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二百八十七章 襄阳的变化

汉末之龙起荆襄 二百八十七章 襄阳的变化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2:20 来源:笔趣阁

刘琮听了之后再思虑,很显然,彻底将其击溃的能力荆州暂时做不到,而且会拉长兵线,但是如果求和的话,士燮父子吃一堑长一智,必然会励精图治,日后必然会是祸患。

“父亲,是时候狮子大开口了!”

“怎么说?”

“交州牧,当然士燮肯定不会答应,谈判嘛,自然是要谈的,我开出条件,你可以还价嘛!”

刘表一听就懂了,刘琦则一副见了鬼的样子,还可以这么玩?难怪说自己这二弟聪明。

“你准备要哪里?”

“苍梧郡,合浦郡!”

刘琮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求和,那也可以,苍梧郡是必然的,合浦郡士燮应该不会反对,毕竟合浦郡才不到五万户,人口不到二十万,穷死的地方。

“为什么是这两个地方?”

“苍梧郡历来富硕,也是士燮本家所在,然士燮在交趾多年,士家大部分也迁入到交趾郡了,因此问题不大,而且靠近我荆州,要这个地方是理所当然!

至于合浦郡,孩儿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自然准备是在合浦郡操练海军,昔日张衡言浑天说,日后若有条件我也想证实一下!”

刘表一听也明白了,既然自己这个日子这么说,那必然有他的想法,虽然人口少一点,但是有个十几二十年也能发张起来。

“既然你回来了,这事就交给你了!琦儿,每天不要老喝酒,你喝酒也学学你弟弟,多研究点好酒,研究点好菜,云来酒店要好好用心经营!都下去吧!”

刘表准备去书院了,刘琮也没问他们的编撰进行的如何,不过看刘表的表情,起码进展顺利。

“大哥,最近生意如何?”

“还行,父亲将盐价下调了两成,如今百姓都在称赞父亲,我酒店也顺势降低了一些价格,不错琮弟,你回来可得给哥哥我几个新菜!”

盐价今年都下调了两成,包括扬州也是如此,得益于晒盐之法,虽然吴郡的进展不大,但是南海郡的效果很好。

虽然下降了两成,但是实际上还挣得更多,成本节约了,产出变多了,而且盐是生活必需品,降价能减轻百姓负担,让百姓生起来。

这两年,荆州的女弃婴少了,根本原因就是荆州百姓的生活改善了,以前是养不起,因此只能弃,这是没有办法,如今随着生活的逐渐改善,勉勉强强也能养得起的时候就不会抛弃了。

“回头我给你,两道猪肉菜!”

其实就一道,不过可以有两种做法,担任还可以有更多做法,刘琮只是启发,回去之后,先是将咸烧白以及甜烧白的菜谱写给了刘琦。

烧白其实就是扣肉的一种做法,属于川菜名菜,却是川菜里面不辣的名菜代表之一,有咸烧白和甜烧白两种做法。烧白一般来说,比江南的扣肉切的更薄,味道,口感上略有差异。

主要也没有辣椒,刘琮要是写几个有辣椒的名菜,刘琦保证要问辣椒是为何物,好在花椒还是有的。

刘琮这一年在襄阳的时间很少,回来都是来去匆匆,如今可以停下来看一看襄阳的发张,比起之前更为繁华了,市场有好几个,都有专人负责管理。

菜市场也出现了刘记早点铺,刘记早点铺也有了发展,在襄阳开始有小笼包,有油条了,其他地方还没有,或许襄阳的人有钱。

“老板,来碗面条!”

原本只有酒楼里面有的面条,如今也出现在大街小巷了,差别在于价格,也在于用料,面粉大体上一致,但是汤底会有差别。

而面食经过刘琮的讲解,面点师傅很好的记录下来,经过练习,基本是很不错了,面条有劲道,拉的又细又长!

“二公子,我婆娘也会,不过不会拉,会用刀切面!也很好吃!”

典韦就是一个典型的吃货,看到拉面又饿了,听到拉面,很多就想起兰州拉面,其实拉面起源于中原,河南,陕西,陕西,山东等地都有。

“拉面就别吃了,去给你自己买几个包子馒头,别把你饿着了!”

刘琮见到典韦这谗样,典韦早上跟着刘琮吃的油条,刘琦专门安排家里厨师做的,因为他记得刘琮喜欢,还有豆花。但是很显然,对于典韦来说,那点是不够典韦饭量的。

典韦乐呵呵的去买包子了,刘琮看了看市场上,大多是新鲜蔬菜,水果相对较少,不能较少,几乎是没有。

“大娘,这个怎么卖?多少钱?”

“一文钱一斤,这果子很甜,您要试一点?”

