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 第248章 朝堂发难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第248章 朝堂发难

作者:清九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2:33 来源:笔趣阁

王韫秀给李羽续了些茶,笑眯眯地道:“城中发生的大事还不止这些,昨天宫中也发生一件大事!”

“何事?”

“你猜猜看?”

李羽心中一动,道:“是不是与杨贵妃有关?”

“你也太鬼精了吧!这都能猜到,那你再猜猜看,发生了什么事?”王韫秀眨了眨眼道。

李羽白眼一翻:“没头没尾,让我怎么猜?”

王韫秀像只小狐狸般捂嘴一笑,道:“杨玉环出家了!”

“她……她出家了?”

李羽瞪大了眼睛,脑海中浮现一幅画面,美貌丰满的杨玉环变成一个秃头尼姑,呃,总觉得有些接受不能。

“唉,说起来,这事多多少少与我们也有些关系!”王韫秀叹了口气道。

公孙兰道:“是不是因为杨氏五门被杀的缘故?”

“就是此事!听宫里的消息说,杨玉环得知这消息后,立刻就向圣人请旨出家,圣人居然也答应了。”

李羽发了一会怔,问道:“那她现在在哪?”

“当然是太真观了,就是她当初出家的地方!”

李羽点了点头,难怪李隆基答应的这般痛快,进太真观不用剃度,将来还是有机会将她接出来。

王韫秀微微一笑,道:“听父亲说,自从杨玉环出家后,圣人便整天神思不属,上朝时也心不在焉,给人的感觉一下子就老了很多呢!”

看来李隆基还是放不下杨玉环。

不过这就奇怪了,李隆基失去锐气,应该是保皇一党比较不安,为何反而是忠王一党的官员先投靠了过来?

王韫秀似乎看出他疑惑,笑道:“圣人越来越老,可能随时让位,那么太子殿下就随时可能登基,他们怎能不急?”

“李宾客说了,目前站在皇帝身边的那些大臣,多是受忠君思想影响,只要圣人一天还是皇帝,他们就会继续支持圣人!”

李羽恍然道:“不错,忠王身边的人就不同了,他们大多是赌徒心态,将宝压在李亨身上,认为他会成为皇帝。”

王韫秀露出鄙夷之色,道:“那帮家伙都是群没有骨头的小人!”

公孙兰不解道:“那父王为何还接纳他们?”

李羽叹道:“李叔要想登上龙椅,就必须摆出海纳百川之态,倘若拒绝了他们,其他赌徒就会望而却步了!”

公孙兰叹了口气,不说话了。

王韫秀忽然道:“对了,李兄,伍天明让我给你带一句话。”

“什么话?”

“他说快月底了!”

李羽一拍额头:“哎,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公孙兰奇怪道:“月底怎么了?”

李羽站起身,解释道:“月底是宁国公主与程名威大婚,我曾答应过韦氏,帮她阻止这场婚事!”

王韫秀喜道:“那你是不是要回长安了?”

李羽转头在大厅四顾看了一眼,感叹道:“是啊,该回去了。”

……

辰时已过,皇帝却迟迟没有来,兴庆殿内参加朝会的官员交头接耳,相互间交流着情报。

李亨负手站在二列首位,冷眼旁观,发现又有不少忠于自己的官员,与太子一党的官员挤眉弄眼。

这种时候,李亨总会想起李林甫。

若是别人处于他现在的局面,一定焦头烂额、惶惶不可终日,但李亨却非常平静,因为他已经习惯了。

以前被李林甫打压的日子,让他获得了无与能比的忍耐力,再恶劣的局面、再巨大的压力,都休想压垮他!

这并非死不认输,而是李亨明白,现在比他更焦急的人是自家父皇李隆基。

他现在就像坐在火把上烤一样,随时可能被烈火焚身。

李亨也很了解父皇,以他果决的性格,很快就会有行动。

就如同当初剿除韦皇后、太平公主等人一样,自己只需耐心等待就好。

思索间,一道尖锐的唱诺声响起,李隆基从侧门进入大殿,瞧见李隆基的瞬间,李亨陡然变色。

才几日不见,李隆基双鬓竟然全白了,而且步履蹒跚,双肩下塌,双眼也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怎么会这样!父皇,你可要振作起来呀!李亨心中呐喊。

不等他多想,令狐德已经大步出列,高声道:“启奏陛下,自杨氏一党被清除朝堂后,许多重要职位空缺已久,严重影响到国事运作,老臣提议,立刻商议恰当人选,填补空缺!”

李隆基默然半晌,缓缓道:“你们想让谁填补这些空缺?”

尽管他语气中透着不满,但已经丝毫无法让人感受到帝王的威势。

王忠嗣出列道:“臣提议,由原吏部侍郎薛荣接任吏部尚书,太子宾客李白任户部侍郎,京兆府判官佟明任京兆少尹……”

“臣反对……”

“臣也反对……”

几名官员当即出列,与令狐德、王忠嗣、卢弈等人争论起来。

李亨心中一片冰凉。

这些反对的官员除了庆王外,都是李隆基刚刚启用的几名郑家子弟,至于其他人,都如泥塑一样毫无动静。

几道零星的反对声音,很快便淹没在太子一党官员的附议声中。

不得已之下,李亨只能向裴冕打了个眼色。

后者立刻出列反对,跟着便有忠王一党的官员附议,然而人数却比想象的少太多。

接下来便是一场唇枪舌剑,忠王一党人数少,事先又没有准备,局势完全处于一面倒的状况。

李隆基疲惫的摆了摆手,道:“此事既然有争议,就改日再议吧!”

李瑛大步出列,朗声道:“父皇,朝事紧急,怎能因少数人的反对而搁置?南线战事未定,后勤保障十分重要,儿臣以为王将军的提议非常妥当,请父皇下旨!”

大部分群臣齐齐出列,高喊道:“请陛下下旨!”

这么多人齐声呼喊,声音响彻大殿,李隆基额头冒出冷汗,急忙道:“好,好,朕下旨就是,若是没别的事,就退朝吧!”

李亨见李隆基这般失态,心中失望透顶。

李瑛却并不打算收手,他今日主动进攻,其实是对朝臣和李隆基的一种试探。

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出面附议自己的朝臣中,很多人之前并未来投效自己,这说明人心已经尽在他这一边。

李隆基的反应更是意外的惊喜,连他也没想到自己的父皇会露出这种软弱的神态,这是他从未见过的。

既然如此,自然要乘胜追击!

“父皇,南诏之战,盖嘉运将军大破南诏军,功冠三军,儿臣请旨,封盖嘉运为平南侯,领右卫大将军之职!”

盖嘉运的军功是实打实的,李隆基也只能承认,摆手道:“准奏!”

汉中王跟着出列道:“陛下,盖将军上奏,说朝廷拨给姚州军的器械许多已经老旧,军粮中也掺了沙,南诏之战的后勤由左相、右相负责,臣以为此事必须追究到底!”

李隆基正要说话,右相陈希烈已快步出列。

“启奏陛下,汉中王所奏之事,并无虚假,姚州军后勤由左相负责,当时臣发觉有问题,也劝过左相,只可惜左相不肯听!”

李隆基还以为陈希烈会反驳,哪知他竟一口承认了这事,还将矛头指向了韦见素!

“左相,你怎么说?”

韦见素吃惊的看了陈希烈一眼,默然半晌后,低着头道:“此事却系老臣疏忽,臣自请免去左相之职,请陛下和太子殿下恩准!”

他久经朝事,心知大势已去,若是顽抗到底,很可能连身家性命也保不住。

眼下唯有认罪屈服,才能苟全性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