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二百五十一章 没钱

汉末之龙起荆襄 二百五十一章 没钱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6 13:11:31 来源:笔趣阁

朝堂的沉默,让在座的都有些清醒的认识,再好的政治谋略,再好的计策,那都有一个前提,得有实力。

刘艾提出的问题让天子和杨彪等人很头疼,不过刘艾却提出了一个办法,这在他看来是一个办法。

“公主府不着急修,但是去迎接公主回朝所需的服饰,首饰,马车等可让镇南将军提供,朝廷则筹措未来公主出嫁的嫁妆,如果少府钱不够,在座的都是大汉忠臣,都尽绵薄之力!老夫愿捐一百金!”

刘艾说完看了看四周,杨彪欲言又止,而王子服等人率先反对。

“微臣家里着实拿不出钱了,这两年关中一直收成不好,微臣家里一直都是喝着米粥,今年的俸禄都还有三个月都没发,哪里来的钱!”

王子服哭穷道,刘协叹了一口气,要是这些世家真的愿意支援,大汉哪里会走到如此的局势。

“长水校尉说的是,微臣家里每日都是省吃俭用,现在都和普通百姓一样,一日两餐,哪里还有钱!”

朝臣一个一个的哭穷,瞬间成了比惨大会,董承出来咳嗽一声,说道。

“这是宗正的提议,算不得数,你们吵什么吵,都安静!朝堂之上,成何体统!杨公执掌朝政,就请杨公拿出一个万全之计!”

董承如今在朝廷有一定的权势,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朝廷瞬间就安静了,大家都看向杨彪,董承和杨彪本来就不是一伙的,有困难的事情,自然要让对手来背锅。

杨彪也是苦恼,其实杨彪哪里不清楚,征召郑玄,刘洪?难道没有征召过,这两人以年事已高多次不应征,难道这次就会应征?

之前杨彪所提不过试一试,也算是缓兵之计!刘景升愿意送还公主便好,不愿意再想下一步,至于费用,要什么费用,如今天子都过的困难,还讲究这么多?

不过这些话不能说,刘艾是皇族,他们考虑的是礼仪,真以为他们在乎谁当皇帝,只要还是皇族就可以了。之前袁绍在河北希望立刘虞当皇帝,他们这群大汉皇族不少人还很支持。

“宗正,先考虑接回公主,其他再从长计议,毕竟朝廷的情况确实比较困难,至于迎接公主所需的费用,可以按照宗正所说,由楚侯负责!”

刘艾看了看,便答应道,刘艾并非是傻,他提出的这些只是希望天子不要忘记了皇家礼仪,同时在提醒天子,不能完全依赖杨彪等人。

这些人才不傻,黄巾之乱看起来是因为汉灵帝解除了党锢,汉末三杰给力,实际上大家都很明白,那是因为汉灵帝手中有钱,有钱才能平定叛乱。

其实汉末和明末有些相似,都是边境叛乱,都是农民起义,都是内忧外患,汉灵帝随时能拿出钱来出兵平定农民起义,崇祯求爷爷告奶奶都没钱!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气节!汉朝的气节是所有朝代都无法比拟的!面对外族,宁肯战死,几乎没有人愿意当叛徒,更别说跪着生。这也是汉朝军队在面对外族能表现出超强战力的原因之一。

东汉近两百年,除了少数自己自立为王的叛徒,没有人投降过外族,汉灵帝期间,几乎是西北,东北,西南都有外族叛乱,东汉朝廷大臣世家皇族功勋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打!哪怕把国家打穷了也要打!

这一点也是后世许多朝代无法比拟的,宋朝和明朝说是外族灭了,实际上是数以千万计的汉奸当走狗将明宋灭了。

“蔡伯喈请求返回襄阳,陛下,老臣以为不可!蔡中郎当留在长安,为朝廷效力!”

“陛下,微臣也赞同,蔡伯喈名满天下,太学应当重开,正需要蔡伯喈这样的博学多才的天下名士来负责!”

讨论完公主,自然要讨论蔡伯喈,太学?长安哪有什么太学,太学属于朝廷支出项目,就是全靠朝廷拨款,如今的朝廷哪里有钱。

昔日洛阳太学这群人来襄阳一是因为刘表等人,二便是刘表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援这些学子,支持他们读书!安顿学子,置办书籍,哪个不用钱?刘表设置了一堆官职,那是要发俸禄的!

