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三百四十六章 敲打士子

汉末之龙起荆襄 三百四十六章 敲打士子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6 13:11:31 来源:笔趣阁

学院。

“二公子大驾光临,欢迎!”

“不敢,二位长者出来迎接,小子惶恐!”

刘琮自然要去学院,如今襄阳士子的复古之风愈演愈烈,学院便是这群人的基地!刘琮这次就是过去找麻烦的。

“今日前来,想与康成公进行一场公开辩论,不知道康成公是否愿意?”

这次刘琮第一次直截了当的挑战郑玄的权威,郑玄也是一愣!也明白了刘琮的意思,最近的士子因为刘琮不在襄阳,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律法的底线。

黄射没有法责众的勇气,刘表对于此事也是安抚为主,这让这些士子气焰越来越盛,刘琮可不会惯着他们。

“召集学子,二公子,请!”

郑玄不在乎,说白了外面很多人打着郑玄的旗号,郑玄或许知道,但是郑玄未必就是那个意思,他也没办法天天去澄清,更何况郑玄这人讲究清者自清。

刘琮不过是想借与郑玄辩论说出自己想说的,同时也让郑玄表明自己的态度,各自心里都很清楚,人很快就齐了,刘琮稍微看了一眼,直接开始问道。

“郑老,恕小子无礼了!小子想问,昔日周朝时期,是否有今日之桌椅板凳?有今日之美食?粮食有今日之产量?内陆能吃到海鲜否?有今日之先进的农具,衣服,被褥?有葡萄美酒?有西瓜等解暑水果?”

郑玄摇了摇头。

“那就是说昔日文王制定《周礼》之时并不知道日后的发展?不知小子是否说的对?”

“对!”

“所以,周公制定的《周礼》以及先贤著作只是根据他们当时的社会情况以及见闻所著作,不知小子是否说的对?”

“对!”

郑玄毫不犹豫的答道。

“那也就是说,周公在制定《周礼》等圣贤之书的时候符合当时的情况,在当时是正确的,但是是否符合现在的情况呢?

很显然,琮以为,其中有一部分已经不符合了,不仅仅是《周礼》,先秦先贤之经典琮亦是如此认为,不论是《老子》,《论语》,《荀子》还是《韩非子》亦或者《吕氏春秋》,其中都有不符合现在发展的!郑老如何看待?”

刘琮抛出自己的观点,将问题扔给郑玄,郑玄思虑了一下。

“昔日我与何休辩论,何休否定《左氏春秋》,《谷梁春秋》!老夫以《左氏膏肓》,《谷梁废疾》进行辩驳,老夫也认为何休的观点并不正确,书籍都不是完全正确!各有优点,学者当采其长!”

《春秋》三书,《左氏春秋》,又称《左传》!《谷梁春秋》,又称《谷梁传》,还有便是《公羊春秋》!

“郑老不亏是经神!小子佩服!既然如此,也就是说我们所学的学问应当与时俱进,博取先贤之长,融合当今发展,不知小子是否做的对?”

“自然如此!”

郑玄对于这点还是认可的,郑玄虽是古文经学,但是他是将先贤的经典进行注释,整理,然后进行发扬光大!并非是迂腐的抱着上古不变。

而且郑玄之所为被后世称之为集大成者,在于其不局限于一家,郑玄注释的不仅仅是儒家经典,还对诸子百家都进行的注解,海纳百川,并且将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融合,成为汉朝学术的最高成就。

“琮亦是认为如此,因此琮一直以为《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先贤的优秀理念为指导!郑老以为小子做的是否正确?”

刘琮问道。

“楚侯与二公子爱明如子,确实在践行了!”

“既然民为贵,那么何为民,《管子》曰:士农工商,四民也!国之柱石也!执政以民为贵,既然四民皆是民,何以在座的许多士子天天在鼓吹刑不上大夫,士高于其他三民?”

刘琮看向在场的士子高声问道!

“《管子》提出四民,一是褒奖,称赞四民是国家,朝廷的柱石,其二是告诫我等,士农工商,也是出于当时对于国家贡献的排名!

春秋时期,士大夫处于主导地位,自然士为第一,农业乃国之根本,第二,工匠对社会的贡献是超过商人的!也是为了避免舍本逐末!”

郑玄说了自己对于四民的看法。

“郑老学识渊博,小子佩服!郑老也说的管子提出的是符合春秋时期的,那适不适用现在呢?琮以为并不适用!管子受制于其当时比较落后的生产力!

春秋时期的五谷杂粮产量较低,因此自然要先保证百姓能吃饱,而当下,随着稻谷产量的不停提升,很显然,需要根据时势进行改变!

