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铁骨文风 > 第十六章 贱口

铁骨文风 第十六章 贱口

作者:醒书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7 10:42:46 来源:笔趣阁

在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奴婢贱口”制度,唐朝的《唐律》中清晰写到:“奴婢贱人,律比畜产。”里面写的贱人可不是指“碧池”,而是泛指所有入了贱籍的人,也就是签了合法卖身契的人。

从唐律那句话就可以看到,这类人有多悲催。这类人按后世的说法就是失去了人权,已经不被当成人看了而是当一物件或牲口来看待。

这残酷的制度一直延续到宋朝开始才被废除,宋律不设贱口,并禁止人口买卖。

在宋朝,穷苦人家即便去有钱人家为奴为婢签的也是劳动合同,而不是卖身契。

虽然生活待遇和以前还是差不多,但至少法律上保证了这些人的人权和一定的自由,不是主人想打就打,想杀就杀了,而且不满意主家可以炒老板鱿鱼,前提你还能找到另一份工作。

宋朝禁止人口买卖,但这会儿五代十国时期还是合法的,南唐也是行的“奴婢贱口”制度,不过就是不能诱骗贩卖良家和别人的奴婢,但这条好像以前哪个朝代都一样。

话说虽然后来宋朝禁止贩卖人口,但实际上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却屡禁不止,最后只要别做的太过分,比如大量诱骗良家女子和孩子贩卖,或者贩卖到契丹和金,其他情况,朝廷都默认人口牙行可以存在。

而且宋朝自开国两皇之后,皇室自己无视律法买女成风,上行下效,整个北宋妇女贩卖反而更加厉害。

宋朝时期,家中蓄妓买妾十数人,数十人,上百人都有。朝中大臣,地方官员,士绅豪商无数人都好此风,历史上很多名人都不例外。

甚至因为京城官员大量需要姬妾家妓,在都城周围地区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尚:“京都中下之户,不重生男,每生女,则爱护如捧璧擎珠。甫长成,则随其资质教以艺业,用备士大夫采拾娱侍,名目不一,有所谓身边人、本事人、供过人、针线人、堂前人、剧杂人、拆洗人、琴童、厨子等级,截乎不紊。就中厨娘,最为下色,然非极富贵家不可用。”

感觉卖女儿都成区域支柱产业了,变着方儿找明目卖女儿给京城士大夫们,少则百贯,多则十数万贯,令人叹为观止。

胡扯又扯远了。。。。。。

话头转回来,南唐目前也还是有“奴婢贱口”制的,一般由人口牙行操作这个事,大市里摆在明面上发卖的一般都有几类人。

一类是犯了政治错误被朝廷打入贱籍的;一类是本身就是贱籍被主人转卖的;一类是本为良家但由于各种原因活不下去而自愿卖身求存的;还有最后一类就是域外人口。

域外人口前唐时期比较多见,现如今天下大乱,四处隔断,商路渠道不通畅,域外的东西和人都比较少见,目前和域外保持商业往来的国家就南汉一个。

南汉国地理位置在最南边靠海(后世广西、广东和海南地区),西域因中原大乱而断了丝绸之路。因此历经万难,多年之后在海上开辟了一条航线来到中原,发现中原战乱还没结束,便与最南边没怎么受到战乱波及国家安定且航程最短的南汉建立了商业通路,

而南汉国则因海贸输出了大量的茶叶、瓷器和丝绸而获得了大量的财富。据说南汉国的金银多到国主下令用金银打造武器来装饰军队。

想到这里,“嗯~”李昱默默在心里给南汉国打上一个标签:肥羊。

江宁城大市里人口生意火爆的原因,李昱非常清楚。

北方常年战乱,加之黄河几乎年年决堤,天灾**迫使大量北方人口南逃而来,如果没家底的,好容易挨到了南方必然身无旁物,一清二白。

如果没有人可以投靠,又找不到什么出路的,那为了一天两顿的饭食,很多人都只能自入贱籍,或卖妻卖子。

虽然悲催,但卖身为奴总比饿死冻死强。

“唉,这世道。。。。。。大部分人都只能求活,却也是顾不上其他了。”

