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846章 最安全的爵位

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846章 最安全的爵位

作者:金刀老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2:45 来源:笔趣阁

丁毅很快知道了柳如是的事。

柳如是找到顾横波,决定以身饲虎,不让董小宛进宫,她要独自进宫,想办法面圣。

于是顾横波找到曾柔,曾柔也听过柳如是的名字,便把她招进宫。

柳如是擅长是写诗,曾柔学着写了首诗,故意给丁毅看到。

丁毅看到后才知道,柳如是也被招进宫。

尼娘的,老子又不是曹贼,当时丁毅就很生气。

曾柔为了讨好他,确实做了很多事,但你没必要这么干,你这么干,老子和历史上那些昏君们有什么区别?再这样下去,老子的名声就要臭了。

还有柳如是,你自己没点数吗?都嫁过几个人了?

你让朕选也肯定选董小宛。

丁毅想了想,拿着曾柔写的诗,缓缓道:“曾妃的诗写的不错,但咱们现在是大乾,不是前明,学文写诗,确实能陶冶情操,可不适合我大乾蒸蒸日上的国力。”

曾柔脸色微变:“臣妾知道了。”

丁毅回去的路上,又遇到王相尧这狗宦官,带着一个小宫女和一个妇人。

“叩见皇上。”王相尧和上次一样,带着人在路边叩下。

“恩。”丁毅应了声,头也没回,扬长而去。

王相尧当时就呆在场中,一脸蒙比,然后很快头上出现冷汗,隐隐感觉到不妙。

柳如是原本低着头,等听到声音不对劲,一抬头,已经不见皇帝影子了。

丁毅都没正眼看她,直接一走了之。

回到东暖阁后,丁毅马上招来锦衣卫指挥使路超和司法部尚书吕大器。

他问两人,应天府学生闹事桉查的怎么样了?

吕大器高声道,钱谦益虽然鼓动学生闹事,但确实不知道赵之龙等人的剌杀事情。

钱和冒是被人利用的。

然后看向路超。

路超想了想,缓缓道:“虽然没有实则的证据指证两人参与剌杀桉,但也没有证据证明两人没参与--”

丁毅直接打断他模棱两可的说法:“朕说过,大乾要以法治人。”

“从司法角度讲,谁主张谁举证。”

“你们要定他参与了剌杀罪,就必须拿出确实的证据,而且是要你们拿出来,如果拿不出,哪怕他真干了,也是无罪的。”

吕大器激动的看了眼丁毅,赶紧跪伏:“皇上圣明。”

路超自然听懂了,也赶紧道:“臣遵旨。”

“你遵啥旨?”丁毅不满道:“你的意思,是朕让你放就放?朕让你杀就杀?”

路超心想,不是这样吗?以前就是这样啊。

不过现在他当然不敢说,忙道:“皇上圣明。”

“这件桉子,你们要秉公处理,实事求是,如果真有罪,一定不能放过,但也也不能冤枉好人。”

两人点头,吕大器这时问:“两人扇动学生闹事,该如何判?”

因为这会是大乾了,而大乾法典还没出炉。

丁毅愣了下:“前明如何?”

吕大器不动声色,前明时,可不是罪。

前明时,读书人社会地步多高,读书人偷书都不能叫事。

这句话当然是开玩笑的,但读书人闹闹事,真的小儿科。

于是最后,让吕大器出面,呵斥他们,教训几句,给放了。

-----

九、十月份,天下总兵和巡抚纷纷进京,一直到十一月中旬才全部到位。

大明朝的总兵和巡抚原本都不是正经的官名,总兵原本没有品阶,哪里需要带兵打仗了,就有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或都督佥事下去领总兵衔。

巡抚一般也是由朝廷的各部侍郎(尚书)或都御史等下去,称其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

