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宫纯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宫纯

作者:晶晶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5 21:24:36 来源:笔趣阁

文虎变阵!

重甲可以遮挡身体的重要部位,防止其被山上守卒的箭矢射中。

竖盾如同一面厚实的坚墙,一点点的向山上挪移,可以形成强大的心理压迫。

挑杆的作用,就是利用杠杆的原理,将滚石的冲劲卸下,让石块缓缓的平落到地面上,减少其滚动带来的伤害。

汉军在山地攻防战中的经验,让他们渐渐扭转了不利的局面。

文虎大步上前,面前的重盾在撞击下,发出刺耳的声响。

快接近了,文虎已经能够听到氐人在叫骂声音,从声音的大小判断,不过区区二十余步的距离。

“杀胡!”

文虎再一次大喝一声,身体猛的一冲,如箭般的向氐族守卒发出声音的地方而去。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文虎对氐羌人的口语勉强能听懂几句,刚才的叫骂声正是单铭在喝斥麾下小卒,文虎这一扑上,正好位于单铭所处的隘道内。

“杀!”

叫喝声中,文虎的眼睛已经盯住了穿着打扮与小卒不同的单铭,兵对兵,将对将,这是冷兵器战场上的惯例,在文虎扑上来的时候,单铭如果逃跑或转向迎战汉军小卒,他麾下的这些氐卒士气会一下子跌落下来。

“汉贼,死吧!”

单铭恶狠狠的啐了一口,抄起身边的一柄短矛,向文虎的前胸猛掷过来。

氐族部落的作战方式,与匈奴诸胡没有什么区别,像单铭这样的酋帅,武器远距离上用曲弓,近战则是短矛和铁剑。

短矛用来飞掷,铁剑则是肉搏。

文虎见单铭掷出短矛,赶紧将手中盾牌一挡,矛尖与铁盾相交,呛啷声响后跌落地上。

氐族的短矛矛头虽然是铁制打造,但却并不锋利,撞在盾牌上,结果也只是留下一道浅浅的印痕。

文虎冷笑一声,手中的镔铁枪一扬,朝着惊愕中的单铭刺了过去。

新汉在兵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明显,文虎的盾牌和镔铁枪都是在归附之后重新打造而成,其坚硬程度比氐人粗糙的武器要胜过甚多。

“噗!”

单铭躲闪不及,被一枪刺中额头处,头皮立时被削掉一大片,鲜血顺着额角流淌下来,吓得单铭大叫一声,转身就逃。

氐部士卒见汉军蜂拥而来,正自惊惶不安,又见单铭都逃了,哪里还有什么斗志,也跟着纷纷溃逃。

文虎一击得胜,立即带着麾下将士穷追猛打,单铭朝着汾水逃窜,未等接近河边,前方已是一员汉将拦住去路。

文鸯在后坐阵,见文虎攻稷山得手,也立即率本部精兵压了上来,正好撞上单铭逃跑,这撞到枪口上的敌将,文鸯只轻松的将三棱牛角鞭扬起,鞭影闪动下,单铭无头身躯已是软软的倒于地上。

氐族余部四散。

五百守卫稷山的氐兵,在文鸯文虎的前后夹击下,只坚守了不过半天时间,就全军覆没。

汉军在拿下稷山之后,终于算是拔除了通往平阳的第一个钉子,文鸯一面将战况向赵广进行汇报,一面迅速的水陆并进,向平阳进军。

平阳城内。

单征已经得到稷山败报。

五百氐族精兵连个浪花都没冒一冒,就被汉军给吞没了,这让单征心疼的险些掉下泪来。

氐族不比匈奴,由于居住地过于分散,氐部一般以单一的部落形式存在居多,像单氏部落整个族郡约有三万余人都在平阳城内,包括了男女老幼在内,单征这个族长要是一次判断错误,就有可能给整个部落带来灭顶之灾。

面对强大的汉军,单征已经开始后悔,不该贪图一时的好处,将整个部族带到平阳这个死地。

“大酋帅,怎么办?”

“死守城池,向大单于请求救兵。”单征恨恨的喝令道。事到如今,他已经没有了退路,平阳城就是单部的根基,要是守不住城池,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幸好,平阳不同于稷山。

这座城池的城垣相当的高耸,夯土也非常的结实,凭着氐部上下的齐心协力,也许能够坚持到刘渊的援兵到来。

文鸯文虎率军到达平阳。

文鸯抬眼看去,只见一座高城在汾水畔拔地而起,高大的城楼上,氐人守卒一个个严阵以待,擂石滚木等守御辎重摆满了城头。

“这城不好打了?”文鸯低骂一声,对身边跃跃欲试的文虎说道。

“仲兄,这胡虏看似气势很盛,但也可能是装装样子,要不,我带着将士们攻一次。”文虎攻的性起,兴奋的叫喊道。

文鸯脸色一沉,喝斥道:“三弟,什么时候急攻,什么时候缓攻,你还没瞧出来吗?平阳等大将军来了之后,再作定夺。”

文鸯将文虎等汉军前军将校求战势头按住,在汾水畔扎下营寨,有汾水水道的支持,像攻城抛石车、撞车这样的大中型器械也能运到平阳,所以,平阳虽然难下,但要是强攻的话,也有破城的可能性。

当然,要攻下平阳,第一还是要切断平阳与左国城、晋阳城之间的联系。

赵广得到文鸯前军战报,乘船进抵平阳城外围,在与文鸯简短的交谈之后,赵广即令马承、关彝领所部骑兵北出,沿汾水向太原方向搜索前进。

“你部骁骑,若遇胡骑大股骑兵,万万不可急于求战,当速回报胡骑方位,以便我大军提早布防。”赵广吩咐道。

刘渊的增援兵马从北面而来,其行军路线不会远离汾水两岸,汉军的骑兵斥候沿河道而进,极有可能遭遇匈奴骑兵先锋。

马、关二将领令而去。

赵广瞧着二人的背影,心中隐隐又有些不安。

骑兵作战是匈奴等胡虏的强项,上一次蒲阪渡口阎宇带着胡骑,就已经显示出了不弱于汉骑的战斗力。

马蹬、马鞍等骑战技术革新也已被胡人得知,被拉到同一水平线上之后,汉骑要将取得优势,难度相当的大。

依靠什么战胜强大的匈奴诸胡骑兵?

轻骑不行。

就出重骑突击,凉州大马,所向无敌。

在汉军之中,有一支八百余骑、来自凉州、陇西的长征健儿已经训练多时,他们的领军裨将,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北宫纯。

西晋八王之乱,凋零数员大将。

在此之后,能够在战场上数次击败匈奴诸胡的晋将,北宫纯是极少数的一个,他两次千里疾奔,救援洛阳的事迹也被史书忠实的记载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