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三百三十七章 资源调拨

汉末之龙起荆襄 三百三十七章 资源调拨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2:20 来源:笔趣阁

“邓芝,晚上注意治安问题,加强巡逻,如果人手不够让典韦派人协助!越是这种时候,治安也不能放松!”

“诺!”

刘琮晚上叮嘱邓芝,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小心,人心难测!难免有些地痞流氓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公子,今日白天的规划是您让贾访派人宣传的?”

“嗯,百姓的士气低落,眼中无神,看不到希望!我们就要给他们希望,而且完全靠赈灾肯定不行,必须要让百姓动起来,有活干,这样才不会胡思乱想!

我的想法是以工代赈,从明日起,陈老先组织招募一批青壮工作,这是规划图,海堤的事情先缓一缓,先修城,修房屋!招募的人手以家庭困难的优先,这点你要注意了!”

刘琮一边说,一边将规划图以及方案给到陈珪,原本没打算这么快修建新城!陈珪也是详细的看了看规划图,心里倒吸了一口冷气!

如果按照这个规划图,总面积比长安城还大了不少,这需要的民力,财力,物力将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公子,这?”

“十年规划而已!城不可能一日就建完,夯实土建,同时城内能容纳的百姓更多!规划必须超前,今年大家也看到了,一些海鲜受到了内陆百姓的欢迎,随着海运,河运的畅通,未来的发展前景自然是不必说!

但是这边的局限您也看到了,一旦大风来了,总要让百姓有个合适的避难大风,也要让商人有个安全的地方,确保粮食和货物的安全!”

刘琮认真的说道,规划不能看五年十年,否则没有用!刘琮后世印象非常清楚,家乡虽然是三四线城市,但是有一个规划让所有人称道。

那便是94年修的一条陈氏道路,双向八车道,外加两条辅道用于骑行!二十七年过去了,市内其他主要车道堵的不行,只有这条基本不堵!

有些规划一旦进行完成,后面想要修修补补就非常麻烦,不是那么容易的!东汉定都洛阳还有一个原因,长安的人口住不下。

东汉洛阳最初人口就达到了五十余万,洛阳又是无郭之城,等到鼎盛时期达到了近百万,刘琮对于东冶的规划是三十万到五十万人!

按照这个标准,城内预计能住下的在三十五万人左右,起码百年内的规划不会落后,委任一方,需要考虑长远。

刘琮又有这个能力,能将东冶建设好!只是打乱了刘琮原本的计划,希望曹操等人能给荆州两三年时间。

“公子有远见!”

吴郡。

“顾太守,这是目前急需的药材,还需要顾太守进行筹备,迅速的通过海运运送过去!”

贾诩收到刘琮的消息之后,立马开始动起来,药材是关键!刘琮对人口极为重视,如果因此灾难导致人口大幅减少,这对本就不富裕的建安郡会是极大的打击。

“如果通过陆路运输,时间怕会耽误不少!”

“通过海路运输,大风刚刚过去,根据以往的经验,即便大风是连着来,中间最少也会间隔几天到十几天,我们就是要趁着这时间赶紧将粮食等运输过去!”

贾诩说道,贾诩是北方人,很显然贾诩已经做了相关的功课准备,对于台风了解了许多,虽然都是沿海地带,吴郡遇到台风的情况也经常有,但是与刘琮派人传递的情报来看,其威力远不如建安郡所遇到的。

“嗯,人手怕是有些不够!”

“放心,已经按照二公子的吩咐通知李通了,他已经准备好了人手,同时调配一些抵达会稽郡”

贾诩早就安排下去了,目前吴郡有朱桓,黄忠所部在,还有廖化的羽林在,治安已经大幅好转,李通一直在求战,立功心切。

贺齐,太史慈,黄祖等都在作战,他心里也想立功,没有功劳,日后怎么能封侯,运输也是一种功劳,刘琮在部队成立编制的时候对于辎重部队设置较少。

倒不是刘琮不重视,而是人员有限,很多时候都让一些部队充当辎重,而且在战场上也能灵活应变。

其次是让刘佐,诸葛瑾的工程兵充当万能人才,贾诩也明白刘琮的想法,人口少,尽量不折腾百姓,让百姓能有时间休养生息,增加人口,但是都需要很长时间。

“如此,好的,我这就去准备!”

贾诩离开之后直接去找了糜欢。

“贾少府,您大驾光临,有什么事?”

“糜欢,这是琮儿的信件,给你的!你看一下!”

贾诩将刘琮的信件递给糜欢,糜欢看完之后立马严肃起来。

“贾少府,我知道了!您放心,我这就去安排人手,不过我还需要去一趟襄阳找一下大公子,这是还需要大公子支援!”

