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二百四十章 货币问题

汉末之龙起荆襄 二百四十章 货币问题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6 13:11:31 来源:笔趣阁

贾诩的到来使得刘琮的结构更为合理,之前刘琮重用了不少年轻人,如蒋琬等,但是他们都过于年轻,缺乏足够的资历和声望来服众。

贾诩不一样,贾谊后人,贾家又是儒家世家,他的到来能让许多儒家打消疑虑,虽然贾家是最不像儒家的儒家世家。

贾家先祖贾谊便不是普通的儒家,贾谊吸收了大量的法家,道家理论形成独一派的儒家体系,作为贾谊的后人,同样经常吸收其他学派的理论。

刘琮也算是挖了曹老板的两大谋士,荀攸和贾诩都善于军略,算无遗策!但是不代表着两人就不懂地方治理,只是曹老板麾下人才济济,有荀彧这样的王佐之才!

又有大量善于治理地方的人杰,如钟繇等!这才不需要用到他们去治理地方,专心为其出谋划策即可!刘琮思虑一下,不知不觉,自己已经挖了不少曹老板的人,如颍川的人才,赵俨,杜袭等!

东汉人才最多的地方便是南阳,颍川以及汝南!这三郡可谓东汉最强的三个郡,中原战乱,颍川以及汝南因为中原战乱,大量人才开始南迁!

刘琮不过是把握住了,将这些人成功的留在了荆州!当然有些是主动争取的,如荀家叔侄,荀衍,荀攸!

但是刘琮也在考虑其他事情了,目前自己培养且能力不错的,如廖淳,刘颌,俞照,胡铁等,都表现的不错!赵正,王杰在部队也表现出能力,他们都还不到二十。

寒门之中,如陈到,魏延,辅匡,李严,傅彤等人表现也很好,蒋钦,董袭等已经独当一面,不过寒门主要还是在军中。

宗室之中,刘晔的能力自然不必说,刘磐,刘虎深根于军队,刘涣,刘望之,刘勋,刘偕算是有一些才能之士。更有刘洪,刘熙这种宗室元老!

刘琮就是担心世家势力太大,不管是那个年代,如何做到平衡才是关键!刘琮在初期,世家势大,刘琮只能是尽可能联合世家,待刘琮培养的人起来之后,刘琮便可逐渐不那么需要世家,那时候策略可改!

“典韦,你在襄阳这段时间,对于赋税有什么感觉?特别是渔税!”

刘琮问道。

“还行,我家住在中卢,很少捕鱼!”

刘琮也是无语,发现自己想多了,典韦这憨憨怎么会关注这些,渔税!即海租!凡是产自江河湖海的鱼虾,捕捞多少,那都是要交税的!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税收!

齐桓公凭借鱼盐之利成就齐国霸业,西汉吴王刘濞凭借鱼盐铜山之利造反!可知道渔税在税收之中的重要性。

刘琮一边走,一边看,太湖依然是好风光,刘琮站在湖边观看,渔税固然可观,但是有局限性,便是涉及到重复收税!

当这些江河湖海所产的鱼虾等到市场上贩卖,又要交市税!这两块都属于皇家管理,汉代皇室的用度,主要取自“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所入”,都是都归少府管理。

大司农主要管理田地,人口之赋税,因此,汉朝有一个现象,皇家收入比国库收入都高,东汉后期(黄巾之乱前)每年国库收入约六十多万万的收入,也就是六十多亿钱!但是少府收入能达到一百多亿钱!

刘琮要考虑的便是如何合理的收税,贾诩来扬州的官职便是扬州牧少府,州牧府少府便负责这些事情。

如何在保证官府有足够的收入下,减少对百姓的赋税,汉朝的赋税由于生产力原因,不算低!算上世家豪族的剥削,压迫是非常大的!

刘琮要做的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生产力,但是这个已经提高了不少,也不可能一下就都提高起来,毕竟一些工具生产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二是如何合理的改革赋税制度,一味的降低是肯定不行的,目前的赋税实际上是在增加的,盐铁茶类专营,对一些商品如花生油,茶油,棉织品等征收了商品税。

“文和先生,有事吗?”

“主公,这是目前整理的情况,此事已经和公达确认了,确实依然存在!按照主公的要求,这项费用是不该继续存在的!”

刘琮看了看贾诩递过来的公文,各郡县依然在收取“献费”,所谓“献费”,就是成年百姓每人献给宫廷的费用,每年六十三钱!

