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三百零八章 宋体?汉体!

汉末之龙起荆襄 三百零八章 宋体?汉体!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6 13:11:31 来源:笔趣阁

“休若兄,听说荆州粮食极为便宜,只要160钱一斛?”

杨俊问道,河内目前粮价在320钱每斛,陈留那边稍微低一些,280钱每斛,这粮食价格是他们极为关心的。

“嗯,160斛是晚稻米,荆扬不少地方都是两季稻,早稻口感不少,价格还要便宜一些,在140钱到150钱,具体各地略有差异!麦谷和晚稻价格是一样的!”

“这么便宜?”

杨俊也是吃了一惊,由于南阳一直有战事,虽然不是大的战事,但是鲁阳,叶县都是屯兵对待,只有少数商人能过往,难怪这些商人拼了命也要来襄阳。

这一来一回的利润太大了,一千斛粮食就能有十几万钱的利润,一亩良田才1.2万钱一亩,如果是贩卖到关中,那利润就更吓人了。

“荆州到底有多少粮食啊?”

“到了你就知道了!”

荀衍看了看这些人被震惊的表情,心里早就波澜不惊,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而是很多次了,只是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

“这些灾民楚侯都是怎么安排的?”

杨俊好奇的问道。

“大部分都会安置在各县,如武当县在修水利工程,需要约三千青壮劳动力,正常情况一个劳动力养一个三口之家是没有问题的!

还是就是道路,目前在修的道路主要是编县到临沮县的道路,前几年已经修好了襄阳到中卢,到宜城!宜城县道编县的道路!这大概需要三千青壮,如果越多越好!

江夏郡开垦了不少荒地,如今都已经是良田了,但是缺少青壮种植良田,按照楚侯的规定,这些良田收取的田租与赋税一致,皆为三十税一!

虽然地不是百姓的,但是相当于百姓只要交十五税一就可以了,而且楚侯管辖范围内一律免除了徭役!”

荀衍一项一项的解说荆州的政策,直接把这些人都说懵了,免徭役?怎么可能?荆州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荆州大规模的修水,修路,居然还是在免除徭役的情况下,这些士兵为什么会愿意来当兵?而且纪律严格,一看就是受过严格操练的士兵!

“到了,你们就知道了!”

司马芝看到这情况,也是附和荀衍,众人听了也只能等到了荆州在一睹真容,其实蓝田也在大兴土木,只是不明显。

蓝田不少房屋都在重新修建,原先是一层或者两层的,基本现在都修建成三层,这样居然空间自然就提升了。

其次是一些看不见的,如下水道,这些都是看不见的工程,都在重新设计,确保道路在雨天不会有太多的积水。

晚宴后。

“卑职告辞!”

“去吧,县城新立,百废俱兴,粮食等不用担心,如果有什么直接派人去通知李典就可以了!”

新设的县城是刘琮取名,直接通俗易懂,洛水之南,洛南县!司马芝为洛南县新任县长,司马芝现在就是一块砖,哪有需要往哪去,毕竟年轻。

司马芝也乐意,司马芝对于这种丘陵比较熟悉,有经验,其次,新设的县城都容易出成绩,最典型的岳阳县!

部分灾民便会安置在洛南县,官府会提供粮食渡过冬天,等到春天,官府会提供种子,工具!

张济部经过整编之后,加上原先的骑兵,目前一共有了四个骑兵团,李典,李进则分别统领了一个步兵团。

李乾在武关还有一个步兵团,张济在武关操练,张济操练的方向将是重骑兵,张济年龄大了,不适合出征,但是操练是没有问题。

随着关中百姓源源不断流入荆州,使得荆州人口剧增,刘琮不由的大喜,刘琮正在刘表面前议论此事。

“武当县之水渠,钖县,上庸二县皆可以开展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或挖水井,水塘,或开小水库,待日后民力充足,再考虑其他的。”

武当县(丹江口)属于大工程,刘琮的意思在武当县开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兼顾防洪,农业灌溉,养鱼为一体的超级工程。

武当县为上游,若是在武当县有这样的水利工程,襄阳,樊城等地水患就最少减少一半,如今襄阳,樊城皆是繁华之地,一旦发生大型水灾,损失将不可估量。

“二公子所提议合理,沔水上游关系着襄樊的安全!”

在这个问题上,几乎没有人反对,你反对就是和襄樊人过不去,你就是和蔡家,邓家,阴家过不去。

蔡洲之上,依然有蔡家不少产业,到时候蔡洲遭了水灾,因为你反对,你看蔡家会不会讲理?

“此事刘先抓紧办理!”

“诺!”

“琦儿,樊城西侧修筑一个小型水利工程,此事由你监督,切不可误事!”

“诺。”

刘表将这些事情一一交代下去,不够刘琮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父亲,如今公文所用字体颇多,孩儿建议统一字体!”

