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三百八十二章 祖逖和刘琨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三百八十二章 祖逖和刘琨

作者:晶晶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0:08 来源:笔趣阁

石勒、汲桑向野王猛攻过来。

魏容得到程亥急报,连忙从河东郡一带抽调兵卒驻守野王城,同时,亲率七千将卒去接应程亥所部,汉、赵两军在河内郡一场混战,杀得尘烟四散,各自死伤无数。

胡骑胜在适应寒冷的天气,汉军赢在铠甲和武器上不小的优势,一番交手之后,魏容、石勒两人算是打了一个平手。

在付出了四千人伤亡的代价后,魏容将程亥从重围中解救了出来,这位三板斧猛将在刘灵阵中一阵猛冲猛打,效果倒是不差,但问题是人力终有限,程亥苦战半天后,终于无奈发现,自己没力气了。

撤退!

一路朝着野王和沁水方向撤退的程亥运气还算不错,石勒选择在了更为靠近黄河渡口的南线,而北线的汉赵军主要是汲桑的盗寇流民军,这些无纪律的杂兵战斗力弱得可以,目前来说只能充当摇旗呐喊和填壕的份。

当然,这些盗寇、流民在经过了战事的积累后,会逐渐成长起来,如果他们还活着的话,最后成为一名合格或者优秀的士兵。

用实战来锻炼队伍。

用生命来提升能力。

这是古往今来统兵作战最为快捷的军队训练方式。

十一月六日,刘渊率部占领孟津渡口北岸,与南岸的汉军形成隔河对峙,两军营垒连绵,就如同一朵朵飘浮在天空中的白云一般。

洛阳城。

赵广、羊祜、杜预三巨头聚拢到了一处。

如今的汉国,已经不是当初赵广一个人打拼的时候了,羊祜、杜预在经历了一段适应期之后,已经正式的把自己当作了汉国的重要一员。

其实,不只是他们两个,最早在江油关投降的牵弘,还有最近刚刚逃出开封城的牵秀,也都把仕途的希望、家族的复兴绑在了新汉这驾马车上。

刘渊的这次奔袭,让汉国上下惊出一身冷汗,幸好的是,赵广在开封城下留了一手,没有将主力部队悉数投入到人命绞肉机攻城战中。

“大将军,刘渊这一次南侵的时机抓的很准,我看他身边有能人在出谋划策,我们必须要小心了。”杜预皱着眉头,抚了下脖颈处的酸痛处,说道。

杜预本来在长安一带休整,在听到北方诸胡入侵之后,立即乘船沿渭水东下,也正因为他的及时赶到,才让魏容有精力防守更为重要的野王城。

保住野王,也就保住了河东,而河东郡的后面,则是汉国最为核心的区域,都城长安所在的关中。

“刘渊身边有人,我赵广身畔能人更多,元凯,我们去北参军司瞧瞧,马融手底下那些热血少年郎想出了什么好办法。”赵广哈哈一笑,对杜预自信的笑道。

诸胡侵袭幽、冀两州,后果十分严重,许多世代居住在北方的大族不堪被胡虏压迫,纷纷举家南奔。

马融的北参军司这段时间发展迅速,一个又一个的干吏、人才争相来投,让一直叫嚷身边缺人的马融喜笑颜开。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北参军司原先的参谋,杜模、周巨、韦皋等人早已外放,担当一郡太守或长史,最有潜力的杜模更是青云直上,单独承担起了攻取开封城的总参谋职务。

如今跟在马融身后的,是祖纳、郭正、刘舆等新近加入的谋士,祖纳、郭正投奔汉国的时间已经三、四年,对参军司各项事务运转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相比而言,刘舆刚刚南投,还处于了解熟悉阶段。

刘舆是中山刘氏后人,中山刘即以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为祖的家族,蜀汉昭烈帝刘备就是刘胜之后,换句话说,刘舆和刘备是同一个老祖宗。

此番胡虏南侵,中山一带的大族也被波及,刘舆带着弟弟刘琨南奔,他们本想着投奔晋国司马炎那里,但临到黄河边上时,却突然听得司马炎驾崩了。

晋国没什么希望了。

刘舆当机立断,立即决定改投长安汉国。

在苦思一阵后,刘舆终于想起,他的好友祖纳已经在汉国参军司任职了。

有祖纳的引见,马融一番考核之后,即将刘舆这个干才纳入到参军司中。

刘舆这个人历史上虽然也有记载,但真正闻名天下、让汉人称道的却是其弟弟刘琨。

刘琨,字越石。是中山魏昌人,相当于现在的河北无极县一带,工以诗赋,少有文名。在历史书上,但凡提到祖逊,就会跟着提及刘琨的名字。

祖逊、刘琨,在那个五胡乱华的至暗时代,他们是汉人中的两颗最为明亮的晨星,相比祖逊,坚守晋阳九载,孤独的带着汉人抵抗胡虏的刘琨同样值得尊敬。

赵广在翻阅来投士子名册时,看到刘琨之名,就禁不住心潮起伏。只是后来在看到刘琨只有八岁时,才始按耐住想要见一见名人的冲动。

祖逖投奔汉国时八岁,刘琨现在也是八岁,难不成这些个大汉英豪都要有八岁磨难的关口。

洛阳城北,金墉城旧宫,北参军司议事厅内,挤满了年轻的汉国参军司官员。

“胡虏欺吾大汉无人乎?”

“大将军一声征召,某必领军击胡,不破胡虏绝不收兵?”刘渊匈奴诸胡南侵,马融手底下的一群年轻参谋议论纷纷,求战心切。

在众参谋的后面,祖逖也混在这一群人中间,已经满了十二岁的他,身躯和成年的男子无异,只是脸上还带着几分的稚气。

在祖逖的身旁,还有一个矮了一头、方面大耳的锦袍少年郎踮着脚,伸长了脖子想要挤到前面去。

刘琨投奔汉国之后,与祖逖相交莫逆。

两人均是年少成名,诗赋武艺均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再加上心中抱负也有同鸣,马上便引为了知已好友。

“越石,你且看好了,这一次汉胡大战,我祖士稚必向恩师请令,渡河击胡,不破不归。”祖逖挺了挺壮实的胸膛,眼眸中掠过阵阵杀气。

他已经学习了四年,也等了四年,而接下来,他要在实战中磨炼自己,提升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