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二百三十二章 扬州兵团

汉末之龙起荆襄 二百三十二章 扬州兵团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6 13:11:31 来源:笔趣阁

“二公子,这是目前的规划,您看一下!”

毗陵县的袁敏过来了,同时带来了他对毗陵县考察之后,对于毗陵县的整体规划。其中两个湖泊已经与震泽相连,袁敏的计划是再造两个蓄水池。

蓄水池也就是后世的水库概念,这是袁敏受到刘琮的影响下开始有了这个理念,同时袁敏对于河流进行分流,加固,挖宽。

“水库你不要着急,先处理河道,水库涉及的东西太多,还需要一些条件,这个暂时押后,挖宽河道和引流抓紧落实,不要影响了农业!”

袁敏的水库和之前长沙的水库是两码事,长沙郡的水库,主要是在低洼地带挖湖,袁敏提出来的水库是位于高地修建,他想按照刘琮的设想建立起一套引水灌溉的系统。

但是没有那么容易,资金消耗量太大,目前不太适合,如果是明年的话,刘琮是可以考虑,路还是要一步一步来。

“如果只是拓宽河道的话,不会影响农业,百姓还有些闲余时间!”

“你可以适当的发展渔业,前提是不能影响农业,粮食是基础,水库的设想很好,但是目前资金,青壮等各方面原因,暂时不能实行,等明后年再考虑这个事!”

刘琮引导道,毗陵县境内有射阳湖,有滆湖等,可以适当的发展渔业,毕竟鱼类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适合人体需求。

“二公子,还是有问题,有百姓反应有水贼,毗陵县并没有军士,是否可学习襄阳改革,设立城卫军,只需要五百城卫军,敏有信心剿灭之!”

袁敏本来就武艺出众,刘琮也在考虑袁敏的提议,将襄阳的那套改革拿到毗陵县来,适不适合,会不会引起世家的反对。

还有一点是刘琮一直在考虑的,要不要文武分家,在汉朝文武是不分家的,周亚夫即做过大将军也做过太尉,也做过丞相。

到汉末也是一样,如黄琬便出任过太尉,黄琬严格说是文臣,但是统兵剿匪过,卢植也是如此。

“我先和军师商量一下,军师马上也会抵达吴县了。”

在广陵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之后,荀攸也要返回吴县,毕竟荀攸是名义上的二把手,扬州别驾。

如今已经快到五月了,中原是打打停停,也是为了农业,诸侯都有默契,刘琮也准备返回一趟襄阳,毕竟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自己在襄阳才能处理。

不过回襄阳之前,刘琮要对扬州的军队进行重新整编,主要是确认为各部的编号,为了日后方便统一安排。荀攸在袁敏返回毗陵县之后,也终于是抵达了吴县。

“军师,辛苦你了!”

“分内之事,目前文达麾下已经扩充一团三营的兵力,我将自身麾下的两营军师调拨给了文达,目前广陵与江都一共是两团兵力!广陵城内有足够半年的粮草,即便袁术来攻,以文达的能力,固守问题不大!”

荀攸自身麾下的兵力不到一个团,刘琮决定将高宠调给荀攸,并且将调两营入荀攸麾下,继续满编一个团。

“军师,这是我的构想,我将扬州设为四大兵团,高宠为第一兵团的第一团,第二团由黄忠将军负责,第三团由文聘负责,第四团由朱桓负责!第五团由太史慈负责!第一兵团的总负责人由我负责!

第二兵团,第一团李严,第二团蒋琬,第三团贺齐,第四团虞翻!第五团祖郎!从丹阳郡调入!第二兵团的总负责人由军师负责!

第三兵团,第一团刘勋,第二团庞季,第三团苏飞,第四团霍笃,第五团,第六团邓方!第三兵团的总负责人庞季!

第四兵团,第一团,第七团黄祖,第二团陈龙,第三团杜袭,第四团张硕!第五团,第六团刘辅!兵团总负责人黄祖!”

刘琮也是思虑了很久,目前来说,团部往上,除了黄忠,黄祖,其他人都还不够资格,但是又不太符合刘琮的设想,这才进行了调整。

其中黄忠和文聘都在组建第二团,这些建制将是刘琮日后北伐的组成,即便如黄忠等人成为旅部,依然是在兵团下指挥。

目前的压力依然是非常大,粮草有极大的压力,好在豫章不仅能保证第四兵团的粮草,还能往外供应。

但是盔甲,武器依然会有缺少,所以黄忠等虽然组建第二团,但是非常慢,主要还是考虑粮草以及兵器的问题。

“其次,各兵团在平时除了操练,也要屯田,尽量降低军费的支持,扬州要支撑这么的大的军费支出是不容易的!”

