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二百二十一章 交通规划

汉末之龙起荆襄 二百二十一章 交通规划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2:20 来源:笔趣阁

刘琮带着了两营狼卫向南走,第一站是由拳县,也就是后世的嘉兴县,刘琮一路在观察环境,由拳没有大的河流,不过有不少小河,也是河道纵横。

这也是吴郡的一个优势,水系发达,船运自然发达,相对而言陆地交通的建设就不需要这么,这能节省很多钱。

居然出行以竹筏居多,主要还是造价便宜,而且出行访友的速度能比陆地快上一些,大部分人是没有马车的,陆地出行就靠两条腿。

“戒慎,你现在会游泳了吧?”

刘琮问道,王越作为北方人,而且是不靠大江大河大海的北方人,刚来的时候是一个旱鸭子。

“游泳会了,如果是水流比较急怕还有些问题,而且有些别扭!还需要更加熟练!”

王越非常努力,虽然年过四十,但是勤奋好学,从礼仪到一些如骑马,游泳等技能都在努力学习,刘琮也非常看好他。

或许他以前也努力过,只是努力没有得到回报,之后可能就放弃这方面的努力调整到其他方面,在刘琮麾下,他如今已经是裨将军了,算是中层将领了,刘琮也实现了当初对王越的承诺。

麾下军衔最高的是黄忠,其级别和刘琮是一样的,都是杂号将军,其次是庞季,再下来就是文聘,王越等了。刘磐,李乾那些没有算作在内。

刘琮一路走来,发现有少数百姓已经带上了草帽,草帽轻便是其最大的优势,不过目前还是少了,需要准备更多的。

扬州的情况也是一样,工匠太少,如果能多一些篾匠,铁匠,木匠等百工,发展还能提速,目前只能是靠自己培养。

自秦朝统一之后明确规定了士农工商的阶级地位,导致工匠大幅减少,商人早期还是有不少,后来汉武帝的一些列举措使得商人也大幅度减少。

工匠的减少使得精通工匠机关之术的墨家也大幅减少,因为没有出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争高低,走到哪都受到尊重和欢迎,可到了汉朝,地位低下了,自然学的人就少了。

如泥匠,瓦匠,需求量必然会大增,吴郡水道纵横,相对应的桥梁建设也要开始纳入考虑,修桥需要大量用到泥匠,瓦匠以及其他工匠。

“德润,介绍一下由拳的情况。”

“二公子,由拳县最大的家族是严氏,即严白虎家族,目前严白虎跟随孙策效力,自从公子入驻扬州之后,严家就一直提心吊胆的。

二公子开始整治赋税,严家紧随钱侯爷补交了三年的赋税,顾太守派人调查私盐的时候,严家更是鼎力相助!”

刘琮听了阚泽的介绍,也明白了,严白虎父子率部在孙策麾下效力,他们担心刘琮会因为此事对付他们,因此那是卑躬屈膝,小心翼翼。

“戒慎,绕道,不进城!”

刘琮吩咐,由拳暂时不打算进城,也没必要,刘琮对于严加这类也不好处理,用与不用都不合适。

“德润,山阴对家父以及我的看法如何?”

“楚候与二公子宅心仁厚,会稽百姓还是比较欢迎公子前来,会稽百姓希望和平,安定,安稳的日子久矣!不少北方人士都举家迁徙到会稽,便是看重了会稽的安定!”

阚泽也是话里有话,刘琮点点头,刘琮短时间是不会兴兵了,阚泽是委婉的劝说刘琮,对于刘琮在施政这块他是认同的。

不管是日后免除更役,还是五好家庭,那都是施仁政,加强道德建设,这些定然会受到儒家支持的。

“钱兄对法家怎么看?”

刘琮转头问钱宝,钱宝虽然出仕,但是刘琮对其称呼还是比较随意,以示亲近,钱宝无欲无求,不求上进,也不结党,倒也无所谓。

“我没有接触过,不知道!”

钱宝则是摇了摇头,吴郡,会稽都没有人学法家,法家主要聚集还是在司隶,豫州等中原地区。

“杜畿,诸位可曾听过?”

刘琮问道。钱宝摇了摇头,阚泽若有所思,似乎在想到了谁。

“是京兆尹的杜畿?孝子杜畿?”

