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731章 仁者无敌

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731章 仁者无敌

作者:金刀老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2:45 来源:笔趣阁

接着杨永裕又提出:“先取金陵,断明朝漕运,再事北伐”的新方桉。

杨永裕说,你们不是怕崇祯逃向江南吗,那咱们先打下江南,再看崇祯还有地方跑吗?

牛金星当然也反驳,江南水路纵横,咱们没有水师,而且明军现在大部份能战之兵,都在江南,这要打到什么时候?

就一个左良玉,都和他们打了好几年了,大家各有胜败,谁也灭不了谁。

接着顾君恩又道:“先据留京,势居下流,难济大事,其策失之缓,直捣京师,万不胜,退无所归,其策失之急,不如先取关中,为元帅桑梓之邦,建国立业,然后旁略三边,资其兵力,攻取山西,后向京师,进退有余。方为全策。”

顾君恩把牛金星和杨永裕的全鄙视了,然后提出一条妙计。

打天下,当然要取关中啊,多少古代帝王都是这么起家的,然后再攻三边,收降三边明军,到时兵强马壮,再攻取山西,从山西入京师,有进有退,万全之策啊。

他这良策说完,果然和原历史上一样,李自成觉的这一条计策可以。

但就在这时,有人提出第四条建议。

提出第四条建议的是目前闯军中的统兵大将二号人物,正二品立权将军王卫国。

原本的历史上可没有王卫国。

但这次王卫国已经成为李自成心腹中的心腹,闯军二号人物。

他从上任闯王高迎祥开始就跟着李自成,然后一直支持李自成,在李自成惨败只有几十骑逃走时,也不离不弃紧紧的跟着。

可以说是目前李自成最信任的大将。

王卫国眼中神色微微变了几个来回,突然深深吸了口气,缓缓道:“闯王,据我所知,明军中还有一股兵马,极为精锐和厉害,却从来没有和我们打过。”

“何人部下?”众人纷纷看过来。

“原东江皮岛总兵,丁毅部下。”王卫国沉声道:“听说此人,现在已经是山西大同总兵。”

众人一脸茫然,无人认识。

闯军这几年打来打去,都是那几个老对手,最近几年,随着老对手一个个被消灭,现在最熟的对手就是左良玉、高杰、孙传庭等。

“丁毅兵马对建奴,屡战屡胜,非常精锐,当年我在孔有德麾下,也被其他打败,差点身死,还好跑的快。”

刘宗敏这时嚷嚷:“崇祯小儿真有这么厉害的兵马,怎么会不拿来对付我们?”

“丁毅野心不小,故意让我们和明军两坏俱伤,定有所图。”王卫国沉声道。

“你啥意思?”李自成不明白王卫国这话的意思?

王卫国道,丁毅在山东很有根基,建设的也很好,当地有钱有粮有兵,现在他移镇大同,咱们可分兵一部,趁势攻略山东,得到他大量的粮田,兵马和银两。

王卫国唯一的部将心腹邓光铁这时惊讶的看向王卫国,一脸不可思议。

很可惜,王卫国虽然提出这条策略,但现场没人认识丁毅,牛金星,宋献策等人也纷纷反对。

“卫国你多虑,明军那还有能战之兵,等我们以后灭了崇祯,让这丁毅,跪拜来见。”李自成哈哈一笑,当场否定了他的意见。

最后,李自成采取了顾君恩的建议,先取关中,再攻山西,最后占领北京的策略。

当下,李自成决定率兵入陕西,先打陕西最精锐的孙传庭部,大明在陕西能打的只有孙传庭,只要打掉孙传庭,陕西和山西两地,再无精兵。(丁毅在山西的兵马,自然被他无视了。)

王卫国的策略,没有影响到李自成的决断,他还是选择了和原历史上一样的路线。

但出来之后,邓光铁脸色不好的跟着王卫国,两人一前一走,很快下令亲兵远离,走到某角落。

“将军今天这话,是何意思?”邓光铁心中慌张道。

王卫国哈哈一笑,拍拍他肩膀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都是天数。”

“如今闯王势大,所向无敌,聚兵百万,成了气候,咱们,也要好好想想自己的路了。”

原来王卫国上次在商洛山和李自成一起学习,研究兵法,感觉自己思想上已经和以前完全不同。

他的眼界,看法,也和以前完全不同。

当年他是一个败兵,因为想活命,加上堂弟王卫忠在丁毅麾下,他当然愿意帮丁毅干事。

但这几年他在外面奋力打拼,好几次危在旦夕,最危险的时候,他和李自成只有几十骑逃进商洛山。

现在他们统兵百万,席卷天下,这都是我自己用命拼来的啊。

你丁毅帮过我什么了?除了派人说了几件无关轻重的事情,你帮了我什么?

