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李岩之再续大明 > 第九十七章 刘苦瓜的幸福生活(二)

说实话,垦荒绝对是最辛苦的活。但是只是见到了这块分配给刘苦瓜家的荒地,刘苦瓜就忍不住要忙活开了。这片土地虽然长满了荒草,但是没有石砺,全是肥沃的黑土,捏一把,几乎能够捏出油来。而且,不远处,就是一条小河,可以很方便的引水灌溉。

虽然由于耕牛的紧缺,导致垦荒速度大大降低,但是刘苦瓜一家已经忍不住动作起来,早上天一亮就开始干活,太阳快要落山才返回简陋的住处。其实,何止是刘苦瓜一家,几乎所有的人家都是这么干的,就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种上粮食。

后来,官府也给大家安排了十几头耕牛。耕牛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那就是战略物资啊,几乎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是紧缺的。李岩下令在大明本土四处搜罗,才能够给每个村庄配上十几头耕牛。显然这是杯水车薪,大家也只能轮流着使用,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艰难的垦荒工作终于结束了。

看着那整整齐齐的水田,刘苦瓜就十分开心,有了这些地,自己的粮仓很快就能堆满了,每顿也都能吃上大米了,这样的日子,以前哪敢想过?

自己一家,有四名成年人,除了自己这一对老夫妻,还有一个大儿子与大女儿也成年,另有一个十三岁的二儿子,总共获得了70亩土地,这么多的土地,能够种出多少粮食啊?不过,刘苦瓜也不担心自己的粮食烂在家里。琼州官府说了,大家不要担心多余的粮食卖不出去,官府愿意敞开收购,并且还制定了一个最低保护价,那就是1两银子一石,当然前提是你的粮食合格,比如里面不要有太多石子什么的。

垦荒结束,刘苦瓜一家才终于有时间来打理自己的房子。原本,刘苦瓜一家只是住在搭的窝棚里,又矮又小,琼州又是极其炎热的天气,住的十分难受。

正于此时,上面派出了施工队,前来为大家建造房子。施工队建造房屋自然不是免费的,除了张、李这两大家愿意建造一些,像刘苦瓜这样的散户是舍不得出这个钱的。

不过,没关系,刘苦瓜他们可以参照这些建筑样式自己建造房屋。

琼州炎热,并不用考虑保暖要求,建筑主要要求还是防潮与通风,还有就是琼州的蛇与蜈蚣等毒虫不少,这些都必须小心应付。李岩想到了四川、云南等地的吊脚楼。吊脚楼一般底层不宜住人,是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的,第二层才是饮食起居的地方。由于有了下面一层的隔离,即使外面倾盆大雨,地面烂湿,也影响不到上面一层。最方便的却是,吊脚楼主要材料是木头,而琼州一向人烟稀少,完全就是一副原生态的模样,参天巨树比比皆是。

按照官府所谓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琼州所有的农村民居,都必须参照吊脚楼的建筑样式。由于是木料,又是施工队这样的专业团队来执行,一栋吊脚楼仅仅耗费十余天时间。

刘苦瓜等人在观察了已经完工的一栋吊脚楼后,就发现了这楼的优点,对官府的强制要求心理上也就不再抵制了。

刘苦瓜与几个相处的还不错的村民一道,合作建房,人多力量大嘛,砍树、运输木料、竖桩,都必须大量的人手。刘苦瓜一家是最后建造好房子的,因为刘苦瓜一贯谦让,坚持给大家建造好房子才建造自家的。

刘苦瓜发现,这房子是真的好。这房子的四面都是密布的窗户,前后左右那么一打开,山风就只往房间灌,就一个字“爽”,可比那低矮的茅草屋舒服多了。

刘苦瓜一家最终还是为建造这吊脚楼花了4两3钱银子,就是为了买那红瓦铺盖房顶。虽然当时有点心疼,但是看着自家漂亮的房子,也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而且,这4两3钱银子也是朝官府借的免息贷款,可以通过粮食偿还。

终于,刘苦瓜的稻子终于成熟,经过测算,一亩地竟然收获了3石1斗的稻米,刘苦瓜一家的70亩地可就是二百多石稻米。如果再种上一季,就是四百多石了。

刘苦瓜看着面前的粮食,眼角含泪,“我刘苦瓜,也终于能够顿顿吃上白米饭了。”

这个村庄原本只有张姓一个大家族。后来,上面出了一个什么政策,强行让张姓分支,并迁移一支到了外地,又移来李姓大族,除此以外,还有刘苦瓜这样的散户。

按照上面的意见,他们所在村将选举出三个村老。这三个村老,除了张、李两大家各有一个名额外,散户也将选出一个村老。刘苦瓜是种田的好手,又是一个热心帮助人的人,就被散户推上了村老的位置,只让从来没有当过“官”的刘苦瓜激动的一个晚上没睡好。

按照上面的意思,这所谓的村老也并不是吃闲饭的,必须将带领村民致富当做自己的工作目标。刘苦瓜苦瓜着脸看向乡里的一名乡老,“乡老,我刘苦瓜只是一个农夫,哪知道怎么赚钱呢?”

那乡老眼睛一瞪,“谁说农夫就不能挣钱了?而且,上面也给出了意见,就是你们要大力发展副业!”

“副业?什么是副业?”

“养鸡、养鸭甚至养鱼,还有种植水果蔬菜这些,都是副业啊。你可是不知道,我们这里临近临高县城,城里人每天也要吃吃喝喝,你说,他们不需要这些东西吗?这即使我们赚钱的机会啊。”

刘苦瓜连连点头,“不错,不错,真没想到,上面为我们考虑了这么多,我,我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乡老拍着刘苦瓜的肩膀,“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是,是,是,有侯爷在琼州,我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刘苦瓜连连点头。

随后,刘苦瓜就带领村人大力发展副业,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就以刘苦瓜来说吧。因为粮食连连丰收,多到吃不完。刘苦瓜一合计,干脆就种了十亩地的蔬菜,卖到县城。仅此一项,年收益就超过80两银子,这可比种粮食获利大上近2倍啊。在此前,自己可是想也不敢想会有这么多的银子在手。

不对,拿到刘苦瓜手上的已经不是银子了,而是银币,重量5钱的银币。鉴于银两使用不便,大家在使用时还要剪来剪去,成了碎银子,李岩干脆下令铸造银币,与铜币配套使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