胡思乱想中,李昱来到了牙行外边。

牙行都集中在一片很大的广场区域,搭了一个个矮台,台后简易木棚里都是贱人,有牙侩领棚里的人一**轮番上台去,一边展示介绍,一边叫卖。

常乐是个半大小子,原是河北博州人氏。七年前黄河大汛,决堤于博州,常乐一家虽然幸存了下来,但失了耕地成了难民。

当时常乐全家往南走,一路饥荒。

常乐家中最小,家中老子娘和哥哥姐姐疼惜他,有吃的都紧着他给他吃,结果两哥和一姐姐都饿死了,没能走到江南,而常乐活了下来。

失去了疼爱他的哥哥和姐姐常乐很悲伤,但庆幸的是,当他们一家来到南方后,由于他们逃难来江南较早,那时官府广纳北下的流民和难民,起初管吃住,后来还给分地。

虽然都是荒地,但只要下了力气开出来,总能在地里刨出生计来。常乐的娘也在城里找了个染坊里的淘布活计,虽然活苦钱少,但也能补贴家用一二,而且主家还管一顿饭。

常乐小时就聪明,且家里遭了大难,伤心过后特别懂事。

虽然年岁还小做不了工,但他打小就混迹于江宁闹市,把那些个摊摊贩贩,店店铺铺,行行业业都摸到门清。

然后在街头给不知情的客人介绍带路混点赏钱。

这段时日,常乐经常待在大市里,因为最近北面接连不断的逃难来了很多人口。大多数都是没法维持生计的,因此人口牙行的生意兴荣。

常乐眼尖,嘴甜,会说话,晓行情,懂门道,最近帮了好几个过来买奴的客人,着实赚了不少赏钱。

今日常乐还没开张,正在牙行广场外围一边转悠着,一边打量着来往行人,争取第一时间找出潜在客户。

远远看见来了一辆看似不豪华但细看各处显着精致的马车。看着马车慢悠悠停在了路口后,常乐来了精神,继续盯着。

看到马车先是下来一个锦袍男子,行止之间,各处透着规矩。

见他掀开车帘,半跪着侍扶着一个年龄看上去比他还小的小子下了马车。

常乐再细瞧那小子,

一身白锦流纹绣

领镶紫花金丝绸

腰束黑蟒玉带扣

脚踏亮玄小朝貅。

(原创不易)

虽然身上没有穿金戴银,也未见佩玉环石,而且一头黑长发很不讲究的随意挽了个马尾,但眉眼间的神采就让整个人显得与周遭不同。

“这小子模样俊得哟~~啧啧啧”常乐直咂嘴,从没见过生的这般好的。

“嘿,面生,有戏。”

李昱下了马车,远远打量了一番,只见前面那人牙广场热闹异常。

迈步趋前,将将走近那广场,李昱便见迎面跑来一个年轻小子,那年轻小子点头哈腰,低眉顺眼的谄笑着对李昱说道:“哟,公子,小人一看您就是一富家贵人,真真贵气。看您往人口牙行来,敢问,您来这儿是要买奴,还是卖婢啊?”

“我就是来看看。”李昱淡淡说道。

“小公子,这块地儿我烂熟,各家牙行我也识得通透,您看我陪您看看逛逛?若您心烦小人碍眼,您就当小人不在,小人就跟您后面,若您有疑,问小人便可,小人定能为您解惑。若答不上来,您随便发作小人。”

这服务态度和水平可以啊,李昱乐了,开口说道:“。。。。。。呃~”

“贱名常乐,别人都唤我常小牙,公子贵人叫我常小牙便可。”李昱的问话还未出口,那年轻小子常乐便善察言色的介绍了自己。

“嗯,常乐,这名字不错啊。”

“回公子,小人原本不叫这个名字,常四是小人早先的名字。”

“怎的改了名字?”

“公子,这说。。。来就话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