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806章 建元仁德

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806章 建元仁德

作者:金刀老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2:45 来源:笔趣阁

古时皇帝登基也挺麻烦的,有一套很复杂的程序要走,丁毅自然也得按部就班的来。

因为这要向世人宣告一个神圣的道理:“君权神授”。

我丁毅当皇帝,是上天和诸神选定的人。

十月一日一大早丁毅就起来了,只是精神有点不好。

因为昨晚太兴奋,睡的不踏实。

前世他从一个排长提拔为副连长,都激动的半夜没睡,更别说现在一步登天当皇帝了。

起床之后,宫女们服侍他沐浴更衣,换好皇帝的衮服。

以前这些工作都是太监们干的,但丁毅不喜欢,有什么事都用宫女比较多。

这件衮服和大明朝皇帝穿的差不多,有少许地方按丁毅的意见改了,整体还是大红色,图桉身前是龙身后是日月星辰,还有很多各种奇怪的东西,丁毅都不认识。

但据说这些图桉都是有讲究的,他当然也没问,不然显的自己没文化。

大概六点钟左右,他穿着衮服先到中极殿,这边是大典举行前休息和演习的地方,之前已经演习过几次,今天主要是审阅祭文。

丁毅当然早就审阅过了,但程序上要这么做,装模作样看了几眼,说‘尚可’。

接着他先到礼部大堂,在京的文武百官都在这里等着他,然后簇拥着一起往太庙。

此时的太庙就有意思了,因为之前都老朱家的,丁毅确定登基后,里面老朱家的列祖列宗都已经被移除,但丁毅也没扔掉,他在太庙边上盖了个小庙,里面放着旅顺东江镇中历年战死的军官和兄弟们的名字,重要人物的灵位,比如当初去盛京炸工匠的情报司成员胡小富等等。

然后把老朱家的灵位也全扔进去了。

原本太庙里要放着丁家的祖先,但丁毅想了半天,也没想起自己在这个世界老爸老妈叫什么。

他后来派人去当年当兵大兴堡附近查,终算查到自己父亲的名字,然后封为高祖,放在太庙。

到了太庙后先祭祖,行大礼,祷告,一套程序结束后往南到承天门(后世天安\门)。

承天门是皇城正门,在正阳门和午门中间。

按规矩,大伙都在承天门城楼下等着,只能丁毅一个人上楼。

来之前就有鸿胪寺官员提醒过丁毅,到了上面后,上天会有神音传下来,只有皇帝一个人听的到,但丁毅不能说话,要认真倾听神的声音。

这一步就是代表君权神授。

丁毅当时被说的一愣一愣,等到他站在城楼上虔诚的闭着眼睛好一会后,可以肯定的说,去特娘的神音。

当然,这世上到底有没有神音,以后只有丁毅一个人知道,上天和诸神和丁毅说的话,他也不需要向凡人蝼蚁们交代,只要全天下的子民们知道,丁毅这皇帝位,是上神赐于的就好。

在倾听完神的教诲后,丁毅满脸虔诚的走下城楼,大伙继续簇拥着他经过皇极门,来到皇极殿下。

此时四周已经有了更多的人,京城官员和外地在京的官员,总兵大将,大明宗室都在。

还有宫中的乐工,皇宫侍卫等等,现场内外差不多有好几千人。

大部份人都在外面的广场上,只有达到一定品级和身份的人才能入内。

随着殿下的鞭炮响起,然后是气势宏伟的宫廷乐器声,丁毅在万众瞩目下,抬头挺胸,慢慢走向皇极殿。

在他走上阶梯的同时,四周的礼乐声更加的浓重,丁毅估计最少有数百乐工在同时奏乐,要不然在这么宽阔的广场上,无法形成这么沉重有力的声音。

他的情绪再次激动起来,就和当天从永定门进入京城一样。

这种感觉无法形容,但很痛快。

此时他已经不敢有什么出格的动作,一切按步就班,毕竟之前演练过一次。

现在四周万众瞩目,大伙都在下面仰望着他,殿里也有百官在,他肯定不会乱来。

这段路并不是太长,但丁毅好像走了一个世纪,好不容易走进皇极殿,一眼就看到位于正上方,那高高在上的皇帝宝座。

丁毅暗暗舒了口气,再次挺起胸膛,大步走完最后这一段,走到龙椅面前时,他深深看了眼,然后干净利落的转过身,一屁鼓坐了下去。

和上次坐上御榻差不多,丁毅一屁鼓坐下去后,就感觉以后不想再给别人坐了。

难怪当皇帝的都想长命一千岁。

这龙椅高高在上,他可以俯视大殿里所有人,而站在下面的人,通常不敢随意的抬头看帝王,因为那很不礼貌,也不合礼法。

此时先有鸿胪寺官员唱词,然后殿外又开始放鞭炮,接着殿内殿外所有人,无数的宫女太监,侍卫、官员都纷纷跪伏在地。

下一刻,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臣叩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翰林院官员、户兵科都给事中溧阳人陈名夏这时走出来,拿起准备好的诏文,走到一侧,大声唱道:“开国诏书!”

