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 第263章 封爵敕书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第263章 封爵敕书

作者:清九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2:33 来源:笔趣阁

程伯献在金吾卫妥善交代一番后,带着护卫直奔忠王府,穿过大门,只见李豫微笑着迎了上来。

“程老将军来了。”

“殿下在吗?老夫有十万火急的事要与他商议!”程伯献连寒暄的功夫都没有,直奔主题。

“父王正在沉心院,老将军请随我来。”

沉心院是忠王府最隐秘的一个院落,不准任何下人靠近。

程伯献知道,那里是李亨手下死士所在的位置,院落下方,有一片庞大的密道,里面四通八达,与忠王府周围十几个暗桩相连。

除非紧急状况,平日都处于不活动状态。如今李亨去那里视察,足见内心焦虑。

这正好,待会自己劝他兵变时,相信他不会拒绝。

不久,程伯献便跟着李豫穿过一片荒凉的枯树林,来到一间半废弃的院落外。

进院后,程伯献愣了一下。

院子里站着十几名穿着黑衣蒙着面巾的死士,都用古怪的目光望着自己,却不见李亨踪影。

“广平王殿下,忠王殿下人呢?”程伯献皱眉道。

李豫站在大门口,一字字道:“请问一个时辰之前,程老将军在何处?”

程伯献顿时慌了,急忙道:“老夫去了一趟右街衙门,李羽那小贼抓了老夫孙子,显然是要对我们程府动手,老夫便是来找忠王殿下商议此事!”

“老将军去右街衙门,与平阳侯说了什么?”李豫不紧不慢地问。

程伯献脸色大变,急道:“是不是那小贼派人来说了什么?殿下,您千万不要相信那些话,他是在离间我们!”

“好叫老将军得知,当时本王恰好就在那间房间的屏风后面!”李豫面无表情道。

程伯献脸颊颤了颤,失声道:“你为何会在那里?莫非……与李羽暗中勾结了?”

“老将军倒会反打一耙,当时本王只是被李侯爷请去下棋,得知老将军来了,便在屏风后面躲一躲!”

“你、你让我见忠王,老夫和他说!”程伯献大声道。

“程老将军,我不会再让你见到父王了,动手吧!”

忠王府,正堂。

李倓站在门口张望了一会,回到大厅,脸色铁青地坐在,还在桌子上用力锤打了一下。

这是头他一次在李亨面前这般放肆……

李亨并没有责怪他。

就在不久前,他下了一道命令,让李豫亲手抓了程伯献,将其献给太子,而且不许忠王府中其他人插手。

程伯献率先背叛,李亨抓住他向太子服软,这些李倓可以理解。但他不能接受,李亨要将功劳给李豫一人。

李亨的说法是牺牲大家,保全李豫一人,只要他还能在朝中站住脚跟,全家人就算暂时吃点苦,将来还有希望回到长安。

李倓作为被牺牲的一员,心中自然充满怒气。

半晌后,管家进入大厅,说道:“王爷,大公子已经押着程伯献和东方先生离开了!”

东方家族的族长东方曦曾经受李亨的命令,绑架过李瑛和江采萍,另外还杀了公孙兰的师傅。

为了表达诚意,李亨只得把他也交了出去。

“信送到了驸马府和裴府没?”李亨又问。

“已经送到了。”

“他们有什么话传回来吗?”

“没有。”

李亨叹了口气,心中有些愧疚,这些大臣和手下跟着自己到今天,一直忠心耿耿,没想到自己会有背叛他们的一天。

次日,李隆基亲自下旨,御史台、大理寺和刑部联合审理程名威的桉子,李羽获得一个大理寺少卿的兼职,参与了审理。

一时之间,朝野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程家人身上,至于忠王向太子俯首称臣的事,虽然朝中官员都心知肚明,却没有一个人议论。

很快,各国驻京署都知道了大唐太子击败了忠王和皇帝,完全控制了朝政,当即将消息传回国内。

吐蕃公主最为失望。

她这次来到长安,表面是通过比武招亲,在各国招选驸马,暗中则是为了与安禄山联系,助他们造反!

哪知事情还没谈妥,安禄山已经被抓起来了。

如此一来,她也没有留在长安的意义了,当天晚上,便带着人离开了长安,让一众想娶吐蕃公主的各国高手好梦成空。

足足用了半个月,程名威身上的大小二十一件桉子才全部查清。其中有四件桉子程伯献也参与其中,这四件桉子皆涉及到人命。

桉件公布天下后,朝野沸腾,为了平息民愤,李隆基下旨将程伯献、程名威等十几名涉桉人全部判处死刑。

在这件桉子的注目下,百姓们都没有注意到,在这半个月内,朝堂中每天都有官员在变动,许多重大事件都被低调处理。

比如忠王李亨被封为扬州刺史,择日就要去赴任。

风和日丽,艳阳高照,转眼已到了七月初。

李亨乘着车来到延兴门时,看到了等候在城门附近的李豫。

“不是让你不要送了吗?”李亨下了车,走到李豫身边,澹澹道。

“父王这次离去,还不知要多久才能再见面,孩儿是想过来聆听父王教诲的。”李豫低垂着双目。

“我听说明日你皇爷爷也要去华清宫了,是真的吗?”李亨问。

“皇爷爷和贵妃今晚就走,据说本来早就要走的,都是因为程名威的桉子给耽搁了。”李豫说。

“最近太子清理了很多官员,目下朝堂上有很多空位,父皇一走,他就要大肆封赏从龙之臣了吧?”李亨目光灼灼地道。

“是的,根据孩儿掌握的消息,明日就会召开大朝会,到时会有很多人封官授爵。”

李亨仰首望天,原本这一切都该是他的,然而现在他却只能做一个旁观者,他实在不甘心!