刘表有时候有些头疼,刘琮回来之后,他非但没有轻松,事情更多了。

“去请蔡公,张昶,邯郸淳等人过来!”

刘表派人去请这些人过来,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都是书法大家。张昶的兄长是张芝,父亲是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张芝与钟繇,王献之,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

因仰慕蔡邕书法,过来交流,随后被刘表门下众多书法大家吸引,于是待在襄阳不走了,其弟张猛,如今在武威担任功曹。

“见过楚侯!”

“免礼,召集你们过来是因为琮儿的意见!”

刘表说了一遍刘琮的提议。

“诸位,书法没有高低,在琮看来,书法是一种极致的美学!但是在公文处理之中,如果书法字体太多,耗时耗力,而且容易出错!因此琮希望有一种统一的字体作为公文专用!”

刘琮先写了一个隶书,然后再写了一个楷书,让大家比较!

“好字,兴瑞的字又有进步!”

蔡邕首先评价道!

“不如我兄长,不过也不错了,我来!”

张昶评价道,废话,你兄长堂堂书法宗师级别的,张昶也是一手楷书,与刘琮所写立见高低,比刘琮强多了,张昶擅长草书,在中国草书之中,其草书地位仅次于唐朝张旭!

书法家一般有特别擅长的,但是不代表其他就不会,如王羲之,王献之都有飞白体流传于世,蔡邕不仅飞白体厉害,隶书水准也堪称宗师级别。

至于邯郸淳则基本所有字体都有很厉害的造诣,但是和蔡邕他们又有区别,没有一个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极致。

邯郸淳也是写笑话的始祖,中国第一本笑话集《笑林》便是他所著,而且会写诗作赋,可以说是文学全才。

蔡邕在篆书方面自认在精密间理这块,他不如邯郸淳可见其书法之强,其在书法史上也是有重要地位。

“我也写一种!”

邯郸淳写了楷书,也许他认为刘琮希望推广楷书!

“好字,比我强!”

张昶夸奖道,这就是一个书法痴迷的人,细细欣赏,蔡邕则没有写字,他在思虑,什么样的字才是适合公文的。

“我再来一个!”

刘琮这才开始露出自己原本的意思。一个很奇怪的字,横细竖粗,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刘琮用早就准备好的纸张专门来书写。

“此字颇为独特,但是有一个说不出来的味道!”

张昶迫不及待的评论,而且是细细揣摩,蔡邕也是对比观看,自己还写了几个其他字体对比观察。突然,蔡邕露出一丝笑容。

“兴瑞,既然早有成竹,拿出来给大家伙看看吧!”

蔡邕笑着说道,其他两人有些愣住了,刘琮让人送了上来,一本宋体字印刷的书籍!几人打开一看,好漂亮!好美!工学之美,同样让人心旷神怡。

“这是什么字体?”

张昶问道,他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字体!

“这是我为印刷书籍开发的字体,通俗简单,虽然没有飞白的磅礴一飞冲天的气势,没有草书的奔逸之美,但是是最适用于公文!琮因此以为,当为汉体!”

“好!”

刘表首先赞同,他当然清楚公文统一的作用,然汉末有的用楷书,有的用隶书,有一些写的缭乱的直接是草书了。

“很方正,也很好辨认,对于公文不讲究美学,更要求简单易懂!”

“确实是,不错,你小子到底还会多少?”

蔡邕听了刘表的评价,也是认同,不过还是忍不住吐槽,之前以为刘琮善楷书已经难得,如今又有这本领。

“楚侯,二公子的字确实适合做公文!”

“不是我的字,我们是汉人,自然用汉体做为日常公文的字,而其他字体可以发展为一种艺术,一种书法!”

刘琮说道。

“好一个汉体字,要是家兄在世,或许会与你一见如故!”

张昶似乎回忆起自己的兄长,有些激动,又带着些许伤感。蔡瑁等人看到这群书法大家都认同,他们自然不会反对。

“楚侯,卑职来晚了!”

“你也来看看!”

刘表看到梁鹄也来了,立马将书籍递给了梁鹄,梁鹄看了一眼,大为惊讶。

“好字,若是用于公文,那最好不过了!”

梁鹄一眼就认同了此事,梁鹄担任过凉州刺史,也做过尚书!汉末由于灵帝喜欢书法,因此书法大兴,出了许多书法大家,梁鹄也是其中之一。梁鹄善八分书,八分书是隶书的一种字体,蔡邕,张昶在八分书的造诣首屈一指。

“既然孟皇如此说,那便是了!你们几人商量一下,如何推广,由伯喈主持,梁鹄,张昶,邯郸淳你们一起商议,琮儿,你负责协助沟通!”

蔡邕一听,鄙视的看了刘表一眼,但还是应下了。刘表书法并不差,在隶书的造诣虽不如他,但是差不了多少,这明显的是偷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