如五经授业,五经博士等,朝廷如果要重开太学,起码要增加几十个官职,置办书籍,修学院,安顿学子,开销并非小数。

刘表收学子,收名士修书,并没有获得实质的好处,如郑玄,刘洪,司马徽等人,除了支援他们,并没有让他们在政治上出谋划策或者治理地方。

当然,虚的还是很多,如郑玄有这么多学生,不少学生出仕还是对刘表很有帮助的,但是开销大啊。

以郑玄为例,他的学生大多数由刘表安顿,修缮房屋,安顿住宿,这是一笔费用,每个月每个学子有两斛粮食的补贴,这又是一项费用。

书籍以及纸张的提供,这又是一项费用,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成本,说白了就是钱!荆州目前学子近万,支出可想而知。

世家也清楚,一开始世家都看好袁术,袁绍,因为名声和钱!汝南是袁家发家之地,汝南在黄巾之乱前,是东汉最富硕的郡。

河北之地也是一样,属于东汉名列前茅的富硕之地,荆州属于后来居上,南阳也算是富硕之地。

不过杨彪的言论引得不少人赞同,刘协也有留蔡邕在长安的想法,毕竟皇帝需要有更多自己的人来掌控朝廷,蔡邕与刘协又有师生之谊。

“报!紧急军情!武关大批骑兵出关,已经抵达上雒县!”

刘表既然派了蔡邕来长安,必然有后手,岂是你们想留就能留的,蔡邕年事已高,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他留在襄阳对荆州是有好处的。

“具体多少人?刘表想干什么?”

杨彪立马问道,他有些愤怒,未曾想刘表如此明目张胆。

“具体在一万五千人左右,根据斥候的消息,武关荆州守军说蓝田出现大量娥贼!他们过来剿匪的!”

杨彪听了汇报之后一愣,娥贼?娥你妹!关中哪里有黄巾,要有也是在你荆州,这心思昭然若揭了,如今朱儁在外出征,实在不宜与荆州交战,而且今年这边收成很差,根本没资本打!

“杨公,还是让蔡中郎回襄阳吧!毕竟他一家老小都在襄阳,难道您要让他背一个不忠不义不孝的名声?”

李儒出声说道,算是给大家一个台阶下。

“老师年事已高,就让老师在襄阳养老吧!”

杨彪只能点头称是,刘协就在刚才也明白了为什么蔡邕说刘表是汉臣,并没有回答他是忠臣还是奸臣的原因了。

朝议之后,刘协将蔡邕请了过来,说了朝议结果,顺便准备送一送自己的老师,虽然说师生关系很亲密,但是如今蔡邕很明显更希望完成《汉记》。

这是数代人的心血,《汉记》后世又称《东观汉记》,因其在南宫的东观编撰,因此后世称之为《东观汉记》,此书历经数朝,数代人,由班固,贾逵,刘珍,崔寔,边韶,卢植,蔡邕,杨赐等数十人编撰完成。

《东观汉记》是记录汉光武帝到汉灵帝时期的史书著作,编撰的都是当时最杰出的名士,如崔寔,著有《四民月令》,是一本农学著作。

杨赐是杨彪的父亲,曾出任太尉!边韶以写文章而出名,边让就是其后辈族人,边韶当时任太中大夫,学生有数百人。

这也是曹操杀边家导致曹操在兖州遭到叛乱的原因之一,这些人施恩少则数十年,多则上百年,汉朝讲究恩怨分明!

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生死则置之度外!这也是刘琮很小心的原因,真要想靠杀?想多了,汉朝名士大多真不怕死,除非是假名士。

东汉名士和魏晋名士区别很大,非常大!魏晋名士那都是吹,几乎贪生怕死,因为不怕死的都被司马家杀了。

东汉名士分为三种,最出名的属于党锢名士!其次是清流,这群人天天清议,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樊英,许劭等为代表。

如东汉的樊英,这家伙少年的时候就很有名气,名著海内!汉安帝多次征召,他压根就不理会,最后安帝下死命令,就是绑也要绑到京都来,樊英去了京都之后,立马装病!

汉安帝也无可奈何,越发的用更高的利益,官职给到他,最后发现其才能平平无奇,时人谈他的时候说“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便出自他。清议名士大多才能有限。

还有一种是务实派,就是积极面对问题我也不搞党争和清谈,积极面对,解决问题,想办法处理这类问题,这类人才能暴强!以蔡邕的老师胡广,杨震,黄琼等人为代表。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典故便出自杨震,杨彪是杨震的曾孙,胡广为东汉第一重臣,历经六朝,历任五卿七相,还做过太傅!东汉太傅是位于三公之上!(顺便写一下东汉名士,因为发现不少读者对于东汉名士可能受到一些电视剧的影响,认知有偏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