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清朝当奸臣 > 第223章 陈永华下云南

重生清朝当奸臣 第223章 陈永华下云南

作者:鬼羽二分之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7 18:25:26 来源:笔趣阁

请陈永华下云南,是吴乃华深思熟虑后才得出的结果。

如果按照吴乃华自己的想法,定然是让自己的本尊前往云南,毕竟本尊的身体已经在鳌拜被擒那一夜暴露了出来。

可是,受灵魂强度的n,吴乃华自己的本尊身体和阿尔图哈的分身身体,只能由一个灵魂控制,无法同时出现。

而且,虽然吴乃华可以利用系统空间,投放本尊的身体,但是距离上还有n,虽然没有测试过最远的距离,但是万里之遥的云南,还是算了吧。

不过,陈永华也算是一种赌博的行为。

说到底,陈永华乃是天地会总舵主,n的前高官,这样的身份,去了云南,无论是谁都无法保证吴三桂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毕竟,吴三桂的光辉战绩,实在是太多了。

虽然吴三桂与清廷的蜜月期已经度过,但是到底还没有到撕破脸皮的地步,所以,如果吴三桂做出活捉陈永华,献给清廷的事情,任何人都不会奇怪。

可是,现在手中真的是没有合适的人选。

陈永华在思考中。

不是陈永华怕死,而是他在思考,自己如果真的去了云南,到底能够做到何种程度。

吴乃华并没有进一步的逼迫,而是静静的等待这,无论最后陈永华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吴乃华都不会怪陈永华的,毕竟这事关身家性命。

“可以,我答应你!”最终,陈永华如是说道。

“但是,吴老弟,我对自己还是极为了解的,内政之事,才是我的专长,而吴三桂一方,乃是军阵行伍集团,若是吴三桂不杀我,以我的才能,在其中占据高位在下还是有这个信心的,但是想要成为现代的司马懿,在下自知深浅,恐难大成,就更别提在吴三桂眼皮子底下,窃权了。”

吴乃华赞叹一声,不愧是陈永华,不过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找到了关键的问题。

还有一点,那就是人才的重复。

想陈永华这种内政人才,吴三桂并不缺少,夏国相,王屏藩,郭壮图等人,皆是这种人才,或许比不上陈永华,但是却也是不遑多让。

这种人才的重叠,虽然更能体现陈永华的能力,但是同样也削弱了陈永华的重要性,很难让陈永华真正进入吴三桂集团的核心中去。

但是这一点,吴乃华自然已经想好了。

吴乃华坐在陈永华的对面,显得神采飞扬。

“大家都明白,清廷一直视三藩为眼中钉,三藩同样也是明白的,所以,三藩一直如同一只被饿狼窥伺的猎物,有着强烈的危机感。所以,想要短时间内融入他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同样也是因为如此,若是能够被他们承认,那么即使你没有动作,他们也会想法设法把你nbn在他们的战船上。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让他们对你发自内心的承认。”

“我想了很久,终于想明白,想要让他们承认你,认同你,最好的办法就是缓解他们的危机感。所以,想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对你认同,紧紧是从内政后勤方面来做的话,是基本不可能的,以为即使你的内政能力堪比诸葛武侯,没有信任,他们就不可能放任你过多的权利,在各方面掣肘的情况下,依旧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想要打开局面,只能从军队方面入手。”

陈永华仔细的听着,说道:“这一点,我自然明白,但是关键的是,军略并非我所长,有如何做才能行。”

吴乃华兴奋的手舞足蹈:“简单,很简单,其实世间的事情本来就没有那么复杂,只是我们想的复杂了。陈大哥以为,三藩,尤其是吴三桂最苦恼的事情是什么?”

“自然是扩军,吴三桂觉得自己手下的军队实在是太少了。”

吴乃华摇了摇头,说道:“错了,是太多了。”吴乃华叹了口气说道:“吴三桂乃是三位藩王中,军权最大的以一位,账下统领五十二佐领的军队,对于清廷来说,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只有让吴三桂手下的军队减少到一个范围,才能稍稍缓解清廷对吴三桂的恐惧,但是也不能太少,太少了,就让清廷以为他吴三桂是只可以随时宰杀的弱鸡。”

“吴三桂不可能削减兵丁的。”

吴乃华笑道:“这正是我想说的,裁军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陈大哥若是能让吴三桂手下的军队,明减实增呢,若是这样,您觉得,是否能够得到吴三桂等人的认同?”

“如何做?”没有任何的怀疑,陈永华直接问出。

这是对一个人的信任最大的体现。

吴乃华说道:“陈大哥可以让吴三桂申请裁军,化整为零,然后”

陈永华认真的听着,慢慢的,眉间皱起的川字纹开始平坦起来,最后惊叹的看着吴乃华,他不明白,吴乃华到底是如何想到这种方法的,简直就是一个鬼才。

康熙最近真是春风满面,虽然俄国人三跪九叩的姿势并不标准,甚至可以说是敷衍,但是到底,两国终于还是建交了。

这可是大事,这是清朝开国以来,第一次和俄国建交,在康熙看来,可以载入史册,宣扬自己伟大的康熙皇帝的有一笔丰功伟绩。

不过,自以为逃过一劫的岳乐,最终还是被康熙抓到了把柄,在俄国使团离开以后,狠狠的训斥了一番,丝毫没有因为岳乐的特殊情况而又没有留半点情分。

理由很简单,清朝祖训,是不允许八旗子弟经商的,因为这是贱业。

但是,岳乐竟然和俄国人做生意,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商乃是贱业,是不允许八旗子弟去做的。

但是,岳乐为了这次两国建交成功进行,为了安俄国人的心,公然以自己亲王的身份和俄国人达成了长期贸易的异象。

这也让康熙抓到了把柄,以不尊祖训的罪名,降了岳乐的爵位,由亲王,降为郡王。

成功达成了外王内霸的成就而沾沾自喜的康熙还不知道,从陈永华离京开始,这段仅存的时间,恐怕就是他一生中最后的快乐时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