对于一些富硕的家庭已经不满足于吃饱,他们希望吃的更好,这是理所当然,无可厚非的事情!因此商贾使得他们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郑老亦是提出,避免舍本逐末!农业为国之根本,小子以为,商业流通,对商人收取重税,将税收反哺到农业上,同样可以避免舍本逐末!

而且农业作为吃食,随着技术的发展的,产量会越来越高,百姓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他们会有更多的需求,不管是吃还是精神上的!

何为精神上的,如读书,如知识,这类便是精神上的享受,难道百姓就不能有这种嘛?我觉得应该有!

所以四民在现在看来,不应该有贵贱,四民皆是平等,而小子窃以为,士不仅仅包含士大夫,同时包括军士,军士保家卫国,没有军士的付出,诸位还来安稳的环境生活?

小子自认为也算是士子,士大夫一员,但是小子认为不能吃着别人的饭去砸别人的碗!诸位所吃的,皆是农民种出来的,经过厨子加工为食物!

诸位所穿的都是都是农民种出来的,经过裁缝等加工成为衣衫,鞋子,被褥,包袱等,诸位所用的皆是工匠所制成!

一些新鲜的玩意,如葡萄,西瓜,石榴等蔬菜,水果等都是商人从其他地方引进来的,可以说诸位你们在说农民,工匠,商人低贱,不就是吃着别人的饭砸别人的碗?

我汉朝以孝治天下,因此有孝廉!然琮想问一句,在座的祖上有谁没有从事过你们口中所说的贱业?

也就是说,你们口口声声所说的贱人,同时是否在污辱你们的祖先?昔日管子,吕不韦经商出身,墨子农民出身,你们不仅仅在污辱你们的祖先,还在污辱先贤!我大汉高祖父亲也不过是一农民,你们在污辱我大汉?”

刘琮义正言辞的问道,襄阳这不正之风越来越盛,很多人对于一些任命进行抨击,理由便是出身不好!这在刘琮没有议论的必要,这点刘琮不会有半点妥协!

刘琮目不斜视的望着下面的学子,有不少人都低下头了,有一些人则在思考,有些人的眼神越来越明亮。

郑玄则依然保持微笑,他很清楚,刘琮过来并非是与他辩论,是来敲打这些士子,郑玄有教无类,只要愿意来学,他都教,但是难免其中混入了一些其他心思的士子。

“郑老,小子无礼了!”

“老夫活了这么大年纪,天天与你这小子计较,那就白活了!不过兴瑞所言,老夫亦是受益匪浅!”

郑玄的心胸非一般人,况且刘琮并没有在言语上得罪郑玄,只是利用了他的名声而已。最早郑玄也以为刘琮是尊法的思想主张,如今看来,海纳百川,他也放心了。

况且郑玄本来就不主张士大夫高人一等,刘琮提出的这点也是符合他的想法,自然是推波助澜一把,有些配合不需要明说。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二公子所言甚是,四民皆是国之柱石,并无贵贱之分!”

郑玄也大声说道,郑玄虽然年纪大,但是声音极为洪亮,这是他在日常讲学之中锻炼出来的。

“郑老,小子以为读书不是去比谁更高贵,谁更低贱!读书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刘琮言之凿凿的说道!郑玄听到这几句也是眼睛一亮!

“为往圣继绝学!”

郑玄也是重复了一遍,好一个为往圣继绝学,这不是他一生都在奋斗的事情,郑玄看了看刘琮!

“说的好!”

郑玄高声赞同,不仅仅是郑玄,宋忠等人亦是高声赞同,宋忠则是带着一丝遗憾,刘表曾经考虑过让刘琮拜宋忠为师,但是宋忠专精于儒家,刘琮那时候对儒家有很大意见,这才没有了下文。

下面的许多士子看到郑玄都支持刘琮,他们没了底气,他们之前打的就是郑玄以及古文经学的名号,如今郑玄旗帜鲜明的表态,这是他们始料不及的。

他们认为郑玄是不为参与到政治之中,郑玄确实是不会参与政治,但是不意味着他会让这些人牵着鼻子走。

韩嵩看着刘琮,眼神之中有许多挣扎,刘琮心态已经发生变化了,建安郡的这一年,他大量的接触最底层的百姓,终于意识到再温水煮青蛙就太慢了。

底层的百姓现在急需改变,否则就是战争继续,即便自己威服了山越,但是只要朝廷放松这边,日后定然还会有人继续以山越的名义再次而起。

襄阳士子大量的抨击着刘琮的教育政策,特别是对于军人子嗣的优待,这让他们很不爽,不过就是死在了战场,刘琮就如此优待这些军人遗孤!

这触碰到刘琮的底线,战士们舍生忘死才拼来了的荆州的安稳,你们这些人有什么资格肆意抨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