阚泽问道,汉朝以孝治国,孝子在汉朝是比较容易出名,也比较容易出仕的。

“正是此人,此人目前在荆州,诸葛太守已经举荐其为孝廉,我已经准备请他到吴郡任职。”

杜畿在汉末也算是一牛人了,不过杜家更出名的是他的孙子,历史上的全能牛人杜预,杜家出身法家世家,刘琮希望杜畿这样的人来弥补扬州缺少这类人员的情况,同时平衡扬州的势力。

两汉虽然法家多,但是到了汉末法家数量大幅减少,特别是南方,南方由于本身的开发不够,大多数都在学习儒家,道家,其他学派极少。

历史上的东吴文武双全的人很多,但是吏治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缺乏法家这类刚直的人物。

“传闻公子喜好法家酷吏,公子似乎很看好杜畿?”

“不论是朝廷,还是地方,都不应该只听一家之言,荀子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但是各有优点,琮希望他们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优点!”

刘琮没有正面回答阚泽的问题,这是自汉朝以后便有的问题,儒家一家独大,很多言论都听不到了对社会并不好。

阚泽则若有所思,改变不是一朝一夕,阚泽这样勤奋好学的人,自然会去解读这些想法,汉朝儒家目前处在一个三岔口,不管是何休还是郑玄,都是在为儒家找出路。

到了钱塘之后,刘琮在钱宝的陪同下去看了钱塘江,与刘琮记忆深处的钱塘江完全不一样,更波涛汹涌,而且环境是原生态。

“听说二公子一直在派人勘察地形,二公子是准备修路还是治理水道?”

钱宝试探的问道,不管是哪条,他都希望钱塘发展的更好,因此也准备探一探口风,刘琮则在思虑怎么回答。

“钱兄,之前我军进兵,李严的进兵路线,我派人勘察过了,山中有小道,适合修路,道路一旦修成,从钱塘到歙县的时间将大幅缩短!”

刘琮说道,刘琮根据李严的汇报,派人在山中探路,发现了一条适合的道路,便是徽杭古道。

钱塘地处平原,粮食不缺,但是也缺少一些物资补充,歙县缺乏平原,但是丘陵产出不一样,刘琮已经准备派人在歙县准备发展徽墨以及砚台。

后世一提起徽州,首先想到的是徽派建筑,不过徽州最出名不是徽派建筑,而是徽墨歙砚。徽墨兴起于唐末,之所以能兴起一是北方战乱,制墨水平开始迁入南方。二是当地适合。

歙砚,中国四大砚台之一,砚台更是和原材料有很大的关系,在历史上,南唐后主称“歙砚甲天下”,可见歙砚的质量。

对于水路,刘琮在规划,运河肯定是要修的,这是利在千秋的功劳,但是怎么修就要考虑,肯定不能和杨广那样修。

运河是长期规划,所以刘琮也没打算和钱宝说,因为短期内是不会上马这个项目的,工程太大,不确定的因素太多。

“二公子考虑周全!”

钱宝一开始就担心刘琮过于依赖水道,刘琮入主吴郡之后格外关心水道,水路有优势,也有劣势,况且许多地方的水路并不好走!

徽杭古道一旦能修筑好,从歙县等地到吴郡,到会稽的时间最少能缩减三分之一以上,时间就是金钱,其中对丹阳南部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虽然有浙水,实际上浙水有很大的问题,水匪多,而且隐秘,浙水上有许多小岛,这些都成了水匪的安身之处!即便是钱家的商队都不敢走浙水!

浙水的治理也是刘琮日后主要处理的问题之一,浙水所过的地方皆是山区,要处理起来非常难,大军一到,水匪遁入山林,大军一走,水匪又出来劫掠。

和洞庭,云梦泽不一样,洞庭云梦泽地处平原,想逃都不是那么容易,这让剿匪会有更多的困难,而且山林之中的危险重重,这些都是未开发的地方,没有准备好之前刘琮是不会轻易去处理浙水。

“正方,孙家这边什么情况?”

“公子,孙家非常安静,基本上不与交流,沟通,之前赋税的时候,他们补交赋税也是比较积极!”

这到是和孙静的性子很像,孙静是族长,他必须要保证家族的传承,至于孙策争霸的事情,如果能保证家族安全的情况,他也原意帮助孙策一把。

“有一个要求,虽然我军目前不会进行大的战役,但是你们不能休息下来,这里是富春山,如果要确保完全清剿了富春山周围的山匪,水匪,需要多少兵力?”

“公子,不是兵力的问题,凭借我军的战备,清剿他们两营军士足够了,但是一旦我军撤离,他们就盘踞在此地,还是无益!”

李严说道,这些山匪可不是傻子,打不过就跑,你不能一直待在这里吧,等你走了我再回来,我看你拿我怎么办。

“两营出击,再清剿之后直接在此地驻军,让李利出任县长,我准备在此地新设县城,名桐庐!”

刘琮可没打算,剿匪,特别是南方的山匪,山越,水匪,很多时候都是一项持久战,只有极少数的时候才会出现特殊的一战而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