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四百十八章 编写《三国志》

费承府中,以樊建、费氏为首的反赵力量进一步整合。

在一番密谋之后,樊建最后总结陈词:“太后,诸位,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绝不能干等下去,不能让赵广那阎王将陛下废了.......。”

“有句老话说的好,灯下黑,赵广那厮在军中,有将卒保护,我们不能奈他如何,现在,他回到了长安,我们的机会来了,太后,你的任务是想方设法,接近陛下,还有张星彩、诸葛婉等人,从她们那里套取赵广的行踪。李流,你从氐人勇士中挑选死士百名,随时等候刺杀的命令。”

“还有费承,你和董宏负责联系撤退的路线,事若不成,我们当速往天水郡,在那里李痒、蒲怀归两支氐族联军已经控制住了白马羌,杨飞龙那厮要是不听话,砍了他的头颅,为吾大军祭旗。”

樊建杀气腾腾,豪言壮语迭出,让费氏等人茫然间生出几分敬意来。

这样一个即将入土的老者,为了皇帝刘衡能够亲政,甘愿冒失败被杀的风险,这是何等的一种气魄。

费氏等人一一允诺离去。

李流等氐人士兵,就隐在吉庆坊的周围,这里的费氏的别宅,相对来说比较安全,没有特殊的原因,汉国的巡城士兵也不会到皇帝母亲的府上来察看。

董宏从费承的府上出来,一路急匆匆的向自已的家中而去。

他的神情略有些慌张,今日所议之事,樊建叙述之时,直让人热血沸腾,而当出门被风一吹,冷静下来,董宏猛然清醒过来。

“这是谋逆呀,什么皇帝亲政,刘衡他同意吗?什么刺杀赵广,赵大将军的战绩全胜,单挑更是无敌,就凭一百多人氐人去围攻他,也不知是谁杀谁?”

什么办,这贼船上了要下来就难了。

谁叫他整天和费承形影不离,好的快要共妻一样,这会儿发觉不对了,他董宏说的话,又有哪个会信?

要不,找谁先行告发,也好立功脱罪?

这个念头在董宏心中一滋生,就如同野草一般,疯狂的生长起来。

董宏和费承虽然在汉国都不得志,但董宏在长安城中,还负责了协助陈寿处理郡务的事宜,虽然只是些琐事,但非常的考验人的治政能力。

“也罢,这事还得和陈太守报告,听说太守与大将军是沓中的旧识,由他来传达,比旁人要可信得多。”

董宏快到家门口时,终于想通了其中的要害,一个转身朝陈寿的府上走去。

在自己的地盘上夜行,董宏放心得很。

长安是汉国的都城。

不比寻常的城市,这里的晚上会有宵禁,董宏这样有官身的人行走,遇上巡察的队伍只需出示身份证明即可放行,而李流等氐人却是不行。

长安太守,陈寿府上。

最近的几年里,陈寿这个追随赵广最久的老部下,已经渐渐淡出了汉国的权力中枢,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编写《三国志》上面。

书房内,豆油灯依旧亮着,陈寿正捧着一卷刚刚书写好的《三国志.魏志》,来回反复的朗读着,想要找出字句里的毛病。

魏国早亡,汉国朝堂上羊祜、苏愉、牵弘等人,都是前魏的旧臣,对魏国建安之后的变故甚为熟悉,能够给陈寿提供第一手的史料。

相比魏志,吴志陈寿已经开始书写,但由于东吴还存在,有些隐秘的事例,比如孙皓滥杀孙亮四子的经过,还无法得到证人的佐证,陈寿只能先放一放。

至于说最为重要、也是最难写的汉志,陈寿几次动笔又放下,这汉志的前半部分蜀汉志,他倒是颇有信心,毕竟,刘备、诸葛亮时代的事情,陈寿在天府学宫时就认真的学习过,而且也有姜维、罗宪等人帮着回忆。

但汉志的后半部分,特别是赵广沓中起兵以来的事略,陈寿虽然也经历了一段光荣的岁月,但那种如梦如幻,英雄无敌,血染沙场的场景,每每回想起来,都让陈寿感到激动万分。

“大将军,真天神也!”

“陈某有幸,与大将军一同征战于沓中,死而无憾矣!”

在后汉志的开篇,陈寿只写了这一句话,就搁笔再也写不下去了,他觉得再华丽的词语,也无法描述当年沓中孤军断后,千里转战又绝处逢生的境遇。

“也罢,待明日一早,某去一趟大将军府上,好好的问询一番。”陈寿揉了揉酸涨的眼睛,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

随着新汉统一步伐的加快,陈寿只觉得每天的时间不够用,这次赵广班师回来,陈寿已经预约了时间,要找赵大将军好好的叙一叙,力争把汉军征战冀州的具体经过了解个透,以便在撰写战例时更加生动,更有说服力。

董宏来的正是时候。

陈寿听到董宏来访,心中不禁一愣,这个部下平素里也没什么亲密的交往,怎么突然在晚上来看望自己。

等董宏进了书房,摒退左右向陈寿言及樊建、费氏等人谋划之事时,陈寿立时大惊失色。

刺杀大将军!

这帮人真是疯了。

他们难道不知道,汉国是靠谁建立起来的吗?他们还有没有脑子,没了赵广,本来奄奄一息的晋国、吴国都有可能反扑过来,还有北方穷凶极恶的胡虏,更是会把进攻的矛头直指向富庶的关中。

“来人,备车驾,往大将军府上。”陈寿冷声叫喝,拉着董宏急急上车,往长安城中赵广的大将军府邸驶去。

一路急如星火的陈寿,这时还不知道,赵广此时,正在调兵遣将,准备一举围歼费府的这些害群之马。

樊建等人,以常理来揣度有系统辅佐的赵广,只能是痴人说梦。

在回转长安的第一瞬间,赵广就敏锐的察觉到,长安城中风起云涌,似有暗潮涌动,这不是迷信,也不是神异,而是赵广多年征战累积起来的一种感觉。

随后,马融和陈寿几乎前后脚的来到,让赵广对整个事件的过程更加清楚,尤其是董宏的亲口陈述,更让樊建等人的小丑行径暴露于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