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李岩之再续大明 > 第一百六十五章 机器布VS手工布(二)

说起来三四钱银子确实不多,一般的贫民家庭,一年到头,买匹布缝几件衣裳也是可以的。可是,谁让陈立家遇到事了呢,剩余的一百钱还要买米,买菜什么的,真正紧张啊。

这么点银子还怎么给妻子买点布料换身衣裳呢?自己不可能将所有的铜钱全换成布吧。

正在此时,一艘大船靠近了广州码头。

此时,已经是除夕,汉人习惯在这一天早早回家休息,虽然是中午十分,大部分的码头工人却已经回家,只有陈立少数几人还在港口附近徘徊,主要是他们为了方便,将家就安在附近。管事如同抓壮丁般将他们拉了过来,紧急卸货。

陈立二话不说,就抓起了一个大包裹往岸上送。以码头工人的专业知识,陈立一眼就故摸出这船货物是布匹,这并不稀奇,只是来的船比较稀奇。陈立这位码头工人眼中稀奇的船,在其他大明人眼中,自然更加稀奇。

这竟然是一个没有风帆的西洋大船。之所以说是西洋大船,是因为此时的大明还没有如此大小的舰船。他当然不会知道,就在大明,鼎鼎有名的三保太监,其座驾已经超过5000料。

这么大一艘船,自然不可能是人力划桨,却又没有风帆,难道能够自己行走?想到这里,陈立心中突然闪过了经常出现在码头工友闲谈中的英雄人物,琼国公李岩。在他们口中,大明琼国公李岩,不仅是一位盖世英雄,将满清打的落花流水;还是一名周瑜式的一等风流人物,与女匪首红娘子浪迹天涯,与秦淮花魁春风一度,更娶了大明长公主,简直就是人生巅峰;同时还是一名诸葛亮式的人物,其发明的稀奇物事数不胜数,最厉害的,就是不靠风不靠人的自走船,这简直就是传说中诸葛亮创造的木马流牛啊。

类似的种种,自然是李岩麾下的报刊杂志的功劳。

陈立对前两点是深信不疑的,因为这是事实,对于最后一点心中是有点不信的,毕竟,木马流牛也是传说不是,琼国公再厉害,难道还能聪明得过诸葛亮?

在将布匹搬到岸上后,陈立再次返回船上,有心的观察了一番,就见到了船上高高飘扬的一面旗子,上面绣着一个龙飞凤舞的“琼”字。

船上竟然还有一些士兵,一名士兵笑着对陈立说道,“怎么?你识字么?”

见是当兵的与自己说话,想到大明当兵的种种恶意传闻,陈立心中一颤,赶紧说道,“小的不识字,不敢看了。”低着头就继续搬布匹。

士兵却是和善的一笑,“旗子摆出来就是给人看的,你看一下有什么关系?记住了,这是一个“琼”字,是琼国公的琼,也是琼州的琼。”

陈立心中对琼国公的爱戴让他丧失了警戒心理,“你是说,你们这艘船来自琼州,你们是琼国公的属下?”

“当然,你在别的地方能见到这靠蒸汽机行走的大船么?”那士兵有些骄傲的说道。

“您是说这船真的能自行行走?”陈立有些不相信的说道,当初这琼州来船抵达广州,陈立没在现场,自然没看到这船是如何行走的。

边上的管事担心陈立会被士兵欺负,赶紧上前,“陈立,聊什么呢,还不赶紧搬货?别打扰军爷休息。”

那士兵显然比较喜欢说话,还有些爱秀,却说道,“这船当然是自走的,每个时辰能够行走35里以上呢,比西洋帆船都快多了,毕竟,他们一旦逆风行驶比蜗牛还慢。”

边上的士兵终于说话了,“郑小虎,你又开始显摆了?”大家显然知道这名叫郑小虎的士兵的性格,打趣的说道。

郑小虎却说道,“王大胖,你就是想显摆也没话说吧。”

士兵们都是年轻人,顿时嘻嘻哈哈嘈杂一片。显然由于是非战争状态,官长们也放任这些士兵休闲一会。

陈立见了,心情也顿时轻松下来,“也就是琼国公的士兵,才会如此和蔼吧?”

“那是,我们还曾经替农户家庭收割水稻呢。”又是郑小虎说道。边上的士兵虽然根据纪律不能在军营以外的地方放下枪,却一手持枪,一手帮助陈立将布匹的包裹放在陈立等码头工人肩头,用实际行动验证了郑小虎的话。

“琼州老百姓有了你们,真是幸福啊。”陈立边干活边说道。

“琼国公一直教导我们,我们是大明百姓的子弟兵,必须时刻牢记,我们当兵的责任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百姓,保护汉人的利益。”边上另一名士兵说道。

又是搬运了好一会,陈立有些好奇的说道,“琼州不是只有黎锦吗?听说黎锦很贵的?”

“这可不是黎锦,是我们琼国公开办的纺织厂生产的棉布。”那士兵说道。

琼州虽然是黎锦的原产地,但本地只有产量较低的原植棉花,因此,导致黎锦的产量也不高。琼国公这样的大英雄,是成大事的人,想要纺布恐怕也不会小打小闹,这样一来棉花的需求就大了,可不是琼州所能供应得上的。

在明末,最初棉花的价格是每担值银在1.6—1.7两之间。到了崇祯时期,价格大涨,每担棉花涨至银子4—5两之间。如果是运到琼州,即使海运,价格也不会低。

陈立心思还是比较灵活的,很快就想到了一点,“琼国公的纺织厂棉布是什么价位呢?”

“一匹布2钱银子。”那士兵显然知道市场,很是得意的说道。这次选拔护送布匹来广州的士兵大多伶牙俐齿,不仅是护卫,还要兼当销售员。

“两钱银子?这还能赚到钱?”陈立很是困惑的说道。显然,衣食住行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几乎人人都熟知其中的价格,尤其是类似粗阔布这样拥有“亲民价格”劳动人民生活必需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