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称孤道寡 > 第九十四章 陶谦献徐州 孙坚匿玉玺

三国之称孤道寡 第九十四章 陶谦献徐州 孙坚匿玉玺

作者:地坤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3:55 来源:笔趣阁

(); 刘坤回到洛阳之后,其余的诸侯纷纷率部来到,刘坤摆明了态度,这个洛阳城是我的,任何人不可带兵进城。

众诸侯虽然眼馋,却是十分无奈,毕竟当初已经说好,谁攻下的城便是谁说了算!

如今司隶这一带,东至虎牢关,中间有洛阳,西至嘉峪关,统统为刘坤占领,众位诸侯要分一杯羹,何其难也!

洛阳城外,联军大营、袁绍的盟主大帐中,十八诸侯全都聚集于此,商议接下来该怎么办!

刘坤出言道:“诸位,我军先后攻占虎牢关,平津、太谷、轘辕、广成,洛阳,如今已是人困马乏,接下来就靠诸位出力了!”

袁绍愤愤的道:“骠骑将军说的轻松,地盘都被你都占了,只剩下一个函谷关,墙高城大,如何攻的下来?”

刘坤明知众人不会啃这块硬骨头,却故作惊讶的道:“怎么?难不成诸位准备无功而回?”

韩馥一幅嘲讽的语气道:“骠骑将军将猛兵精,何不再接再厉,将函谷关拿下!”

张飞忍不住了,大声对韩馥喝道:“若是我军单独消灭董卓,要尔等何用,在这里白吃饭吗?”

众诸侯虽然气愤,却无言以对,刘坤又道:“诸位,翼德的话虽然粗糙,道理却是对的!如今我既要整军,又要安抚赈济司隶的百姓,这些事情至少需要三个月。

诸位若有心消灭董卓,或者现在便去函谷关,或者三月之后同我一起进攻,若是不能,便请打道回府吧!”

话毕,刘坤离开联军大营!

进入洛阳之后,刘坤掏出一枚AK47形状的兵符,交给许褚道:“通知太史慈,驾船去幽州,悄悄的接一千枪手来洛阳!另请陶谦来见我。”

陶谦来见刘坤。刘坤命人置办酒菜,酒过三巡之后,开门见山的对陶谦道:“如今天下大乱,我有意重振朝纲。陶使君可愿祝我一臂之力?”

陶谦字恭祖。是132年生人,今年已经五十八岁,以汉朝人的寿命来说,已经是土埋到脖子的人了。

此时的陶谦,已经在寻找退路。两个儿子说的好听叫天真率直,说的难听叫幼稚,将来若他撒手西去,儿子定然守不住偌大的徐州,届时便有亡族灭种之祸。

刘坤的势力乃众诸侯之最,又是根正苗红的汉室子弟,今已占得三洲之地,麾下兵精将猛,本人更是惊才艳艳。日后得天下之人,恐怕非他莫属。

此时见刘坤开门见山的招揽。逐回道:“不知我能为将军做些什么呢?”

刘坤出言道:“实不相瞒,青州、并州,皆在我的控制之下,如今更有司隶,若再加上徐州.天下近半已入我手!

我想让你交出徐州军权,来我这里负责四洲政务,待我登基之后,你便是九卿之首——太常!”

陶谦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成为三公,并且是三公之首太常,如此一来。可谓此生无憾也!

他心里清楚;今天若是不应,恐怕许州便是刘坤首先打击的目标,或许自己尚未回到徐州,徐州便已经换天了。

陶谦这个考虑确实没错。刘坤让赵云按兵不动,便是这个打算,他早早的就瞄准了陶谦,若是他不肯配合,便要武力夺取。

刘坤以为陶谦至少要考虑一番,没想到陶谦略微沉吟。便欣然同意,当即就把手中的一万丹阳卒交给刘坤收编。

刘坤之所以这么大方,一来,是陶谦治政水平相当高,人才不可浪费,二来,陶谦已经年近六十,两个儿子都不是搞政治的材料,不怕他会做大!