刘琮为了扬州的发展,已经从小金库调拨了一亿钱出来了,这边三五百万钱,那边补贴的一两百万钱,不知不觉就补贴了这么多了。

“李通和诸葛瑾的怎么安排?”

荀攸问道。

“李通麾下两团为独立兵团,由我直接统辖,诸葛瑾为扬州建设兵团,同样是由负责统辖指挥!”

刘琮说道,目前刘琮的常规部队极多,但是战力反而降低了,首先是武器盔甲不够,其次不少是山越以及刘瑶的降兵,这些人的操练还远远不够。

其次是要考虑以后的战损以及未来各地依然会要有驻军,说白了是为战争准备,刘琮用大量的金钱支撑着。此次准备回襄阳还是要安排粮草的事情!

“曲阿开始将原先刘瑶军的铠甲,武器重铸,大概需要3-6个月的时间,预计可得一万套武器铠甲!能缓解我军的不足!”

荀攸知道刘琮的担忧,夏收完成之后,压力将缓解不少,毕竟吴郡,豫章都是产粮之地,秋收之后,基本就能保证这样的建制运行了。

“军师,琮可能要回襄阳一趟,襄阳的军制也应该和扬州一样,开始做具体的划分!其次是襄阳来了一位大才,父亲未必喜欢,但是我很看重,武威贾诩!”

刘琮返回襄阳,一是回去建议军制继续改革的事情,二便是为了这位毒士,刘琮对于他还是比较欣赏的。

“贾文和?武威贾家?”

贾诩可不是寒门,标准的豪门大族,往上四代,那都是千石大员!先祖是西汉贾谊,贾诩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被举孝廉了。

“襄阳不太适合他,他更适合来扬州!”

刘琮说道,襄阳世家很多了,贾家放在襄阳也浪费了,吴郡虽然有不少豪族世家,但是根基比襄阳的就低了许多。

后世的江东四大家族,目前除了顾家和陆家,其他两家还差远了,况且扬州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哦,侯爷因为董卓的缘故不喜欢贾文和?”

“倒也不是,贾诩去见过父亲,贾诩性格相对圆滑,您知道父亲的性格,父亲更喜欢淳淳君子类型!”

贾诩见人就说三分话,刘表自然不喜欢这种性格,刘表年轻时候就锋芒毕露,为人更是有话直说,随着年龄大了之后才慢慢的世故起来。但是他还是喜欢性格直的人。

“能在董卓麾下的人,哪一个不是圆滑之人,何况贾诩这类人,不过贾家是儒学世家,能培养出一个这样的人也是算比较例外的!”

贾诩在此时已经是小有名气,毕竟家世底蕴,加上自身能力,即便是在怎么隐藏,还是会被一些人察觉。更何况有当时名士言其有张良,陈平的本事!

刘琮准备调江东的一些家族前往其他地方,如南海郡,通过引入一些家族,调出一些家族,使得世家的势力下降,这样刘琮才能更好的推动改革。

“主公可放心回襄阳,不过我估计徐州的战事很快就会有结果,徐州世家摇摆不定,刘备虽然略有薄名,但是根基不深,自身实力有限!

曹操与袁术相争,估计首先遭殃的便是刘备,孙策自从上次败于我军之手,用兵能力强了许多,袁术在其帮助下,徐州战场是节节胜利!”

刘琮也是一笑,现实往往就这么残酷,两强相争,首先倒霉的或许是一些无辜且实力弱小的人!

袁术与曹操相争,却在刘备的地盘上争斗,实际上两方都有吞并刘备的想法,只是都在找机会,找理由。徐州的家族见到刘备这种情况,更不可能全力帮助刘备,反而有可能捅他刀子!

“琮明白了!”

“主公,差点忘记了,给您引荐一个人!”

荀攸亲自到帐外拉了一个人进来。

“主公,此人是陈矫,陈季弼!广陵人,学识才能皆是上上之选!”

刘琮打量了一下陈矫,面容沉稳,举止有度!刘琮没有了刚来这个时代见到大拿就兴奋的样了。

“陈矫,我听陈应提起过你,听说你胆略过人,目前吴郡你有何看法?”

“将军治理扬州,我也有所听闻,但是矫只是听说,并未实地勘察过,因此不便随意发表看法!”

陈矫也还年轻,才二十多,刘琮听了之后颇为欣赏,是一个干实事的,不是一上来就夸夸而谈。

“目前吴郡有不少犯人急需审理,听说你对律法也颇为精通,军师安排将此事由陈矫负责!待我从襄阳返回之后,希望能看到你的功绩!军师,有些律法你和季弼说一下!”

“诺!”

“谢将军,必不负将军期望!”

刘琮虽然请杜畿前来,但是一直还未到襄阳,吴郡积累了不少案件需要一个懂律法的进行处理,荀攸虽然也懂,但是公务繁忙,也不适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