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铁骨文风 > 第八十八章 百态

铁骨文风 第八十八章 百态

作者:醒书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7 10:42:46 来源:笔趣阁

听到了周宗问自己的话,李昱不由略微头疼。

“这老头,啥都好,就是太谨慎了。”

吐槽归吐槽,可人家毕竟是替自己担忧,为自己好,于是耐心说道:“司徒又替嘉忧虑了?司徒宽心,如方才司徒所说,小子虽然行事每每不按常理,或有逾矩,但我还是知晓利害,紧守本分的。

钢料不同于铁料,乃国之要害,这等道理,我怎会不明白。但,小子将来欲行之事需大量钢料,故而必须为之。且,这钢料除了世人眼中的锄犁农具,刀剑兵器外,更有无数造福世人的妙用呢。”

看着周宗还是望着自己,李昱再补充说道:“如那香水和镜子般,却非普通可有可无之物,而是利天下助万民的妙用宝贝,那铁轴便是沧海一粟。

这天下间,若是有良具,能让田间亩产增产五成,那这天下将会少多少饥无可食之人?若是有良具,能让布衣织造增产五成,那这天下将会少多少寒无可衣之辈?若是有良具,能让船行车马增速五成,那这天下将会多多少货物往来,而不再使人缺锅少盐?若是。。。。。。”

就在李昱一时兴起,滔滔不绝的讲着心中美好想象的时候,周宗看着眼前小小一个人儿的殿下,俊秀的小脸尽是稚嫩,但话语间那看向自己的眼神,明华灼灼,灿若星辉让人不禁深坠其中,恍惚间,周宗在李昱眼中似乎看到了神国天界之影,重重幢幢。

心中难奈思量:“若说这是奇人异士所教,我定然是不信的,可,若是殿下自己?这生而自知的事当真会有?

自前唐纷乱之始至今也快一百五十年了,这整个天下都翘首以盼着由乱入治的那一天。而每每世道趋同之时,总会出现异于常人的大德大能之人,领袖群伦而平乱建治。

于我南唐,殿下应该就是那个人吧。”

“司徒?司徒?”

李昱关切的问话传来,将周宗从神游中拉回了现实,周宗捋了捋自己的胡须道:“抱歉,殿下,老朽年迈昏聩,一时走神恍惚了。”

“是小子的不是,未能顾及司徒的高龄,一路走来颇耗精力。如今这高塔司徒也看了,要不,我等回前殿去休息片刻?看这时辰也快近午,也差不多该是用午膳的时候了,小子早已命人备下薄酒粗菜,待休息一会儿后我等便去入席,可好?”

“殿下作主便好,老朽随之即可。”

“那,司徒,这边请。”

吴王府前庭,东宴厅祈风殿,准备入席用膳的周宗和李昱二人行至宴厅门前,周宗看着这宴厅的方位和殿门牌匾上的名字,心中不由一动,问道:“殿下,这祈风殿的名字可是由前唐韩退之的诗句而来。”

闻言,李昱停下了脚步,环顾了一下这眼前的大殿,想了想后说道:“这殿名非我所起,于我入府前便有了,看它坐落我王府东南角,又叫这名字,想来应该是从韩退之的诗句中得来。司徒,里边请。”

两人一边迈入殿内,周宗一边吟道:“寄笺东南风,天门西北祈风通。该是这出处。”

“司徒学识渊博。”

李昱的马屁没有拍上,周宗却是打趣着李昱道:“只是,这深秋时节,易起北风,东风却是不与人便啊,不过殿下的船倒是能顺风顺水了。”

闻言,李昱心中诧异,不由望向周宗,但转念一想,便也释然。这皇城里,天子脚下,新鲜事不多呢。自家的事,若不是做得周全准备,有心人想要知道,也不难哩。况且这事,李昱本也就是摆在明面上做的,沾染商事,一不正经,二来毁誉,自己做来倒也合适,搞得大家都知道反而是好事呢。

李昱反过来打趣周宗道:“呵呵,司徒虽然年迈,耳目倒仍是聪明啊。来,司徒,请上坐。”

落座的周宗则是苦笑道:“倒不是老朽有多能耐,实在是殿下太过张扬了。这商事,凡是大门大户的权贵之家,必是或多或少都有的。只是大家都遮掩在暗处,哪像殿下这般,都快让人行船到你府上了。”

李昱闻言,眨了眨眼睛,一脸无辜的样子对周宗说道:“司徒,别人都知晓此中的情理,可唯独你似乎忘了小子我的年岁哩。”

李昱的话让周宗一怔,醒转过来,暗道:“是哩。老夫因缘巧合,方才深知殿下绝世的天资和百炼成精的心性,屡次相处,不知觉的总是把他当作了大人看待。可外边人等又有谁能知晓这实情内里?于旁人眼中,殿下方才十岁稚子顽童,荒诞无稽些却该是常理呢。”

“殿下言之有理,是老朽多虑了,殿下勿要恼了老朽话多唠叨。”

“怎会。司徒老成于谋,思虑谨慎也是该的。且,司徒这般心思不都是为了小子我吗,小子我可不是不识好歹的人。”

