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二百四十九章 贼将竟敢伤吾

函谷关上。

晋军一个个神情忐忑,不自觉的将目光投向城楼高处的守将身上。

守关之将唐彬一身铠甲战袍,手里紧握着桑木硬弓,身长八尺的他,在城头晋军将士中间显得异常高大。

唐彬也是晋朝的名人,其人文武双全,并非单纯的领军作战武将,他的父亲唐台当过魏国的泰山太守,唐彬本人擅长《易经》和教学,在乡里教授学生数百人。

晋代魏的这段过渡时期,唐彬正式举孝廉出仕,先后担任县功曹、主簿,在任上考绩相当的不错,被琅琊郡王司马伷发现,遂向司马炎作了推荐。

唐彬这一次出任新安县令,也是得到了司马家族的大力简拔。

弘农郡的情况,其实司马炎多多少少也清楚。

奋威将军胡奋因为胡芳被冷落的原因,这个便宜老丈人对司马家的忠诚度大幅跌落,要不是司马炎手里还扣着胡家的人,胡奋说不定转身要投奔汉国去了。

一想到胡芳,司马炎就不由得心里一软,这些天来,他虽然又在全国范围内选妃,但如胡芳这样另类性情活泼、惹人怜爱的一个没有。

刘弘也没有了当年同窗就读的热情,这能怪谁,要怪只怪刘弘,怎么相信了赵广这个大骗子。

司马炎在怨恨身边老人不给力的同时,开始将他看中的一个又一个年轻的官员、将领安排到重要的职位上。

唐彬的弘农郡新安县令就由此而来。

汉军将卒红与黑的洪流越来越近,唐彬的目光也越发的明亮。

于他来说,能够在新安令任上,与最为强大的敌人激战一次,是无上的光荣和骄傲。

唐彬已经开始想像,等年老返乡之后,在乡里的年轻学子面前,慨慨而谈今日之战,又是何等的壮怀激烈。

初上战场的唐彬斗志不减。

但他的身边,晋军将卒却不作此想,他们一个个神情变化不定,这些函谷关的将卒与汉军在潼关交战过多次,知晓面前冲过来的对手是何等的凶悍,要不是脚下这座青石雄关足够险峻,他们恨不得立马转身就跑。

一千步。

八百步。

五百步了。

城楼上,眺望报信的晋军斥候兵声音有些颤抖,汉军扑过来的声势如此的威猛,让他差一点扶不住城楼上的扶梯。

“大汉,万胜!”

“大汉,万胜!”

“大汉,万胜!”

程亥、姜平在前,姜琼、李柔指挥前军,薛季的身影也在撞车云梯箭塔的周围若隐若现,一排排身披厚重鳞甲的汉军步卒嘶喊着,汹涌而前。

锋利的长枪、锃亮的战刀、坚固的战甲、厚重的大盾,交织成一堵堵令人窒息的人形坚墙,向函谷关一步步的逼近。

汉军强攻关隘。

攻城器械方面,也是备足了辎重,发石机尖锐的嘶响从汉军前阵掠过,开始无差别的向函谷关城头砸落。

在空中石块的覆盖打击下,汉军将士带着必胜的信念,向着函谷关勇猛的推进,只片刻功夫,已然推进到距离关隘口不足百步之遥处。

“准备迎战!”

“放箭!”唐彬目光一凝,厉声大喝。

“嗖嗖嗖!”晋军弓箭兵居高临下,开始朝着冲过来的汉军队伍射击。

有胆子大的,将半截身子探出隘堵之外,瞄准了冲近的汉军将校射击,胆子小的,则躲在石堵后面,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举弓抛射,至于落下去会不会有战果,不是他们考虑的范围。

唐彬扫视关隘上守卒凌乱的样子,心中不禁叹息起来,他只是在胡奋、刘弘走后,临时授命指挥这一支四千余人的守关部队。

平素的训练如何?

现在临战时表现就是如何?

