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三百一十一章 得道多助

汉末之龙起荆襄 三百一十一章 得道多助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2:20 来源:笔趣阁

“不能继续扩军了!”

刘表说道。

“当然,孩儿又不傻,如今他们攻击孩儿最多的言论就是穷兵黩武,不需要扩军!”

刘琮当然知道刘表的意思。

“行了,我调拨三千万钱到建安郡,你好好规划这笔钱!”

“诺!”

刘琮看了这笔钱,自然是直接调拨给荀攸,建安郡也需要钱,没钱没粮怎么发展,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刘琮将两百金给到刘毅,让他分给负责研发芝麻油的人员,奖罚分明,部下才会死心塌地的跟随你。

至于其他三百金,刘琮要留下了支援邮驿建设,不扩军,邮驿便是刘琮的法宝之一,邮驿佩刀,能维护当地治安,同时加强当地的互通往来联系。

邮驿能大力发展起来,那么有些地方的驻军就可以减少,这些兵力就可以腾出来了,其次邮驿能大大的减少罪犯,因为邮驿会加强了运送本区域,使得罪犯可以藏身活动的空间大幅度减少。

益州情况也发现变化了,目前赵韪和庞季开始默契起来了,大家都相安无事,我不进攻你,你也别来惹我。

益州矛盾多,刘璋本来就是外来户,如果是刘焉还能压得住,益州许多本土目前对刘璋并不感冒,若非荆州占据了白帝城给了益州极大的压力,赵韪早就不满了。

武陵则稳步进行之中,但是还需要3-5年完成对武陵地区的完全统治,如今长沙郡与武陵郡交界地区的蛮族已经被全部消灭或者被招安。

荆襄中学。

刘琮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学校讲解,大多是儒家经典,问的是打破外面的谣言,外面一直在传刘琮讨厌儒家。谣言虽置于智者,但世间智者少,普通人占大多数。

“去大厅,二公子来了!”

刘琮再次前往荆襄中学,不少学子闻风而动,不仅仅是学子,连学院很多人都过来听刘琮讲学。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这是孟子所说跖与舜的区别,不过琮有一问,如果一个人,鸡鸣而起,孳孳为利,他通过合法的手段挣到了很多钱,然后到了晚上,他拿出一半的钱出来行善,那他到底是舜这样的人还是跖这样的人?”

刘琮开始问道,从刘琮讲第一句,很多人都很惊讶,外界不是传这位二公子讨厌儒家嘛?怎么会讲《孟子》?

“二公子,按理说,孳孳为利的人怎么可能会愿意将钱拿出来做善事?”

首先就有人质疑,这种人怎么可能存在?

“那我想问你,陶朱公是什么样的人?”

范蠡三次经商,三次又散尽家财,因其定居陶于,又称陶朱公,后世因其谋略,配享武庙。下面的人也说不出话了。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何为道?老子曰: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庄子曰:道,理也!管子曰:别交正分之谓理,顺理而不失之谓道!

易曰:一阴一阳谓之道也!韩非子曰: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曰:道,理之者也。

然琮以为,道乃百姓,道乃黎民!何为百姓,何为黎民,使百姓黎民能吃饱,穿暖,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这便是道,有了这些,那自己会或者百姓与黎民的帮助!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此可见,天下之大道是让百姓仓廪实,衣食足,知礼节,知荣辱!”

刘琮看了看下面的学子,他们尚且年幼,很多三观便是在这时候开始塑造,刘琮也希望自己能影响到他们。

“请问二公子,您刚才引用了庄子,管子,老子,韩非子,《易》,孟子,那么二公子是更看好儒家还是其他学派?”

“琮从来没有偏好某一个学派,也从来没有偏恶某一个学派,琮一直以来提倡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所以,小道行善,造福一方,这一方可以是一家,也可以一里,也可以是一亭,也可以是一乡!大道则恩泽万物,造福天下!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何为达?琮认为,能力!达是指有能力的人!如父亲为楚侯,督四州军政!

那么父亲便一直在致力于让四州百姓生活更好,更安定!父亲改良了大量的农具,引进了占城稻,使得稻谷产量不断提升,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这是这便是父亲的兼济天下!

如军师蔡瑁,关中灾情严重,军师捐出两百万钱用于救济关中灾民,这便是蔡军师的兼济天下!刘记早点铺的张丰收,他捐了30文钱用于救助关中灾情,这便是张丰收的兼济天下!”