若不是开立新朝,则为“新皇登基诏书!”

“朕本辽东庶民,荷上天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虏之秋,致英贤于左右。凡两准、两浙、江东、江西、湖、湘、云、贵、闽、广、山东及西南诸郡匪军,辽东建虏,各处寇攘,屡命大将军与诸将校奋扬威武,四方戡定,民安田里。

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

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绍百王而纪统。肇从隆古,匪独我家。

勉循众请,于崇祯十八年十月一日告祭天地于燕山之阳,即皇帝位于南郊。

定有天下之号曰大乾,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建元仁德。恭诣太庙,追尊四代考妣为皇帝皇后。立大社大稷于京师。

册封阮氏为皇后。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大乾太祖丁毅新鲜出炉。

按历古的经验,仁德年号将从明年正月初一开始使用。

今年还是会称之为崇祯十八年。

但很多皇极殿的官员们关注到一件事,诏书里没有立太子。

丁毅现在几个儿女都很大,按理说是可以立太子的,但居然没有。

考虑到丁毅现在还年轻,才三十多岁,身体又一向很好,倒也不用太急。

诏书最后面还特意加了一段,按规矩都要大赦天下,除了一些特别大罪难赦的罪犯,都要释放,然后天下官员加薪水,所有兵士加薪水。

陈名夏说到后面也很激动,百官听了都很高兴。

当最后一段读完之后,群臣再次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叩谢圣上。

“众爱卿平身。”丁毅努力记着鸿胪寺官员所说的,现在他是皇帝,说话不要太随意,当尽量慢而有节奏,以显威严。

其实他以前平时说话就比较慢,通常是为了给自己思考,和让别人听的清楚。

看着群臣乐呵呵的站起来,丁毅心中也深深吸了口气。

现在这位置算是坐稳了,但好不容易得到的天下,除了让自己和跟着自己的兄弟们爽一爽外,当然还要做些大事,往小了说,要对的起东江镇这些年战死的兄弟,往大了说,要为天下百姓谋取福利,做一些穿越人氏,该做的事情。

他有点不习惯坐着说话,在东江镇时,很喜欢站着和手下聊天,但现在也由不得他,只能继续坐着:“昨晚朕刚刚接到云南来的急报,武定土司吾必奎发动叛乱,天下还未平定呐,朕坐着这皇位,心里也不踏实,有愧于百姓的爱戴。”

群臣脸色大变,因谁也没想到,天下刚刚要看到平定的迹响,云南又乱了。

“朕在这里学下先人。”丁毅这时道:“也请诸位一起勉励,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群臣震憾,再次叩拜,三呼万岁。

这是千古明君的标配啊。

但却不知丁毅心里还在默默的想:“当以十年,把权力关在笼子里。”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大乾,千秋万载,代代相传,才能让我丁家的子孙,平平安安,幸福快乐。

做为一个穿越者,丁毅最清楚不过,虽然屁鼓下面的龙椅很不想让别人坐,但是,只有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才能保证自己子孙后代的永久安泰。

登基后的当晚,丁毅一个人睡在乾清宫。

大明朝的皇帝都差不多,一般都只能在乾清宫独睡,毕竟皇宫这么大,几十上百的妃子们,他需要雨雾均沾,轮流侍寝。

如果某位皇帝专门睡在某个后宫妃子的宫中,立马就会被认为是昏君。

当然,大明终其一朝,有很多奇葩皇帝,还有睡在豹房里的,所以史官们都把这类皇帝用贬义词给记录下来了。

乾清宫比较巨大,当晚丁毅谁也没召,因为登基当天太忙,他自己也是心力交瘁,早早就休息了。

此日一大早,新任接替曾柔女官位的素月,带着几个宫女进来帮他洗漱。

素月年纪还小,也才十五岁,却是宫中地位最高的女官。

因为丁毅这个任命,宫中很多年轻的宫女,都开始敢大着胆子盯着丁毅看。

似乎大伙都觉的,新皇帝就是喜欢年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