神像,林知府倒吸凉气,一尊寿山石雕惟妙惟肖,最神奇之处是财神脸上是满铺鸡血石,映得红光满面,财神手中抱着的金元宝,竟然也是满铺田黄。

这么大的鸡血和田黄本身就价值不菲,又与寿山石融为一体,高手雕琢后浑然天成,这价值恐怕三五千两不止。

邝讷送礼,显然是冲着岳炎,林知府暗自揣测,这个束发少年到底有何神奇之处,竟然得江南第一富商如此青睐?

岳炎大致知道价值,脸上并没有震惊,和颜悦色的感谢邝讷道:“邝员外破费了。”说着招呼人摆在东厢矮台正中。

见岳炎对自己礼物如此重视,邝讷非常满意的点点头。岳炎说林大人正坐在楼上,邝讷一拱手就上楼去了,告诉岳炎不用来招呼自己。

此时的岳家茶楼已经坐满了人,还有些拿着宣传单的书生往里探头探脑,岳炎早有准备,在门外排开二十桌供众人喝茶,心说今日的南街,还有谁敢拦阻岳家“占道经营”?

接近午时,有些吃过赠送米线的人撇着嘴不以为然,吵闹着说不是有绝世美食吗,这有什么不同之处?

见火候差不多了,岳炎迈步登上矮台,张九哥立即搬过来一样东西。这又是岳炎的一个“小发明”,用薄铁板做成一头大一头小的喇叭口,在这个时代,也只能凑合做出这样的简易“麦克风”。没办法,茶楼人太多,接下来的重头戏必须用这个道具发放大声音。

“感谢各位大人、各位员外、各位乡亲父老光临敝店!”岳炎大声说了一句,这个麦克风的放大效果还不错,原本吵闹的店铺立刻安静了下来。

清了清嗓子,岳炎向楼上楼下四周拱了拱手,说道:“在品尝美食之前,我要先讲讲这美食的故事。”

无论前世今生,故事总是吸引人的。那一世岳炎的第一笔风投,就是他亲自讲述了一个凄美故事,把风投基金的主席说得鼻涕泡直冒。

说故事,是岳公子的强项!

“我岳家本是云南蒙自人,云南人胃口软,爱吃些米线。那时我父只有我这般年纪,在南湖筑一书斋独居,每日苦读寒窗。”

说着岳炎向楼上正在陪伴林大人的父亲挥挥手,岳彬环顾四周致意,还特地向林大人点点头示意确实如此。

岳炎接着说道:“我祖母心疼儿子,每日把三餐送到书斋,路途上要跨一座桥,无论寒暑祖母都不辞辛苦的送饭。书斋距家很远,每次送到,饭菜就凉了一半,时间久了祖母感觉愧疚,但我父并不在意凉热,祖母的这片心意,什么饭菜我父吃着都无比温暖。”

“祖母心疼儿子身体,狠心杀了下蛋母鸡煮汤、煮米线,送饭途中因为劳累过度晕倒在桥旁。听到消息后,我父亲急匆匆赶去,幸好此时祖母已经醒转,我父心疼的跪地叩首,希望祖母莫要在这样辛苦了。”

岳炎戏精附体,此时眼中已经含泪:“祖母不顾身体虚弱,还怕汤冷了又让儿子吃凉饭,赶紧用手捂着汤罐,却被烫了一下。惊喜的是,汤面有鸡油覆盖,表面没有一丝热气,汤内的米线依旧热气腾腾、味道鲜美。”

岳炎用衣角擦拭了下泪水,道:“后来祖母生病去世,我父在灵前恸哭七日不食不眠,祖母恩情的点点滴滴,竟然全融化在一碗米线之中。为纪念祖母,我父为这米线取名‘过桥米线’,以告慰祖母之灵,不忘祖母之恩。”

说着又冲岳彬招招手,岳彬也假模假式的用衣角遮面,重重的点头,嘴角竟然抽搐了几下。

岳炎暗自给父亲点了个赞,心说这演技不赖,前几日排练时还没有如此入戏,可见这些天父亲是下过功夫的。

或许是两父子表演的太过真实,齐婉儿站在窗边已然泪眼摩挲,鼻子也微微抽动,偌大的茶楼安静至极,不时响起唉声叹气——听众们已经代入故事角色了!

“后来我父亲以举人选官,全家搬来苏州,每年祖母忌日和祭祖之时,父亲都要亲自做一煲‘过桥米线’,并训示阿姊与我,不忘故土之情、不忘祖宗之德、不忘祖母之恩。”

“今日,小子把这岳家祖传的美食呈奉苏州诸位明公面前,告慰我岳家祖母,纪念其恩情!”岳炎饱含深情,双手张开仰头向天,高声呼唤道:“祖母啊,您可以含笑九泉了,您的子孙把您的贤德之名,借这煲‘过桥米线’传扬四海啦!”

不知谁领的头,台下响起了持久而热烈地的掌声,故事讲述完美,岳炎抱拳收工!

掌声响罢,台下祝续站起身来,向楼上和四周施礼后说道:“我祝绩幼年丧母,未能床前尽孝是此生最大的遗憾。今日听得岳炎兄‘过桥米线’过往,我感同身受!”

说着,冲台上一拱手道:“岳兄,快端来‘过桥米线’,让我等一同感受祖母恩情吧。”

祝续带头,学子们也纷纷叫嚷着赶紧上“过桥米线”,茶楼里又热闹了起来。

“诸位,诸位!”岳炎示意大家安静,又接着说道:“这‘过桥米线’制作简单,但选材和调味颇为不易,价格….”

没等岳炎说完,祝续拦住话头说道:“今日在座诸位都不是布衣走卒,莫说价格,尽管端来就好!”

其他书生们也都叫着莫管价格,快来快来!岳炎本来还想为自己开出的高价遮几句羞,谁成想祝续带着一班书生给自己打了圆场。

全场都这么叫嚷着,即使有几个荷包不厚,或者只为贪图赠送小利的人,也不好意思拒绝,全场都要了“过桥米线”。

今日基本没有人是单独来的,岳家“过桥米线”也是按两人份准备,岳炎一挥手,岳思娥、齐婉儿、张九哥等人招呼着临时雇来的十几个帮闲,赶紧给楼上楼下各桌端陶罐。

岳炎在台上讲解米线吃法,楼上岳彬却要亲手为林大人和伍文定制作。

一煲看似没有烟火气的鸡汤,岳彬手脚麻利的把米线、鸡鸭肉品、鹌鹑蛋、豆腐蔬菜放入陶罐中,快速搅动几下,给林大人、伍大人和邝讷每人盛一碗,嘴里说着小心烫。

林世远端起碗,文雅的吹了吹,象征性轻轻嘬了一口汤,他见过大世面,对岳炎的故事并不全信,今天来纯粹是给面子,并没有抱太大期望。

但仅仅一小口汤入喉,林大人眉眼中全是精彩,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岳彬赞道:“鲜,真鲜!”

各路大侠,求搜藏,求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