这对百姓是一个负担,如今确实不应该收取了,不过刘琮没有权利来决定这个事情,刘琮沉吟了一下。

“文和,你组织一下文字,以我的名义送到父亲那边,让父亲处理!”

这种事情不仅刘琮没权利,刘表在这事上也要小心处置,刘表如果不重名声到也无所谓,不过以刘表重名声的想法必然会派人去长安提出此事。

贾诩听了之后去执行了,这种事情是刘琮在推动,肯定不是说取消就马上取消,即便刘琮有这个权利也要和其他人议论才会下这个决定。

“公子,顾太守过来了!

“快请!”

“二公子,您的规划雍已经看过了,耗费颇大,而且会有一些难度!”

刘琮对吴县重新规划,采取外圆内方的设计,为以后考虑,同时对城外的农田做好规划,住宅区和农田井然有序。并且使得道路更加宽广,而且增加了许多小道供百姓行走。

玻璃厂已经在吴县选址,因为玻璃运输麻烦,玻璃目前又属于贵重物品,能消费的起玻璃的都是有钱大户人家,吴县大户人家最多,当然选址在吴县。

既然有相对应的手工厂,那么交通肯定要跟上去,刘琮必然要对此做规划,而且未来不仅仅是有玻璃厂,三五年后还会有其他工厂,必须要超前规划。

“先不考虑的钱的问题,说说有哪些难度?”

“二公子,其一是田地的问题,田有等级分类,如果按照您的分类,那么良田和其他都会并在一起,必然有许多人不愿意!

其二,房屋问题,重新修建房屋百姓可能乐意,但是没有钱,百姓肯定是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修建房屋,这又该如何解决?

其三,规划的道路似乎太宽了,占用了不少农田,甚至会有不少百姓反对,其次小道虽然有许多百姓欢迎,但是必然遭到一些世家豪族的反对!这些小道都会占用到他们的土地,肯定是不愿意的。”

“这样,先去收集,规划!至于钱的事情,琮会安排好!道路宽是必然的,未来吴县必然会有大的发展,不过还请元叹保密!琮担心世家豪族囤积土地这才没有将许多公布!

在城南,造纸坊已经完成,这能带动多少经济效益,元叹自然清楚!位于城东的玻璃工坊以及家具工坊将建立,玻璃必然引起大户人家的追捧,没有足够宽的道路,日后怕是不够用!

还有数个工坊都在琮的规划之中,这些都能极大的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规划是有必要的,同时要保证这些不影响到农业生产!”

刘琮说完了之后,顾雍陷入了沉思,没想到这位二公子已经完成了一些布局操作,不仅仅这些,制冰工坊也已经让自己阿姐派人过来,这边是要与朱家,张家等合作,预计也是在城南。

日后还有如化肥工坊,种子培育试验工坊,包括试验用田都会在这边,印刷工坊以及渔船制造工坊,养殖基地。

吴郡良好的消费基础以及交通必然会让刘琮放许多精力在这边,有的时候是消费力绝对了地方发展,刘琮将玻璃厂放到丹阳郡,但是丹阳消费能力有限,显然是不合适的。

“雍尽力!”

顾雍听了之后,难度很大,但是他也清楚,不能因为有难度就不做,如果只是做一些没有难度的事情,那又如何体现下属的能力。

“元叹,此事规划为五年,因此无需过于着急,先派人勘探,走访,调查,看看百姓的意见,这些家族的意见!

兑换钱币的事情,元叹尽管放手,告诉他们,谁要在此事上闹事,杀无赦!到时候不要怪刘某人的刀过于锋利!”

刘琮嘱咐道,工坊是工厂的前身,如何将手工作坊变成工厂,中间或许需要许多年的发展,但是先规划!

钱币兑换,即扬州所有的调钱按照重量兑换成荆州生产的五铢钱,但是这中间必然会影响到一些世家的利益,在这个事情上,刘琮可就不是温柔处理!

原先的货币,由于大小重量问题,因此在兑换上经常出现很大的差价,这种差价便是世家豪族挣钱的手段。

如一金万钱,这是官府的兑换标准,而世家豪族垄断兑换,老百姓在官府兑换不到,只能在民间兑换,一金便只能兑换到6000钱左右!

刘琮统一之后,按照荆州的标准,统一兑换,私下兑换是被官府禁止,任何人都可以到官府兑换,而且五铢钱含铜量足重,能取信于民!关于货币方面,这点刘琮是不会做任何妥协的,货币对一个国家太过于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