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九十五章 新版魏蜀吴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九十五章 新版魏蜀吴

作者:晶晶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0:08 来源:笔趣阁

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七月二十六日。

刚过而立之年的晋王世子司马炎在羊祜、裴秀、荀勖、石苞、向秀等魏国重臣的支持下,拜相国,同时,元帝曹奂袭封司马炎为晋王。

对于这些支持司马炎上位的将领、官员来说,司马昭之死虽然令人痛惜,但也不是没有预见,晋王世子司马炎在这半年来,已经开始接手处理朝政,只不过少了一个相国的名头罢了。

司马炎掌权之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颁布禁言令,也就是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再有传言司马昭被气死之事,立即抓捕,并视为通敌处死,全身抄没。

这其中,有一个看似不起眼、却是司马氏篡位佐证的事情,废帝齐王曹芳因行为不当,酒后失态被贬为昭陵县公,从诸侯王待遇降为一个县的地主。

皇帝、诸侯王、地主。

曹芳的地位急速下坠,这便是没有权力之后的下场,任人欺凌任人宰割。

可惜,刘禅现在还不知道曹芳这位难兄难弟的处境,要是知道了,也不知道他作何感想,会不会对被谯周画大饼一顿忽悠感到羞愤。

魏国朝堂在短暂的混乱之后,随着晋王司马炎的上位,又恢复了平静,一度掀起风浪的曹魏旧臣在又被杀了一批之后,只能再一次潜伏了下来,等待下一次机会。

有句话说的好,能留下来的,都是精英。

尽管司马昭、司马炎父子一次又一次清洗,但忠于曹魏的官员依然会有。

司马炎做的第二件事,是马上在朝堂议事,就关中战事如何解决进行讨论,经过一番的争执和朝议,魏国朝堂决定,派出使者往建业,与吴国进行和谈,并在军事上继续与吴军在江淮对峙。

同时,司马炎着手组建增援关中的援军,经过朝中众臣的商议,魏国更为年轻勇猛、更富有朝气的平虏护军、关内侯文鸯得到推荐,被任命为主将,其弟文虎为先锋,兖州从事马隆为后军,这支援军由关东的各地郡兵聚集而成,在洛阳作简单的整训之后,准备西进潼关增援关中。

被世人比喻为后三国最像赵云、曾一人单挑数千魏军的文鸯即将出场,赵广也将迎来鼎立关中最为强劲的对手。

——

新汉都城,临邛。

几乎在魏国朝堂动荡的同时,受赵广遣派,回蜀中报告喜讯的陈寿,经过一路的跋涉,再一次回到临邛。

已经等不及的刘谌、姜维、宗预、张绍等一干新汉朝廷大员,到城外三里的驿亭迎接,这般对立下大功的将领的重视,是刘禅一朝所没有过的。

陈寿风尘仆仆,这些天来,他东奔西走,甚是辛苦,先是到永安,联络罗宪,后又回到赵广军中,行军记录,现在又回转蜀中,路上的辛劳还是其次,心中的喜悦却是实实在在的。

“陛下,大将军,这是前将军亲自书写的战报!”陈寿刚到驿亭,知道刘谌、姜维等人着急,也不多说客气话,即拿出赵广给予的帛书递了上去。

刘谌和姜维一一看过,然后又递给伸长了脖子的宗预等人,让他们这些心念汉室复兴的官员过过眼瘾。

待在驿亭坐定,刘谌希翼的问道:“陈长史,我军北伐初战得胜,前将军可有留言,我军能否在关中立足下来?”

陈寿摇了摇头,答道:“回禀陛下,前将军只是让属下给陛下和大将军交待一句话,虽然关中艰难险阻重重,众多强敌环伺,他将与北伐的众将士一起,继续一往无前,一力担之,只希望留守蜀中的各位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姜维听到这里,不禁感叹一声,道:“元忠这是用行动来告诉我们,他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陛下,我们也不能无所作为,依维之见,成都的魏军只怕也得到了关中的消息,他们虽然不可能放弃巴蜀全部回援,但别遣一部很有可能,我们虽然兵力不逮,但我们距离葭萌关、阳安关的路途比魏军要更近,利用关隘、栈道的有利地势,层层阻挡滞缓魏军北上。”

“同时,命令后将军,临邛周围各部择机反攻,收复蜀中外围各县。再遣信使,速速将大好形势告知安南将军、永安将军,让他们从东、南两个方面,向魏军占领的蜀郡、江阳郡一带压迫过去,我倒要看看,这一次钟会怎么应对?”

姜维运筹帷幄,在放下了死守这个包袱之后,姜维的用兵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比如这一次,他就不再象以前那样,为了阻挡魏军回师而在关隘死守。

“陛下,除了大将军的部署之外,我大汉还可再遣使者,前往吴国游说,让吴主趁着魏国东西不能兼顾之机,从江淮北伐,以牵制魏国的机动力量。”宗预看罢赵广的帛书,想了一想,也跟着建言道。

刘谌点头道:“就让太仆蒋显再往吴国一趟,告诉吴主孙皓,唇亡齿寒,我大汉若是不存,他吴国也必将不保。”

刘谌神情严肃,沉声吩咐,虽然对不能立即收复成都感到有些失望,但形势正在一天天的好转,这也是他心中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杀妻杀儿之家仇,他刘谌必须报,不然枉为人夫人父。

复兴汉室的国仇,他刘谌也要报,不然枉做先帝之孙。

——

江东,吴国。

八月的都城建业,已经有了夏日炎炎的感觉。

去年(公元264年),年纪不过三十岁的吴主孙休暴病死亡,在经过一番传位的争夺之后,左典军万彧、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三个傻逼鉴于立幼主会导致朝政不稳,决定违背孙休的遗愿,推荐孙和的长子孙皓即位。

自此,吴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最为残暴的君主登场。万彧、濮阳兴和张布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这次推荐,既丧送了吴国,也让他们很快的身首异处。

当然,孙皓刚刚登位,表面的样子还是要做的,改元元兴之后,孙皓任命上大将军施绩、大将军丁奉为左右大司马,张布为骠骑将军,加侍中,并对诸位大臣班赏。

同时,在内政方面,孙皓又下令抚恤民众,开仓振贫、减省宫女、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吴国上下高兴万分,皆称赞孙皓为难得的明主。

军事方面,孙皓当然也想有所作为,去年年末,孙休刚死的时候,正逢蜀汉被魏国攻打,孙皓想趁火打劫一番。于是命令镇军大将军、益州牧陆抗率军攻蜀国巴东守将罗宪,但由于山高路远,罗宪坚守关隘很是顽强,吴军的攻坚能力又一贯不强,名将陆抗屡攻永安不下,只得先行退兵。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疑问,以陆抗的能力,不至于连罗宪的二千余蜀军都打不下来,一向主张联蜀抗魏的他是否真的出了全力,还有待商榷。

相比距离关中更近,消息更为灵通的魏国,吴国得到赵广兵出褒斜谷,占领扶风郡的消息要更晚一些,但也晚不到哪里去。

就在吴国就如何应对魏蜀新变局争执不下时,魏国和谈的使者到达建业,蜀汉派出的使者蒋显也几乎同时到达。

蒋显这是第二次出使吴国了,与去年第一次被羞辱相比,这一次,蒋显难得的意气风发,脸上也是一扫疲惫之态。

一场合纵连横的大戏,在魏、蜀、吴三国外交层面开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