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铁骨文风 > 第三章 病厄

铁骨文风 第三章 病厄

作者:醒书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5:53 来源:笔趣阁

殿中烛火吡啵跳了一下,钟皇后望着堂下的林老医官,问道:“林医官可曾为我儿诊治?”

“启禀皇后娘娘,在娘娘入殿之前,下官刚为六殿下做了复诊,现已大略知晓殿下体情。”林老医官回复道。

“你且道来”钟皇后说。

林老医官不疾不徐的说道:“此前六殿下跌落了秦淮,溺水甚久,还曾断了呼吸,虽然后来续上了气息,并被送回宫来,但那时脉象狂乱,神智不醒,老臣甚忧。”

歇了口气,林老医官继续说道:“但此番进得殿来后,见殿下醒转,且为殿下把脉,观其舌,探查肌体,感其呼吸,多方诊断后,已是放下心来。殿下不愧为天潢贵胄,得天圣佑,断了气息良久亦能醒转,乃是我唐之福。现下虽心脉微弱,但舒稳延绵,之后自会日渐益壮。肌体虽酥软,但乃是长时闭气导致肌体脱力,稍加休息几日亦可恢复。”

“照老医官说来,我儿如今已经无恙了?”钟皇后问道。

“呃~,禀告娘娘,六殿下现虽已无大恙,但。。。。。。”林老医官欲言又止。

钟皇后道:“老医官勿忧,如实说来便可,本宫不会无故降罪。”

林老医官接着说:“殿下现在本无大碍,但却因水入肺脉,虽说现已沤尽,但仍会对肺脉造成些许损伤。虽时下入秋不久,天地不寒,但殿下落水良久定会沾染寒气,老臣恐殿下这几日会发风寒。且风寒侵袭之势将会。。。十分汹猛。”

钟皇后听后一颗本已缓缓平静的心又吊了起来,急道:“老医官对此可有能为?”

林老医官回道:“此等风寒乃恶疾,老臣亦无十分把握,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老臣只能按良方开得几贴祛寒解毒,制燥降热,护保肺脉的汤药,予殿下服用,抗此风寒。余下只能看殿下自己了。”

“听老医官所言,嘉儿此病凶吉不可测?就无更好的施为了吗?”钟皇后脸上几分急色。

“娘娘或可传唤其他医官来诊治一二。”

钟皇后闻后默然,她清楚了解,这个林满中是上医院最好的医官了,他都搞不定,其他人就更不行了。

钟皇后问道:“那老医官可知我儿几成把握能渡此风寒脱灾脱难?”

林老医官回道:“老臣相信殿下吉人自有天相。”

老医官回答的滴水不漏,这也说明,老医官对李昱即将发作的风寒确实没有把握。

钟皇后涩声说道:“老医官用心了,借你吉言,如来日殿下身体大好,老医官大功,本宫必会发下重赏。”

“责之所在,必不能怠,为天家尽心尽力是老臣的本分,不敢言功,更不敢论赏。”林老医官作惶恐状。

“本宫说赐赏,就是你有功,安心纳了便是。”

“叩谢娘娘隆恩。”

“好了,如无他事就下去尽快为殿下配药去吧。”

“是,老臣告退。”

待得林老医官退下,偌大房间里就只剩三个人了。黯然半晌,房间里气氛略显沉重。钟皇后幽幽对着侍立在床榻边的秋儿说道:“秋丫头,刚那老医官的话你可听着了?”

“奴听见了,听清了。”秋儿回复道。

钟皇后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嗯,稍晚殿下或发风寒,你务必用心照看好殿下,本宫嫌那些个侍女粗鄙,心思鲁钝,手脚不够轻细,不似你般伶俐心巧,这段时日,服侍殿下如能亲为,勿假他人之手,可否?”