“你呢?他们准备给你什么官职?”李亨低下头,紧盯着李豫。

“虽然目前还不能肯定,但根据裴御史和儿臣的分析、以及打听到的一些消息,应该会让孩儿做金吾卫将军。”李豫小心翼翼地道。

李亨目光陡然一亮,这可是个掌握兵权的实职,由此可见,自己让李豫将程伯献和东方曦送过去,是个正确的决定。

“你说的裴御史是裴冕吗?”李亨问。

“是的,裴御史被贬为侍御史后,经常来孩儿府邸走动。”李豫说。

“张垍呢?他怎么样了?”李亨最近这段日子心情沉入谷底,并没有过问老部下的情况。

“张驸马被查出与一桩桉子有牵连,已经下狱。”李豫叹道。

李亨深吸一口气,默默望着城门口进出的百姓,过了好半晌,才低声道:“你知道将来该怎么做了吧?”

李豫露出诧异之色。

“哼!你不会真的以为我放弃了吧?”李亨靠近了一些,压低低声。

“父王,您的意思是……”李豫小声道。

“李瑛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好儿子,李求那般庸碌之人,怎及得上你?将来等李瑛死后,我要你夺回皇位!”李亨将儿子拉到墙角,一字字道。

“父皇,只怕到时候,孩儿纵然有心,也是无力……”李豫苦笑道。

“不,只要你做一件事,这件事就很有成功的机会!”李亨说。

“一件事?”李豫愣道。

“记住了,你以后专心辅助李羽,帮他培植势力,然后扇动他造反,等他夺位时,你再怎么做,就不必我说了吧!”李亨眼中闪着热切的光芒。

李豫默然不语。

李亨笑了笑,拍了拍他肩膀,道:“这件事来日方长,你现在只需记在心里就行了。十年之内,你要忠心耿耿的为李羽效力。”

“以他的能力和势力,将来定是朝中第一人。你跟在他身边,也会水涨船高,到时候说不定很快就能把我接回长安,到时候咱们父子齐心,定能大业有成!”

望着李豫犹豫不定的表情,李亨没有再劝说。

没有人不想当皇帝,纵然李豫现在有顾虑,将来也一定顶不住龙椅的诱惑。

“不必再送了,去平阳侯府吧!”留下这句话,李亨上了马车,离开了这座待了近四十年的长安城。

在他离开后没多久,李隆基和杨玉环也一起离开了,杨玉环还带上了杨玉卿,后者对长安城已经没有了任何留恋。

李瑛亲自将李隆基送了一里路,回到长安城后,朝公孙兰问:“羽儿呢?怎么没来一起送行?”

“他去送艾琳了。”公孙兰回答。

“送艾琳?她要去哪?”李瑛吃惊道,他对艾琳颇有好感,还准备封她一个郡主呢。

“艾琳要回大食了,她哥哥派人来接她了。”公孙兰轻轻道,语气中也有些不舍。

“唉,她离开怎么也不来和我告声别呢?”李瑛叹道。

“她走的很急,好像是她兄长的处境很危险,所以没时间告别。”

李瑛没有再说话了,艾琳毕竟是大食公主,如今大食又在内战,艾琳没有见自己,说不定是担心忍不住向自己求助。

以唐朝与大食的关系,李瑛不可能出兵相助,到时候反而会让两人都尴尬,那小姑娘定是猜到这一点,才不告而别。

“你弟弟呢?怎么也没来?”李瑛转移话题道。

公孙兰摇了摇头,她始终很难把李求当做兄弟,对他没怎么关注。

“回殿下,皇孙殿下可能去了胜业坊。”陈希烈忽然道。

“他去胜业坊干嘛?”李瑛问。

“好像是卢侍中在胜业坊买了一间宅子,送给了皇孙殿下,宅子正在翻修,皇孙殿下这几日经常过去查看。”陈希烈低声道。

李瑛忽然觉得有些烦心,摆手道:“行了,回宫吧!”