刘琮看到了一样很特殊的水果,一位大娘在一个摊位上和蔬菜一起摆着,旁边应该是她的女儿和儿子,看着那东西有些嘴馋。

万寿果,那是后世的名称,别名拐枣,又叫鸡爪梨,因为果子弯弯曲曲,拐来拐去,又因为长得像鸡爪,也有的地方直接叫鸡爪子。

“来两斤,典韦,拿篮子过来!记得分开一下,一斤一斤分开!”

“娘,我就说有人会买!”

旁边的小男孩听到刘琮购买,兴奋的说道,的这是他去树上摘得,旁边小女孩则安静了许多,但是眼神却看着旁边篮子里面的桑葚。

“桑葚都买下吧!”

“桑葚要贵一些,这位贵人!”

大娘有些不安说道,一次买这么多的人,而且还很年轻,他在市场上都摆了三个月了,还是第一次看到。

“没事!”

护卫递过来了两个篮子,分别装了进去,小女孩看到刘琮全部买了,分外高兴,刘琮猜测这桑葚可能小女孩也帮着采摘了。

“二公子,您过来怎么不说一声!卑职有罪!”

“我出来逛一逛还要跟你汇报,你在这边做的不错,市场要多废心思,要干净卫生,不允许缺斤短两!”

“诺!”

旁边的大娘愣住了,有些不敢接钱,刘琮也是有些无奈。

“收着,记住了,以后谁买东西,都要付钱,大娘,如果有不付钱的可以来找我,我叫刘琮!”

“诶!”

这是底层百姓对上层的一种敬畏,刘琮知道这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刘琮则将张怿拉了过来,详细问了问情况。

“其实早前有人强买强卖,此事正好被县令看到了,县令将此事闹到楚侯面前,楚侯为此大发雷霆,将您的舅父可是狠狠的打了一顿,自此以后,市场上就没有这种情况了。”

刘琮点点头,为什么调黄射,一黄射本身有能力,其次是其背景,要闹事得考虑一下你是不是黄家的对手,当然这是目前的做法。

自己舅父什么想法,什么德行,刘琮大体是知道的,喜欢占便宜,如今更是占着自己的身份,经常胡作非为。

“难怪我最近没看到我舅父了!”

“怕了,去樊城了,如今樊城不比襄阳差多少,在那边您舅父也不会因为小事挨打!”

“这不是小事,是大事!如果市场上有强买强卖的行为,官府不进行阻止,那么这种风气就会愈来愈盛,市场便会乌烟瘴气,切记!”

张怿能力中等,保留着许多公子哥的性格,好在听话,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凡是不能做的,绝对不做。

其实刘琮是准备让张怿接任陈应出任县丞,但是在黄射的要求下,张怿出任县尉!县尉经过改革之后,除了负责城卫,也负责城内治安巡逻,市场的治安也归县尉管辖。

刘琮在张怿的带领下,又去南边的市场看了看,南边则出于水果市场,倒是有不少水果,而且还有从南海郡运过来的水果。

“那边不是在打战嘛?”

“公子有所不知,正所谓蛇有蛇道,鼠有鼠道,这些商人只要有利益可图,自然有他们的办法!”

“这样看来税收不少,为何我爹还哭穷?”

刘琮有些疑问。

“您不知道?今年楚侯购买的书籍已经达九千多册,按照他的购买速度,当然缺钱啊!”

刘琮也是无语,知道刘表买书很多,但是也没想到这么,看来这是襄阳都知道了,难怪现在学子都在说刘表的好,哎哟,编撰书籍是费钱,编撰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书籍!

这些资料啊,书籍哪里来,买啊!这也是明朝修永乐大典永乐明朝全年赋税的六分之一,而且是持续了很多年。

“算了,以后书局,纸张都归官府了,问题会缓解一些!去县衙!”

“别去了,去城外吧!”

张怿知道刘琮想去哪,无非是去见黄射,但是黄射今天在城外。张怿便带着刘琮前往黄射所在地方。

“二公子,您来了!”

“黄兄,今年这收成不错啊!”

“还行,比去年略微涨了一点,约一成左右,已经是极为难得了,这回要组织人开始种麦子了!”

襄阳是一季水稻一季小麦,小麦主要还是冬小麦,小麦自古以来在湖北,四川,江苏,安徽都有种植,即便到了新世纪都有种植,春种水稻冬种小麦,有些地方则实现了一年三季。

两季水稻和一季冬小麦,汉朝则没有,因为没有足够的肥料支撑,如果一年三种,田地的肥力会出现问题,如襄阳,属于一季稻,一季麦,一年两季。

“要做好深耕,肥水要足,确保入冬前苗壮,春季小麦的收成才好!”

“黄某自愧不如,这才明白二公子的博学,农业之事,黄某也是最近才学起来!”

黄射出身世家,难免对农田缺少经验,而且江夏西陵,夏口一带不种小麦,他不了解也实属正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