胡、刘二将带走的,肯定是军中最为可战的精兵,而留在函谷关的,就是些二线和三线的平庸之辈,这也是胡奋、刘弘放心的将队伍交到唐彬手里的原因。

这关隘要是守住了。

功劳有唐彬一份,也有胡奋、刘弘一份。

要是没守住,你看你这里可有四千人马,比我们两个三千人还多了一千,这责任当然由你唐彬来担负。

空降官员的不利,就是手头没有足够的力量。唐彬这一回,结结实实的被胡奋、刘弘两个老油条给教育了一回。

当然,如果给唐彬足够的时间,整编这四千晋军也有可能,但事实是,汉军的突然东进,打乱了司马炎和唐彬的全部计划。

关隘下。

汉军先登冒着箭雨冲锋,在付出了数百人伤亡的代价后,终于接近了函谷关青石城墙下。

“结盾!”

“撞车,快快,抬上来!”

“云梯,快抬到这边!”

程亥手提花背开山大斧,大叫着指挥麾下的健儿跟随自己冲阵,程亥的脱颖而出一下吸引了唐彬的注意力。

唐彬眼神凌厉,将手中的桑木弓平端,双臂使劲的一发力,弓弦在力量的作用下,发出清脆的弦响,一支铁制箭头、桑木箭杆的利矢已经搭上了弓弦。

程亥的身影不停的移动,在唐彬的面前忽而突显,忽而又消失,程亥根本不知道,他已经被关隘上的敌将给盯上了。

“嗖!”唐彬右手一松,利矢破风而出。

程亥刚刚将一架云梯扯过来,正准备竖起靠在关隘石墙上,忽然间感到头皮一麻,紧接着一股巨力从他的额头传来。

唐彬的箭矢从程亥的前额稍高点的地方掠过,箭杆擦过头皮的地方立时火辣辣的疼痛袭来,程亥惊呼一声连忙低头闪开,待用手摸去,额头处已是鲜血淋漓一片。

“贼将,竟敢伤吾!”程亥勃然大怒,开山大斧沉重,适合在近战中大开大阖拼杀,像这样远距离的对射,程亥只能被动挨打。

一声怒喝之后,程亥顾不得伤势,一手擒斧,一手扶梯,沿着云梯向上攀登。

在他的左右,已经各有五、六架的云梯靠在呈七十度左右的石墙上面,冲在最前面的姜平,借着唐彬将注意力放在程亥这边的机会,已经带着二名老卒杀上了关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赵广这一次攻打函谷关,也是尽出全力,薛季的前军,几乎聚集了汉军中最为精锐的将士,他们中间的每一个人,单独拿出来的话,都足够在晋军中担任队率、都伯一级的军官。

姜平扑上关隘。

唐彬那边还没来得及为一箭失手而感叹,关隘上已是险象环生,五、六个晋军士兵围着姜平,也一时取之不下。

打这等肉搏近战,经验最为重要。

姜平是打老了仗的人,跟着姜维没少打险仗、恶仗。姜维用兵并不像诸葛亮那样四平八稳,事事料敌于先,而往往追求行险出奇,这或许是和他降将的身份、所处的地位有关。

奇兵这事情,要是打赢了,那是没话说。

但要是输了,或者中计被围了,那就是灭顶之灾。

姜平也有三、四次被魏军围住的记录,好在他这人眼力不错,紧紧的跟在姜维的左右,才始一直保命到现在。

这一回,与程亥赌了一把的姜平先登上函谷关,程亥却还在云梯上爬着,已经稍胜一阵的姜平只要在接下来守住隘口,他就稳赢了这一次。

姜平心态上一保守。

问题就显出了出来,他要是一上关隘,就不顾一切的猛打猛冲,晋军在惊惶中不及去想汉军追杀上来的有多少人,只能转身逃窜。

而姜平这一停顿,则让晋军缓过了劲来。

唐彬瞧的真切,立即弃了程亥这一边,朝着姜平杀了过去。

只要取了这汉军先登老卒的性命,这一波攻势就能压制下去,否则的话,汉军气势越盛,这关隘就越发难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