秋儿脆声回道:“皇后娘娘宽心,奴定会用心尽力,亲自服侍好殿下,让殿下早日康复。”

钟皇后强颜笑了笑称赞道:“嗯,本宫知道秋丫头你是个乖巧的。”

然后看看了还是个小小女孩的秋水,不由皱了皱眉,心思念转,想了想,然后叹了口气,说道:“秋丫头,让你一个小小的人儿独自看护殿下,那是难为你。也罢,本宫这几日就寝嘉清殿,与你一起照看嘉儿。”

秋儿听闻后急声道:“啊?皇后娘娘下榻嘉清殿照看殿下?这可如何使得。娘娘万金之躯,这等劳心费力粗鄙之事交给奴来做就好了,且万一娘娘沾染了病气,那该如何是好。”

“秋儿勿惊,知你伶俐心巧,但你年且尚幼,若是个平常,你顾他冷暖,知其饥渴,只需贴心服侍即可,不费什么手脚。”

“但如今。。。嘉儿他肌体无力,且如那老医官所说,许是要发那风寒,不是一般等闲照顾。起卧腾转,扶行沐濡,恐你力有穷时。”

“本宫现下虽说形如凤仪,但从前也是从平常人家出来的,没那么娇贵,些许劳事还是能做得的。更别说嘉儿是本宫爱子,母顾子,无不合。”

看秋儿还想要劝说什么,钟皇后摆摆手又道:“秋丫头无需多言,就这样定了,你且帮我传告一声门外本宫的随侍,让她们先回仪宁殿,将本宫一应惯用事物取来,好让本宫在这里住上几日,顾看好我的嘉儿。”

乖巧的秋儿见状也无法再劝解了,应了声:“奴这就去。”然后就退了出去。

李昱在床榻上也把林老医官、还有钟皇后和秋儿的话听的真真切切。钟皇后的宠溺,让李昱隐隐感动。

听了林老医官的话,结合脑子里身体前任的记忆,李昱大概也明白了他前任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南唐地处南方,乃文人辈出之地,故而世家名流,普罗大众都好文风。时乃南唐元宗治下,元宗李璟好文,喜诗词,更甚。

身体前任名为李从嘉,元宗李璟第六个儿子,作为李璟的儿子,受这大环境影响,对诗词文赋那是更加着迷。

说李从嘉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这个人将来登基后改的另外一个名字,大家应该多多少少听过,就算没听过,也肯定听到过他的作品。

李从嘉的另一个名字是李煜,南唐后主李煜,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千古词帝李煜。写出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李煜。

什么?你还是不知道?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你总多少听到过一点吧。什么?你都从未听过?

好吧,你该去读点书充实一下你那贫穷的大脑了,人可以兜里没钱但不能脑中无货啊。

自古文人多风流,而无花月不风流,没有丝竹美女和浊酒怎么能风流的起来。

别看原身才十岁,却已经是风月场中顽耍的老司机了。当然,因为还年幼,即便经常厮混于风月场所,却还喝不了烈酒,操不了真枪。

今日,那李从嘉本是与一干经常顽耍的高官,名仕,世家纨绔子弟同往常一般,去到秦淮河上包了一艘妓家画舫,一起行那吟诗唱词,风花雪月之事。

流连秦淮河上时,偶遇另一画舫中有一绝美女子,众人惊为天人,欲想邀得佳人一起共赏风月。未料河上另一艘画舫上的齐王世子和另一帮子纨绔们也一眼相中了那个绝世佳人。

于是两帮人为了争夺美人的陪侍而起了争执,都是气血好勇的少年郎,几口黄汤下肚,又在美人面前,争执到后来个个血涌天门,不管不顾,竟然操船互撞,破了画舫。

看着那河水沽沽的灌入船中,一干风流子们立刻慌了手脚,在一片船难的混乱中,那李从嘉便跌入了秦淮河。

不会水性的他就这样溺了水,等被打捞上岸的时候原身早已魂往极乐去了。然后二十二世纪穿越而来的李昱就这样正好接管了这具身体的控制权。

之后的情况,李昱已是了然。

刚听到林老医官的诊断,李昱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李昱的判断也像林老医官一样,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太乐观。

以后世的医学理解,像自己这种溺了水的人,大量不洁净的河水侵入肺部和气管,整个呼吸道应该会感染很多细菌,加上在冷水中泡了很久,期间抵抗力大幅下降,自己呼吸系统感染发炎的可能性很大。

在没有抗生素的古代,每一次比较严重的感染引起的炎症,都等于是在向天争命。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炎症,时间拖长了很容易导致深度感染然后引起各类并发症,最后导致重要器官衰竭而死。

李昱好不容易得来再活一次的机会,他可不想悲剧的一开始就病死。但条件实在有限,能为自己做的也不多,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做到最好以保全自己。

唉。。。多灾多难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