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君临天下! > 四七零 回航

朕,君临天下! 四七零 回航

作者:江南的风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10 23:35:45 来源:笔趣阁

……

议和条约送达京师,公知与朝堂后,顿时满殿朝臣炸开了锅。

“皇上,不能答应啊,这要是答应了,大金颜面何存啊皇上!”

“奴才恳请皇上,将李绅、纪昀一干贼子就地正法,此二人乃是国之耻辱啊!”

“不能答应,万万不能答应啊皇上,您要是应下这份条约,如何有面目去见大金的列祖列宗呐……”

一时间,朝堂之上到处都是哭丧般的嚎叫,更有夸张者捶胸顿足,一副如丧考妣的姿态。

泓霖看着条约上如此之多“违背祖制”的内容,也是不由火冒三丈,当即厉声质问跪在地上的李绅、纪昀二人:“你们到底是怎么办事的!”

纪昀当即就泪如雨下:“皇上,奴才无能,不能为国分忧,还请皇上责罚!”

李绅则淡淡道:“皇上,并非奴才不肯为大金力争,而是奴才实在已经尽力了,如若不是奴才和纪大人冒死周旋,条约上的内容将更加离谱,还请皇上明鉴。”

这是李绅和纪昀回京覆命时便商议好的,把这次谈判内容难度放大,好为自己留一线余地。

听二人这么一说,又被满朝哭声惹的心烦意乱,泓霖当即沉喝一声:“哭什么?朕没死,大金还没亡呐,你们如此成何体统!”

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泓霖接着问李绅:“难道上面内容当真不能修改?一条条都与本朝祖制不符,朕若是答应,那将是千古罪人啊!”

李绅回道:“皇上睿智过人,乃是当世明君,然汉军已经控制我大金北地河运粮道,

眼下临近四月,若是再不速速与汉军达成协议,京师可就要乱了。”

泓霖闻言,顿时沉默了。

漕运要是无法准时将南边的粮食运送到京师,京畿各地怕是真的要饿死人来。

“也罢,你就去回复东夷,言条约所置内容,朕基本恩准,但与京师设立领事处万万不可行,

朕只允许他们在境澳港设立领事处,若是不答应,朕即便不要这江山,也誓与东夷周旋到底。”

到现在为止,泓霖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美梦,依然没把汉朝当做一个强大对手看待。

在他的潜意识里,还是皇权至高无上,岂能容蛮夷居住在天子城下?那礼数又何在?

李绅:“奴才一定为皇上办妥此事。”

……

又经历半个月时间谈判,汉、金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签署了。

条约主要规定以下:

1.境澳港以及周围十六个县乡为汉朝租界,允许汉朝人在此随意活动。

2.汉朝有在租界区驻军、开办各类商行以及设立官署的权力,不受金国管辖。

3.南澳中部以西地区的一切矿产资源全由汉朝开发利用,为期九十九年。

4.但凡在南澳生活的公民都拥有携带武器的权力,若与金国百姓发生冲突,汉朝公民当交由汉朝官署处置。

5.赔偿汉军军费共计二亿五千六百五十万两白银,其中第一期一次**付三千六百五十万两,剩余部分以八年为期,分期偿还。

6.汉朝商人有权向南澳平民招工,金国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在租界内的劳工生活工作。

7.……

等金国的印章敲下,这份条约也正式生效。

而泓霖为了替自己挽回颜面,与条约签订第二天颁布了一道诏书昭告天下:

“东夷蕞尔小邦,无知野蛮且不通礼数,然朕念其万里之遥前来朝贡实属不易,

故而准其与大金通商,并恩赐南澳等地为此栖身之地,此彰显我大金礼仪之邦气象,

乃盛世所照,我大金地大物博,无所不有,望东夷能感念我大金之恩德,永远铭记于心。”

好家伙,这份诏书洋洋洒洒写的好不潇洒,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大金打赢了,能把割地赔款说的如此清新脱俗也是一桩奇葩。

就在协议生效第二天,李绅找到了班定远,见面第一句话便说:“班贤弟,我李家大祸临头,你可一定要救救我啊!”

班定远一愣:“李兄何出此言?”

李绅道:“咱万岁爷签下这样的条约,事后必会找替罪羊算账,而身为主使的我,必会被清算,还请班贤弟替我想个法子,救我一命。”

班定远对李绅印象其实还算不错,这家伙虽然是个贪官,但能力还是不错的,而且精通各国语言,也是难得的人才。

汉朝需要有这样的人,来与金国牵线交流。

班定远想了想道:“如此,倒是有一法子,只是李兄怕是不让。”

李绅道:“班贤弟只管明言。”

班定远道:“你可与你们皇上说,为了确保条约能顺利进行,汉朝需要与谈判使臣保持联系以便进行后续探讨,

并且这份条约必须由签署者亲自送往汉朝面圣,如此一来你的命也就保住了。”

李绅闻言一怔:“班贤弟,照你这意思,我岂不是要出海去往贵国?”

班定远道:“李兄,出去看看吧,你来我中原看看,就知道为何金国会败的如此之惨,等你到达中原后相信一定会有所感悟。”

李绅默然点点头,随后拱手道:“如此,便多谢班贤弟了。”

……

四月初,岳少穆和甘子霸齐齐撤军回往境澳港集结,准备启程回国了。

而金国的漕运也总算恢复了正常。

只是经历这次事件后,金军懦弱无能的表现被生活在金国境内的侨民看在眼中,顿时各方骚动不已。

就在汉军刚离开第五天,南方黄泥岗上,一群百姓立刻造反起势,周围乡县纷纷相应。

当然这些已经与汉军无关了,在外鏖战一年多,将士们早已归心似箭。

而锐健营士兵在拿到岳少穆给的二百万两抚恤金后,第一时间将家中老小接到租界内,也齐齐加入了汉军,成为汉军在南澳一支常备军。

这也是岳少穆考量的地方,不单单只是单纯出于对敌人的尊重,更多的是未来局势的考量。

有锐健营这样的地方军驻守租界,可以大幅减少汉朝的海外军事开支。

这些金兵……不,现在可以说是汉军,都是经过严酷操练的精锐,只要换上汉制兵器,再进行短暂的磨合操练,完全可以胜任驻军责任。

五月初,岳少穆安排吕子明和陆议驻守南澳后,便启程回往中原了。

一道前行的还有李绅等几十名南澳回访使团。

他们力图要改变大金颓废的局势,誓要当变革第一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