“好,这里有三封信,一封给到侯爷,一封给到镇东将军,一封给到刘毅!”

贾诩交代了完之后,糜欢立马去干事了。

襄阳,镇南将军府。

“琦儿,听说琮儿派人来找你了?”

刘表不经意的问道。

“嗯,是商业上的事情,琮弟希望在东冶开一个云来酒楼,规划很大,我还在和昭姬商量这个事情!”

刘琦如实回答。

“是不是担心亏钱?你呀,眼光放长远点,你那弟弟什么时候让你亏钱过!即便是挣钱,也看远点,现在亏钱,未来未必亏钱!

不过是做生意和种田都是这个道理,先投入,至于有没有回报,那不一定!建安郡这次遭了大灾,你更是要表态,你是我的儿子,是成武候,很多事情不能以挣钱为标准!”

刘表看着刘琦说道。

“怎么回事?琮儿会不会有危险?”

刘表的夫人陈氏一听遭了大灾,立马担忧的问道。

“夫人,不必担心,琮儿没有危险!对了,昭姬为我家生了个大胖儿子,你如果以后给我去风花雪月,我打断你的腿!”

蔡昭姬第二胎生了个儿子,刘表很是欢喜,他刘表也终于是抱孙子了,刘表对蔡昭姬也是颇为满意,全家人都非常高兴。

“你的成武候府也修建的很好!如今儿女都有了,是时候考虑搬出去自己住了!”

刘表说道,随着长子的降临,刘表内心欢喜,但是刘琦不是接班人,必须为以后考虑了。

“是,父亲。”

刘表也在安排,他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已经力不从心,如今这局势,他必须要未雨绸缪,曹操有朝廷大义,因此刘表也需要早做准备。

蔡府。

“父亲,家族都已经安排妥当了,不少都已经迁入到交州,扬州,分散发展!”

蔡瑁说道。

“嗯,建安可有安排?”

“有!安排了不少人去,主要在泉县!”

蔡家也开始布局,随着刘表麾下的势力越来越大,蔡瑁的想法也在转变。

“嗯,很好!既然刘琮说泉县日后的发展不可估量,那必然有他的道理,这小子眼光长远,这点你都有所不如!

家族发展不要在乎一时,想高祖时期汉初三杰,萧何风光无限,然而如今三家后人,谁又能比的上留侯!”

汉末时期,留侯的后人纷纷登上舞台,河东张家,广汉张家,汉中张鲁等皆是留侯后人,河东张家三代已经出了两个三公!张鲁割据汉中,广汉张家也是出过数位二千石高官。

“孩儿明白!”

“听说糜家,阴家和河东张家联系非常密切,看来刘琮这小子早就开始布局了,如今吴郡,会稽的海鲜源源不断的运送到襄阳!未来这些地方发展不会差!”

蔡讽早就尝了海鲜,与河鲜各有所长,但总体来说,海鲜更胜河鲜一抽,毕竟海鲜种类更多,量也更大。随着硝石制冰之法以及刘琮对海鲜的运输改良,船业的发展,未来定然能使得长江沿岸基本都能食用到不错的海鲜。

一些海鲜可以制成干货,其运输保存都不是什么问题,如紫菜,海带这类,特别是这几年冬天气候寒冷,更有利于保存。

“明白了!”

镇东将军府。

“父亲!今日的作业已经完成!孩儿明日将和马良等人前往岘山游玩!”

刘基恭敬向刘繇汇报。

“嗯,我会让厨子给你准备好干粮!”

“父亲,不必了,我们准备野炊,带一些食材就可以了!”

刘基立马摇头!

“行吧!”

刘繇看着刘基离开,心中也是比较欣慰。

“家主,刘琮给您送信是为了什么?”

“没什么!这小子盯上了东莱的人才,去年从东莱经海上运了不少百姓到会稽,建安郡!一是让我举荐一些人才,二是询问是否要将叔父送到襄阳来!”

刘繇笑着说道,虽然他败于刘琮之手,但如今已经释怀,毕竟大家都是汉室宗亲,并非有什么死仇,刘表父子对他也非常好。

“这样,你去一趟扬州,问一问叔父的意思,他如果想待在扬州也可以!听说刘琮重用了不少东莱人士,这小子比我强!”

当初刘繇只是身在此山中,很多事情都没看明白,如今身在山外,虽不知山中景色是何模样,但是山的轮廓,外形,高度倒是看的清清楚楚。

刘繇也是思虑了一下,自己三子一女,刘琮说过他的儿子未来是可以重用的。刘基今年满十二,与刘修年龄相仿,两人关系也还行,刘繇很清楚,他这一辈子最多就这样了,但是儿女是他要考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