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称孤道寡 > 第一三〇章 推行盐法 笼络人心

三国之称孤道寡 第一三〇章 推行盐法 笼络人心

作者:地坤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34:41 来源:笔趣阁

刘坤今天要推行盐法,不能节外生枝!逐拒绝了陶谦的提议,摇摇头道:

“此事万万不可!一来,当初定的是三年还款,还款期限尚且未到。有碍朝廷信誉。二者,百姓受穷日久,用钱之处定然不少。此时催债,朕于心何忍?”

众臣纷纷高呼:“陛下仁慈!”

刘坤装逼成功,拿出一幅理应如此的模样,接着问道:“诸位还有何良策?”

光禄大夫杨奉出列道:“启奏陛下,朝廷是否能向大汉钱庄借贷一笔金钱,以解当务之急?”

杨奉话音未落,糜竺喊道:“此事万万不可!”

话毕,糜竺急忙出列,施礼奏道:“启禀陛下!如今尚有很多百姓,对钱庄钱票持观望态度。若是此时钱庄将大笔钱财借给朝廷,必会让百姓胡思乱想!从而质疑钱票的数量,对钱庄的影响非常巨大!”

刘坤点点头道:“糜卿言之有理。钱庄开业之初,朕曾立过规矩;单凡借贷,须有抵押。

朕今日再次声明:大汉钱庄是全国百姓的,而不是朝廷的!不管是什么时候,即便是朝廷要用钱,也须拿出抵押,方可借贷。否则不准任何人打钱庄的主意!”

众臣齐声应诺之后,刘坤再次问道:“那位爱卿还有良策?”

众臣实在是没辙了,只能干瞪眼。

时机成熟,刘坤做出一幅肉疼的模样,道:“也罢!朕便将师尊的晒盐之法交与朝廷!”

刘坤对小黄门点头示意,小黄门疾步而出。不久,提了一桶盐回来。

这桶盐百如雪,细如尘,汉朝即便是精盐,也没有这么白这么细的。

汉朝食盐,皆用煎盐之法,并没有晒盐之法,所以众臣并不知晒盐究竟是怎么回事!

此时此刻。朝会成了菜市场,众臣纷纷议论道:

“不知道这么好的盐,是怎么制成的?要多少钱一斤?比之市面上二十钱一斤的黑盐,不知道要好处多少!!”

“是啊!此盐肯定不会便宜。莫说二十钱一斤的黑盐,即便是二百钱一斤的精盐,也比不上这种盐!”

有个大臣拿手指蘸了一下,而后放入口中,细细的品咂一番。满意的道:“好盐,好盐!千钱一斤也值!”

待议论声停了下来,刘坤站起身来,对众臣道:“拟召:大汉地皇元年十二月初二诏书;盐业为朝廷专营!私自制盐、贩盐者斩!

盐业交有户部和工商部共同定价经营。所产生的利润,为朝廷所有,用于各地建设、军费、赈灾等事项,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

众臣应诺之后,刘坤对糜竺道:“子仲!你给大家算一下,此盐卖多少钱一斤,百姓可以接受?若是全国百姓皆用此盐。每年又能得多少钱?”

糜竺天生对数字敏感,加上学过现代算术之法,脑子堪比计算器,少时便有了答案!

“启禀陛下,今年的粮价为三钱一斤粮(为了百姓纳税不被盘剥,刘坤颁旨:取消石、斛等计算方式,全部改用斤!)而一般的黑盐却需要用八斤粮食才能换到,折合二十多钱一斤。

那些黑盐中多有泥沙杂质!其中盐的份量不足七成!若陛下拿来的这种盐,价格不超过五十钱,相信百姓都会放弃黑盐。转而食用此盐!

不算江南的荆州、扬州、交州,如今大汉治下,百姓约有三千万,若按每年每人消耗两斤食盐来计算。需要消耗六千万斤食盐,陛下可得钱三十亿!”

众臣闻听之后,议论声又起:

“三十亿钱呐?”

“是吖!这么多钱,估计怎么花也花不完了吧?”

“诸位莫高兴的太早!这种食盐,尚且不知造价几何?”