刘琮刚说完,下面一阵哄堂大笑,觉得张丰收这人很有意思。

“所以,达又可以解释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以内去做一些可以救济他人的行为!这也是一种高尚的行为!”

刘琮不受影响继续说完,下面的人都开始沉思,《孟子》是刘琮也经常看的书,主要刘琮也深受《孟子》影响,后世读书的时候,课本中不少文章都节选《孟子》,那时候也是背的滚瓜烂熟。

“二公子,外面传言二公子喜法家而厌恶儒家?”

刘琮这才望了一眼,这人刘琮也不认识,没有什么印象,不过刘琮继续说道。

“琮认为各司其职,没有厌恶谁!在琮看来,琮以为,如果一个人的道德满分是100分,50分是道德的最低标准!

那么50-100分之间是通过教化来使人明理向善,这是儒家或者道家等行教化之道所应该做的事情!

而50分之下的人,则是法家应该负责的,法律就是道德的最底线,分值越低则为穷凶极恶之徒,不仅仅是自己的问题,还要连累家人受罚!”

“那墨家和农家,兵家呢?”

这下刘琮看了一下,居然是诸葛亮出声问的。

“兵家掌征伐,墨家负责兵器,工具,如交通工具,马车,农用工具,锄头等的打造,农家负责种田,使得粮食丰收!商人负责将货物交易到各地,使得互通有无!

官府则负责维护秩序,保境安民,如墨家通过手艺获得了金钱,但是商人为了利益将粮价提高,那么官府就应该行动,通过调节手段,如加大市场上粮食的投放量来维持粮食的价格!”

诸葛亮听了之后,似乎明白了刘琮的想法,刘琮不仅仅是为了儒家,依然是为了商人,这个时代对商人有太多的误解。

“这次灾情,除了如蔡军师,蒯越太守,诸葛太守这样的士大夫捐献了许多钱粮,同时荆州商人合计捐献了三千万钱用于赈灾,你们说这是不是善?”

“是!”

整齐划一的回答,刘琮终于是达到了自己要的效果。

“所以,各司其职,社会方能更好的运行,至于人是否是仁义向善之人,还是大奸大恶之人并不应该是看他是不是逐利,而是看他的所作所为!

如康成公,宋公,蔡公等人,他们著书立说,传道受业解惑,也是一种大善,也是他们的兼济天下!都是仁义之人!”

杨虑听了之后,眼里闪烁了很多光芒,他终于知道自己未来的路了,对啊,传道受业解惑也是兼济天下。

杨虑有才,刘琮也知道,但是刘琮从未想过招揽他,因为刘琮知道他志不在官场,志不在名扬天下。襄阳不少家族都对杨虑示好,都想拉拢这位少年英才。

“一首小诗,琮与诸位共勉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刘琮看了看外面寒冷的天气,今年似乎有稍微冷一些,这首颜真卿的劝学正适合这些年幼的学子们。

刘琮一直在推动襄阳的各项改革,如襄阳的城内治安进一步进行改革,巡逻的事情交给巡捕了,这是刘琮建议下新设的。

一是巡逻,二是缉捕,代表了他们的工作内容,游徼则改为负责一些大案,就是对襄阳的案件进行的分类处置,游徼就相当于了后世的刑警!巡捕则相当于治安了。

原先一些工作能力较差的游徼也被编入到巡捕之中,同时对游徼的俸禄有稍微的提升,当然对游徼的要求则更高了。

同时巡捕不再佩刀,配齐眉棍,一是方便巡逻,二是巡捕大多面临的都是地痞流氓,被打死,打残就好了,劳动改造还等着他们!

“二公子!”

“兴霸,小黑屋还想去嘛?”

刘琮笑着问道。甘宁也是一直摇头,原来的甘宁自认为天不怕,地不怕,死更不可怕,然而在小黑屋待了一天,他害怕了。

由于白帝城稳固,如今有庞季,黄盖,吕岱,徐庶等人,将甘宁调回来调教一下,甘宁的问题在于过于暴躁了。

“行了,让你长长记性,我这里一直是奖罚分明,有功,我赏你,有罪,我也一样要罚你!有个事情,你和老典还有王越!

我需要你们研究出一套合击的武艺,武器用棍,齐眉棍!三人一组为合击!你们都自认为功夫了得,是时候展现了!”

刘琮说完,王越有些沉思,几人去商量了,这是给巡捕学的,目前巡捕是五人一组,但是刘琮认为太浪费了,三人一组较为合适!、

即便荆州目前的收入够,刘琮也还是要精打细算的,未来支出是会越来越多,自然要考虑好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