李瑛从六岁被封为皇太子,到二十八岁那一年,被贬为平民,若非汉中王和长公主相救,当时就已经死了。

在民间浑浑噩噩上十年,连他自己都想不到还能再当上太子,如今李隆基离开皇宫,他虽然还未登基,但实际上已成为这天下之主。

然而此时此刻,他忽然有些空虚……

回到东宫后,李瑛推掉了所有事,独自来到寂静的花园中,抬头仰望着明月。

自己这一生的记忆,在脑海中慢慢闪过。

“殿下,您在想什么?”一双娇柔的手搭在他脖子上,身后传来江采萍的声音。

李瑛叹了口气,道:“我也不知为何,胸中忽然有股抑郁之气,压得有些难受。”

“是不是之前一段时间心弦绷得太紧的缘故?”江采萍柔声道。

“唉,其实说真的,我的能力不仅比不上父皇,连李亨都比我有手段,我是担心做不好这皇帝!”李瑛叹了口气道。

“不许你这么说,若是你真没有能力?那么多人才怎会都聚在你身边?”江采萍伸手按住李瑛的嘴。

李瑛苦笑道:“他们可能都把我当做仁君了,却不知道,我只是生性比较软弱罢了,现在我还没有登基,已经有点管不住他们了!”

“管不住?你说的是谁?”江采萍问。

“不是单独哪一个官员,而是很多人我都管不住了,就比如令狐德的儿子强占了安禄山的宅子。高仙芝没有和我说一句,就将夫蒙灵察给杀了。有御史上奏,说李白醉酒之后,讥讽我不会用人。还有刚才,听说卢弈送给求儿一座宅子!他们一直这么拥立我,我又不好惩罚他们,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江采萍听了半晌,也觉得有点头大,想了片刻,出主意道:“要不这样,明日不是要封赏他们吗?咱们借这个机会,敲打敲打他们!”

见到一向柔弱的江采萍说出这种话,李瑛忍不住一笑,道:“爱妃觉得该如何敲打?”

“明日你不是要给他们封爵吗?可以把原本要封给他们的爵位,降上一级,也算是一个警告!”江采萍说。

“唔,倒确实是个好办法,爱妃,你随我来。”

李瑛拉着江采萍来到书房,桌桉上有一封金色敕书,上面写了一排名字和爵位,这是李瑛这几日经过反复考虑,写下的一份敕封名单。

“爱妃,自我恢复储君之位后,你一直在我身边,相信每个人的功劳你也都看在眼里,你帮我看一下,有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

江采萍低头凝望,半晌之后,摇头道:“殿下,别怪臣妾多嘴,你这封敕书上的很多地方,都令臣妾困惑。”

李瑛愣了一下,道:“哪里让你困惑?”

“您不觉得这份名单之上,七姓大族的名字太多了吗?他们其实并没有帮到您什么,为何能得高位?”江采萍蹙眉道。

李瑛笑了笑,道:“他们怎么没有帮到我呢?几乎所有大事小事,都多亏了他们的帮忙,不然我怎能有今日?”

“那您具体说说看,他们干了什么?”江采萍问。

李羽正要开口,然而当他展开回忆后,忽然悚然一惊。几件影响最重要的事情上,这些人似乎真没帮到忙。

兴庆殿逼宫之事,主要出力者是李羽、李瑀、长公主、王忠嗣、高仙芝、张瑜……

鸿运柜坊之桉,几乎是李羽、高华和伍天明力王狂澜,李白、高仙芝和王忠嗣在应对上比较得体……

最后是南诏之战,首功在盖嘉运和李宓身上,其次是所有姚州将士和白兰羌……

中间也有一些小事,仔细想想,出主意的人都并非世家大族子弟,但为什么在自己印象中,他们立了很多功劳呢?

凝思许久后,李瑛忽然明白了。

这些人天天在自己跟前晃悠,相互间又会彼此夸赞。

今天官员甲在李瑛跟前夸赞官员乙……明天官员乙又在李瑛跟前夸赞官员丙……后天官员丙又回头夸赞官员甲。

长此以往,日复一日,不知不觉中,李瑛便对这些人印象越来越好,感觉每个人都立了很多功劳。

念及此处,他额头冷汗涔涔,苦笑道:“若非爱妃提醒,我险些犯了大错……”

低头向敕书看去,叹道:“伍天明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我却差点忘记了这个人,实在是不应该……”

“您公务繁多,哪能事事都记住。”江采萍柔声安慰。

“不,并不简单是公务繁多的原因,我现在才意识到,真正干实事的官员,并不会经常出现在我跟前。伍天明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后我必须时刻警醒自己。爱妃,若是我忘了,你也记得提醒我!”

“臣妾记住了!”

李瑛取了笔,在侯爵一栏上添加了伍天明的名字,紧接着,便开始修改敕书,根据江采萍刚才的提议,将有过之人降爵处理。

当他写到卢弈时,江采萍忽然道:“殿下,这人应该多降几级爵位!”

“这是为何,卢侍中得罪过你吗?”李瑛疑惑道。

“他就算得罪我,妾身也懒得和他计较,可此人对兰儿毫无半点尊重,还让手下编排羽儿和汉中王,实在可恨!”

李瑛第一次见江采萍露出这样的表情,沉吟半晌,说道:“那就再降爵两级吧,此人正是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时至今日,我终于明白父皇和以前的皇帝为何要打压他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