王卫国的心态,终于慢慢改变了。

如今他在李自成身边是第一心腹,将来如果开国建功,他就算不能封王,最少也是个国公。

而丁毅身边心腹无数,他帮丁毅有啥好处?那能轮到他?

邓光铁脸色苍白,不知说什么好。

他当年就是王卫国的心腹,一直负责联系丁毅情报司的人。

他接过几个消息,包括丁毅让他们不要走子午谷,退往商洛山等等。

他觉的丁毅每次都说的很准,有种可怕的魔力。

更何况在商洛山时,丁毅还帮他们渡过难关。

“铁子,你是帮我还是帮丁毅的?”王卫国看出他脸色不好,重重拍着他肩膀问。

邓光铁赶紧道:“我当然是站在王大哥这边,只是那丁毅,我感觉,不好对付?”

“有啥不好对付的?现在闯王势成,有百万大军,扫灭一个丁毅,还不吹灰之力。”

“丁毅这几年升来升去,还是个总兵,手下有两万兵马就撑死了。”

“你不会觉的闯王百万大军,对付不了一个区区丁毅吧?”

邓光铁马上摇头:“当然是咱们厉害。”

从商洛出来,可以说闯军诸将都有了实质的提升,练兵也越来越强,所以才能屡败明军。

邓光铁现在对自己也很有信心。

“那就行了,将来丁毅要知趣,愿意投降,我愿保他一个总兵之职,若不知趣,想负隅顽抗,也不能怪我不客气。”王卫国眼中闪过凶狠之色。

邓光铁又道:“丁毅情报司的人,每隔半年就会来一趟,下次过来,如何说?”

“你继续先敷衍着,看看丁毅有什么打算,告诉丁毅,我们还是支持他的。”王卫国狞笑。

“诺。”邓光铁也跟着笑了。

李自成在十二月决定攻陕西的策略,并于同月杀罗汝才和贺一友,吞并两人兵马,势力更壮。

与此同时,清军一部攻入山东兖州。

因为王卫忠移镇德州,临清无兵防守,清兵居然也没打临清,越过之后直取兖州。

兖州总兵刘泽清带兵到通州去了,城中没什么兵,知府邓藩锡劝鲁王朱以派散积储以鼓士气,城犹可存,否则,大事一去,悔之晚矣。朱以派不听,一毛不肯拔,结果清军一到,各将士出功不出力,没一会城就被破,鲁王自尽,乐陵、阳信等郡王都死。邓藩锡等战死。

要说崇祯这个倒霉鬼,外有建奴肆虐,内有农明军天翻地覆,本来就内外交困中,不想身边还有人拖后腿。

崇祯十五年(1642)十二月底,崇祯召廷臣于中左门,问用督抚之宜,刘宗周对曰:“使贪、使诈,此最误事。为督抚者,须先极廉”。又问御敌之事,御史杨若桥举西人汤若望习火器。

结果刘宗周曰:“唐、宋以前并无火器,自有火器,辄依为劲,误专在此。”

崇祯不悦,命其退,宗周又进,请释姜埰、熊开元。他说:“厂卫不可轻信,是朝廷有私刑。”崇祯怒,而宗周不屈。

前面的话就不说了,后面崇祯是打算重用洋人汤若望,打造火器。

之前我们说过,崇祯几年前就让汤若望打造过炮,后来是当时的工部尚书傅遵宪反对,崇祯一降再降,从打造五百门,降为二十门。

汤若望原本就不喜欢造炮,所以边造边写书,大半时间用来写书,造的炮又慢很少。

这次崇祯想重用他,让他加快速造炮,又被左都御吏刘宗周反对。

看这刘宗周说什么来着:“臣闻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其次桓文之节制,下此非所论矣。”“今日不待人而恃器,国威所以愈顿也。”“火器终无益于成败之数。”

刘宗周不但坚决反对打造火炮火器,还把汤若望看成异端之人,请崇祯“放还本国,以永绝异端之根。”他坚持“仁义”说,反对革新兵器,更拒绝接纳西洋的天主教。

崇祯帝急于求治,刘宗周却说先治心,崇祯帝要求才望之士,刘宗周却说操守第一,崇祯帝访问退敌弭寇之术,刘宗周却说仁义为本。

他这个意思和‘仁者无敌’有点像,总结一下的话,大概意思是,天下人其实都是好的,只是有些人心不好,咱们要以仁义感化他们,比如满清打我们,我们可以教化他们嘛,让他们不要打我们,我们大明朝礼仪之邦,要仁义为先,仁者无敌,怎么可以打造火器和兵甲呢?

刘宗周这个人就是主张‘治心’为根本,要以‘仁义’为武器。

这特娘都是1642年底,距离明亡还有一年多,他还在讲仁者无敌。

大明都被建奴打的和狗一样了,他还要以仁心教化别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