看着眼前很是懂事知人的殿下,周宗不由老怀欣慰,暗想道:“殿下诚然是我唐之望也,只是现下碍于年幼的身份入不了朝局,但如这般暗中积蓄也是良途,待假以时日。。。。。。”

想到此处,周宗不由想起了如今的局势,前路诡谲不明。殿下若仍是在宫中,自然可以安然无忧,可如今既然出来了,怕是难以独善其身啊。

忧愁又起,周宗轻声一叹。

李昱看见了问道:“司徒还有何忧虑?我那海船此番去程不远,往返月余即可,应是不会有甚不妥的地方。”

“不日老朽就要离开江宁回驻江都,那边有老朽在,陈家自有人照顾,殿下的这条海上商道应是不会出太大岔子的。老朽担心的是这江宁啊。

自今年开春我唐兵败于闽南,虽然你父皇因为朝野之声,最终还是发落了那几人,但却高举轻落,仅仅做了个样子,实则朝堂佞小未除,仍是一派乱象。

而南闽败事对我唐影响之深远,可说是危及社稷也不为过。虽然朝堂上百官都对此闭口不提,但谁都知晓这无波无澜的水面下却是汹涌暗流,只是不知何时终会掀起滔天巨浪。

老朽担心那风起浪涌之时,殿下万一被牵扯,而我远在江都,却是帮扶不了殿下啊。”

闻言,李昱很是感激,注视着周宗微微笑道:“司徒又多虑了,小子我虽然离宫开府,可远未足年,这稚子幼童的身份就是万全的护身金牌呢。就算是万一被牵扯进去,司徒觉得小子我可是那轻易被浪潮吞没之人?”

看着对面一脸自信,浅笑着的李昱,周宗思忖着:“是啊,殿下的才智岂是常人能及,多次相谈中,我都自感有不及之处,想来凭着年幼的身份,趋吉避凶应是不难的。

常理该是如此,可为何自己最近每每想到殿下的事,总是心惶惶矣。

许是这潜藏的局势引而不发,祸福之难测令老夫亦难以静心,故而稍许有点患得患失,失了方寸吧。”

压下了心中莫名的忧思,周宗笑着对李昱说道:“是老朽的不是,那不谈这些扫兴的事了,来看看殿下为老朽准备了何样的好吃食。”

“该是如此,不聊这些闲杂事情,司徒且尝尝我命人精心准备的菜式,这可是在外面见不到着也尝不到的。”

“好好,我来试试其味如何,殿下之物每每出人意料,想必这些佳肴也定是不凡呢。”

“司徒,请。”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呢,既无情又公平。在李昱招待周宗用膳的午间,两人品尝美食的时候,这江宁城里每个人也都同样渡过着这一时刻,只是同样的时间里有人开心,有人悲伤,有人踌躇,有人失落,有人静逸,有人恐慌。

在江宁城一处房宅的一间昏黑小屋内,常乐被五花大绑的捆在了根木桩上。吱呀一声,小黑屋的木门被推开,进来一个蒙着汗巾拎着一个盒子的男子。本是低垂着头的常乐听到了声响后有了动静,抬起了被蒙住眼,堵住嘴的脸,透过嘴中的布团发出吱吱呜呜的声音。

那蒙面男子走至常乐身边,取下了常乐口中的布团,常乐立刻喊道:“你们快点把我放了,我是吴王府的人,我是给吴王殿下办差事的。。。。。。”

“好啦,好啦,都知道啦,都说了几百遍了,每次进来都说,也不嫌累。看来这米汤还得再给你少喂点。”那蒙着汗巾的男子一边用闷闷的声音咕哝着,一边从木盒里取出了一晚清薄米汤凑到常乐口上灌了进去,又取出一个蒸饼,却是塞进了自己嘴里。

正在喊叫的常乐措不及防,被米汤灌到喉咙,顿时“咳咳”被呛到了。那男子也不停,胡乱的又灌了两口后就把碗收进木盒,把布团又给常乐堵上后转身出了小黑屋。

在江宁东城御前大街,坐落着一片殿宇群落,这里是乾宁宫,不过很少有人叫它的名字,而是习惯叫它东宫。

在乾宁宫大门外,御前大街上,一个清瘦的儒杉士子来回踱着步,时不时的看向宫殿门口,心中踌躇不决,一直思虑着该不该走向前去,一旦自己走进那门,便再也没法挽转了。犹犹豫豫中,那清瘦的儒杉士子心中又不禁想起了昨日在吴王府一幕幕,最后捏了捏拳头,快步走向了宫殿大门。

江宁城外,聚宝山下,一处偌大庄园里,一半老长须文士略略皱着眉头,看着摆在桌上的拜帖,一边手指轻轻敲击着,一边思虑着。

良久,半老长须文士轻轻舒了口气,喃喃道:“麻烦事啊。不过若是把那边也请来,应能圆了此事。”

接着高呼喊道:“韩中,韩中~!”

堂外应声来了一奴仆,那半老长须文士下巴点了点桌子上的拜帖道:“回帖吧,邀他后日晚间来赴宴。”

“是,阿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