刘坤安排张飞收编陶谦的丹阳卒,并且宣布,比武夺帅,不管是伍长,还是什长、队率还是军候,统统比武夺取,若是胜过张飞,便可为此军主帅。

此令一出,陶谦麾下的丹阳卒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然而有人喜则有人忧,陶谦手下大将曹豹,悄悄离开了大军。

刘坤安排陶谦的全权处理司隶东部地区的政务,司隶包括;河南、河内、河东、弘农、京兆、冯翊、右扶风。

其中河内郡在王匡手中,此地在黄河以北,靠着冀州,暂且不必理会。

右扶风、冯翊郡、弘农郡在函谷关之西,京兆是指长安,刘坤全都摸不到。

唯一可以治理的便是洛阳附近的河南郡、荥阳以及河东郡,河东郡靠近并州,早已是刘坤的囊中之物。

当天傍晚,孙坚率领部下参观洛阳皇宫,见偌大皇宫人去楼空,叹道:“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言讫,不觉泪下。有军士报:“殿南一口井中有宝光泛起!”

孙坚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捞起一个女子的尸首,看样子死的时间已经不短了,或许是因为井下低温,尸体并未腐坏。

此人一身宫女装束,脖子上带一锦囊,打开锦囊,内有一个朱红小匣,被金锁锁住。

孙坚挥剑砍断金锁,打开小匣,匣中是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面有篆文八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程普惊喜的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天授此宝于主公,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此处不可久留,宜速回江东,别图大事!”

程普一席话说的孙坚心动,悄悄收起玉玺,明日便托疾辞归!

在场的士兵中,有一人是袁绍的同乡,此人暗道;‘我若将此时报于袁绍,何愁不能富贵!’

于是连夜偷偷的出了营寨,来见袁绍。

袁绍得知此事,赏赐了他不少财物,把他留在军中。

翌日,孙坚来到袁绍大帐,向众人道:“坚抱小疾,欲归长沙,特来和诸公作别。”

袁绍冷哼一声,嘲笑道:“吾知汝何病,汝乃害传国玉玺之疾。”

孙坚大惊失色,狡辩道:“盟主此言何意?”

袁绍大义凛然的道:“联军兴兵讨贼,为国除害。玉玺乃朝廷之宝,汝既获得,当交于众人,待诛杀董卓之后,复归朝廷。今匿之而去,意欲何为?”

孙坚不亏为枭雄,稍微沉吟片刻,便清楚了来龙去脉,为取信众人,指天为誓道:“吾若果得玉玺,私自藏匿,他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

汉朝众人还是相信誓言的,孙坚立此毒誓,众诸侯都相信他没有藏匿玉玺,逐相劝袁绍。

刘坤早就知道玉玺的所在,乃是故意让孙坚发现,若没有这个剧情,众诸侯如何分崩离析!

袁绍大喝一声;“进来吧!”

营外一人战战兢兢的进入营帐,此人正是投奔袁绍的孙坚叛卒。

袁绍手指此人道:“孙坚小儿,你且看此人是谁!”

孙坚羞怒至极,持剑便要砍杀这个叛变的士兵,袁绍手下侍卫拦住,袁绍指着孙坚的鼻子骂道:“汝羞恼成怒否?此时还敢狡辩否?”

孙坚铁青着脸,身后程普、黄盖、韩当等人全部掣刀在手,随时准备一战。

此时刘坤来到大堂,大喝一声:“住手!尔等同为联盟,彼此刀兵相见,传扬出去必被天下人耻笑,必被董卓耻笑!若是要战,请离开洛阳再战!”

二人收起兵刃,孙坚当即回到营帐,收拾东西率部拔营而去。

一日内急行军二百余里,晚上安营扎寨歇息的时候,打开装有玉玺的盒子,却发现盒子内竟是一块石头?

玉玺自然是被刘坤拿走了,昨夜孙坚已经取走玉玺之后,刘坤安排的斥候便将消息告诉了他。

今日一早,刘坤便使用隐身符来到了孙坚的营帐。孙坚出门去向众人请辞,刘坤便趁机将玉玺收进了宝镜空间。

看着手中这块石头,孙坚欲哭无泪,为玉玺发了一个毒誓,又得罪了袁绍,岂料玉玺竟不翼而飞,可见天不佑我吖!!(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