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称孤道寡 > 第八十九章 曹操矫诏 董卓毒杀刘辩

三国之称孤道寡 第八十九章 曹操矫诏 董卓毒杀刘辩

作者:地坤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3:39 来源:笔趣阁

(); 袁绍上任渤海太守之后,不仅一点也不念董卓的好处,反而更加气愤难平;

狗腿子一般的董卓,不仅让四世三公的我灰溜溜的逃出洛阳,现在竟然堂而皇之的做上了丞相之位。

必须要想个办法除掉他!一为出这口恶气,二为自己的名声。

虽然在酒宴之上和董卓对着干,为自己赢得了一些口碑,但始终不能消除建议董卓来洛阳的事实。

如今我不能去洛阳,找谁处理此事呢?找叔叔袁隗?

不成!不成!

此事太过危险,还是找个不相干的人吧!

袁绍思来想去,认准了王允!一者;袁绍与他有交情。二者;王允是个不甘寂寞的人,三者;此人忠于汉室。

王允收到袁绍的信件之后,对此事深以为然,一日散朝之后,借口晚上过生日,邀请对相熟的大臣过府饮宴。

酒行数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众官问道:“司徒贵诞,何故悲伤?”

王允声泪俱下的道:“欲同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贱降。

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奄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丧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

大家见王允哭,也都跟着哭,不哭不行吖,此时若不哭,传出去便是个贰臣。

众卿大哭,曹操忽然抚掌大笑道:“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能哭死董卓否?”

王允怒道:“汝族世代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

曹操道:“吾笑众位无计诛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斩董卓之头,悬于都门,以谢天下。”

王允闻言大喜,将曹操拉到密室,悄悄的问:“孟德有何高见?”

曹操神秘的道:“近来我佯装亲近董卓。就是要降低他的防备,以便趁机袭杀。知司徒有七星宝刀一口,请借之刺杀董卓!”

王允大喜,亲自酌酒敬给曹操。随取宝刀与之。曹操藏刀在身,辞别众官而去。众官又坐了一会,亦俱散讫。

翌日,曹操佩着宝刀,来至相府。问明董卓所在,径直来见董卓。

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身侧。见曹操来到,董卓开口道:“孟德为何此时方至?”

曹操借口道:“马匹不堪!”

董卓洒然一笑道:“奉先去,挑选一匹西凉好马,赐与孟德。”

董卓现在的体质太差,坐累了,便卧于榻上,又转面向内。

曹操认为机会来了,悄悄的拔出宝刀。

董卓的卧榻里面,刚好有一面镜子,正是刘坤送与刘宏之物,董卓因为喜爱,置与卧榻之上。

镜子刚好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董卓急忙起身喝道:“孟德意欲何为?”

此时吕布已经牵马来到阁外。曹操急忙持刀跪地道:“操有宝刀一口,献于恩相。”

董卓接过一看,刀长一尺,七宝嵌饰,极其锋利。赞道:“真宝刀也!”

逐收了起来,同曹操出阁看马,曹操心中恐惧,出言道:“可否让我试试马?”

董卓点头应允。曹操牵马走出相府之后,翻身上马,快马加鞭直奔洛阳东门,出城回老家去了。

吕布出言表示;曹操似乎有行刺之状。

董卓也很疑心,此时李儒来到,闻听此事。言道:“曹操独居洛阳,丞相可差人召唤,如彼欣然而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是行刺!”

属下片刻即会,言曹操直奔东门而去,并言是奉丞相之命出城!

董卓大怒,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擒献者,赏百金,封亭侯;窝藏者同罪。

曹操逃离洛阳之后,途径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所擒,陈宫仰慕曹操的壮举,又闻曹操回乡之后,要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逐生追随之心。

三日之后,二人行至成皋吕伯奢家中,前文说过,吕伯奢是曹操父亲好友,曹操的孝廉便是吕伯奢举荐的,成皋县便在虎牢关处。

二人于吕伯奢相见之后,三人寒暄一番,吕伯奢表示家中无好酒,给二人奉茶之后,出门买酒去了。

曹操与陈宫坐于前厅饮茶,听到后院有磨刀之声,为了安全起见,二人悄悄来到后院查看。

只听里面有人说道:“缚而杀之,如何?”

曹操以为要杀他,本着先下手为强的想法,把剑而入,连杀八口,却发现人家是要杀猪。

陈宫郁闷的道:“孟德多心,误杀好人矣!”

二人没脸留在这里,骑马边走,出村之后,刚好遇到买酒而回的吕伯奢,曹操言有要事,拒绝了吕伯奢的留客,辞别而去。

行走数步之后,曹操纵马而返,追上吕伯奢,一剑砍掉了他的脑袋。

陈宫大惊道:“曹孟德!你杀了他的家人,算是误会,此番却是为何?”

曹操解释道:“伯奢到家之后,见家人惨死,安肯善罢甘休,若率众来追,我等必遭其祸。”

陈宫脸色难看的道:“知而故杀,大不义也!”

曹操的目光往向远处的天空,悠悠的道:“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陈宫暗道:只当曹操乃世之英雄,便弃官跟随于他;岂料却是个狼心狗肺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

准备拔剑杀了曹操,手按到剑柄之后,又想道:此人要矫诏天下,讨伐董卓,于国有用,杀之不义,罢!罢!不若弃而他往!

当夜,陈宫不辞而别,弃操而去!

曹操回家之后,把矫诏诸侯的打算向父亲说了一番。

曹父道:“资少不能成事,此间有孝廉卫弘,疏财仗义,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

曹操父子找到卫弘,卫弘道:“吾有此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愿将家资相助。”

曹操大喜,于是先发矫诏,驰报各道,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

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

有一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来投曹操。

有一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来投曹操。

有一沛国谯人,复姓夏侯,名惇,字元让,自小习枪棒,与其族弟夏侯渊,各引壮士千人来投。

夏侯惇、夏侯渊,乃是曹操同族弟兄,曹操的父亲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继与曹家。

数日后,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余来助。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通。曹操大喜,

卫弘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四方送粮食者,不计其数。

刘辩在被软禁在皇宫之内,日子过的非常凄惨。每日吃的皆是过时冷饭,甚至是被人吃过的剩饭。

即便是这样的饭菜,也不给吃饱,即便是过年的时候,也没给一顿好吃的,刘辩心中怨愤,作诗一首;

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

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

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

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与此同时,董卓探到;曹操以其无端废帝,**朝堂的名义,联合诸侯讨伐自己,为了不给诸侯迎立旧帝的借口,打算将刘辫除掉。

恰逢宫中之人将此事报知,卓道:“怨望作诗,杀之有名矣。”

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丑日,董卓派人给刘辩送来毒酒赐死!

少帝刘辩心知无法幸免,要求与唐姬及随从宫人饮宴作别。席间痛哭流涕,做歌曰:

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

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

歌罢!乃令唐姬起舞,唐姬举袖而歌:

皇天将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姬兮命不随。

生死异路兮从此毕,奈何茕速兮心中悲!

歌毕,弘农王对唐姬说:“爱卿是本王的妃子,势将不复为吏民之妻。自己保重,从此长辞!”

言罢!饮毒而死,时年十五岁。(未完待续。)

PS: 这是最后一章铺垫,之后刘坤登场,历史将会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