“是极是极!这等质量的食盐,其价定在百钱以上。恐怕这三十亿钱,不足六千万斤食盐的成本!”

“言之有理!”

众人议论不休,陶谦喝道:“诸位禁声,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成何体统!!”

刘坤正是要大家觉得不可思议!此时众臣用问询的目光看向刘坤,刘坤不慌不忙的拿出一份资料。道:

“朕虽不知晒盐的造价,但是朕能肯定,每斤造价不会超过二十钱,甚至更低!所以朕打算卖四十钱一斤。”

众臣个个喜上眉梢;四十钱一斤,至少也要卖二十四亿钱。一半的利润,便是十二亿钱呐!!

二十钱的成本,不过是刘坤对外的说法,若大规模晒制海盐,晒盐的成本应当只有几钱,甚至更低。

不过为了众臣不生觊觎之心,刘坤还是将价格说高了一些。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刘坤故作威严肃穆状,冷冷的道:“诸位或许知道,朕有一位神通广大的师尊,吾师体恤天下百姓,将此法授于朕,朕便要百姓因此而受益!

朕重申一次;不论是谁,明年夏季之前必须将手中的盐场关闭。自明年四月起,制盐、贩盐、售盐者,一经发现,格杀勿论!”

众臣虽然很眼馋食盐的利润,却不敢和皇帝对着来,逐齐声道:“臣等遵旨!”

刘坤走下台阶,亲自将制盐的资料,交给华歆和糜竺!对二人道:

“海边制盐的工匠相当辛苦,你二人须待春暖之后,再进行此事!回头到朕的仓库领一批防水靴,发给制盐工匠!”

刘坤回到龙椅之上,华歆奏道:“启奏陛下,制盐利润虽厚,却是明年之事,今年众卿的俸禄尚未有着落,不知??”

蔡邕出列道:“启奏陛下,臣等愿意明年再领俸禄!”

接着又有几个人出来符合!

刘坤拒绝道:“此例不可开!腊月十五,朕将举行一场拍卖大会!拍卖世人没有见过的宝物。这些宝物,乃是我师尊使用珍稀材料制作而成。件件都是稀世珍宝。

宝物卖出之后,定会得到不少钱财,如此一来,众卿的俸禄便有了着落!”

有些心性比较直的大臣,出列拜倒在地,激动的道:“吾皇体恤百姓,体恤臣子,堪比故之尧舜,吾皇圣明,吾皇万岁!”

其余大臣也纷纷躬身符合道:“吾皇圣明,吾皇万岁!”

这句‘吾皇万岁’,使得刘坤有一种久违的感觉!

后世在电视剧中,刘坤经常看到大臣们高喊;‘吾皇万岁’。来到汉朝之后,却是第一次听到!

刘坤走下台阶,扶起这些大臣,和颜悦色得道:“众位爱卿为大汉殚精竭力,劳苦功高,朕为诸卿发放俸禄,乃是理所应当之事,何须多礼?

朕不妨向各位透露一下,此次拍卖的物品,都是绝品,以后朝廷有了钱,朕不会再卖!

诸位可通知相熟的有钱之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尽快前来参与竞买!”

众臣齐声应道:“诺!”

刘坤之所以要搞这样一次拍卖,有四个好处:

第一,掏一掏世家大族的钱财!

其二,世族们家家有不少存金,用不到的时候,都不会拿到钱庄兑换钱票或者金票。刘坤要借此机会,让世家知道在钱庄的好处!

第三,借此机会,看一看世家们的财力,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四,便是笼络大臣和百姓之心!

臣子们会觉得;陛下为了给大臣们发放俸禄,不惜出售自己的宝贝!而百姓们会知道:皇帝体恤百姓,即使变卖宝物,也不肯催收百姓欠款!(未完待续。)

PS: 感谢;150606212928002打赏的588!感谢问道兄100打赏!感谢明月晚晴风的打赏,以及B34178111持续不断的打赏支持!

感谢订阅书友们的支持,虽然很多高V们从来不说话,但是你们的默默支持,是大地写书的动力,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