到明末时,总兵和巡抚已经正式成为一方镇守和封疆大吏。

但由于明末的特别形势,加上崇祯乱搞,明末的总兵和巡抚几乎没有几个在同样职位上呆过三年以上的,特别是巡抚,能在同一个地方干两年的都不见几个。

现在丁毅肯定不能和大明一样,他是要把巡抚当后世的高官来用,今后四年一轮换。

仁德元年十二月初,朝廷准备妥当之后,丁毅在奉天殿召见所有总兵以及和他打天下的武将文臣们,另有所有巡抚和京师三品以上文武参加,论功行赏,款待众臣。

这时大伙才知道,丁毅的新大乾,只有四个国公,比前明老朱可小气多了,计有:定国公赵大山、卫国公张经、镇国公王卫忠、安国公李忠义。

这四个国公中,赵大山和张经是丁毅的老兄弟,王卫忠出去打仗最多,立下赫赫战功,李忠义在匠作局潜心铸造,为丁毅打造源源不断的兵甲、器具,都是立下赫赫功劳的。

和大明以及历朝的国公不同,四位国公没有封地,只有称号,享受朝廷分封的二千亩田,但同样要交税,只是只要交一成。

另国公每年薪水为三千石(或同等的银),如赵大山有城事部尚书的职位,另再拿城事部尚书的薪水,等于有两份薪水,国公府由朝廷配侍卫五十人,雇佣的仆人侍女不能超过三十人。

侯爵六人,宋飞、路超、阮思青、沉世魁、徐敷奏、郑芝龙。

原本阮文龙的功劳也是能封国公或侯爵的,但阮氏父子两人,丁毅还是选了阮思青,只封一个。

侯爵有朝廷分封的一千亩田,交税一成,每年薪水为两千石,有职位者,拿双份,侯爵府由朝廷配侍卫三十人,雇佣仆人侍女不能超过二十人。

伯爵分了二十多位,像陈有富、徐威、向怀来、杜如海、钟镇奴、徐织、姚新汉、魏继业、尚可喜、许尔显、曹变蛟、谢志良、袁有才、严雄、刘元、袁贵、吴三桂、西劳经等皆封伯。

伯爵分封五百亩田,交税一成,每年薪水为一千石,有职位者拿双份。

然后所有爵位,世袭降替。

这是什么意思?

赵大山是国公,将来他儿子世袭,就降为侯爵,将来孙子再袭,降为伯爵,子孙三代后,赵家就没有爵位了。

大明勋贵传承几百年,到后面每家每户吃的肥都都,田地财产无数,最终苦的还是老百姓。

丁毅则改为世袭降替,和汉朝的推恩令差不多,不停的消弱勋贵,三代之后,大乾朝将没有一个勋贵。

有人说,兄弟们跟你打天下,不就是想为子孙后代谋个福利吗?

但丁毅自己都要把皇室的权力关进牢笼里,你们还想子孙后代?

这次的封赏和规定一出来,天下哗然,所有人都觉的这种国公侯爵什么都没啥用,远远不如前明甚至过去各个朝代。

可能是历史上最不值钱的爵位。

可封赏的大部份都是丁毅的开国功臣们,只要功臣们没意见,下面谁会有意见,大伙巴不得他们这样呢。

次日朝廷的‘天下事’报纸头条刊登了一片文章:“论明朝的免死铁券和国公们。”

文章说老朱当年开国,不要钱似的给了一大堆免死铁券,然而,一转身就把那么多人一个个给干掉了。

又说国公们从大明开国混到明亡,后代们都干了啥?

除了囤结粮田,享受着高福利,为国家做过什么贡献?

总之就是拼命贬低前明吧。

民间很快有种声音,大乾的爵位可能不值钱,但肯定是最安全的爵位。

这次的封赏和规定,基本没什么人不满,因为之前丁毅已经分别约见过诸文武,大乾爵位没特权,那只有银子最实在,皇帝丁毅答应大伙,保证带大家一起赚钱,让大伙的子孙后代,吃穿不愁。

封完了功臣们,丁毅重新调整天下总兵和巡抚,这些人在京城最多呆半个月后就要各自回封地。

此时大乾天下调整,把大明朝的北直隶、山西、山东、河南、南直隶、陕西、江西、浙江、福建、湖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十五个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十九个省。

北直隶改为河北省,湖广改为湖南省,南直隶早就改成了江南省,现在改成江苏省,然后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照久。

另有大员省,安南省,大澳省,吕宋省,辽东省,其中海外诸省另设总督。

济州岛归山东省,改为济州府。

各省巡抚为正二品,当地民事、政务的长官,四年一换,六十岁退休,若能升到从一品,则六十三岁退休,若能升任内阁则到六十六岁退休。

退休金调整为两年在职时的俸禄总和,取消了以前每月领米的福利,一次性拿走一笔钱,再没任何福利,和普通人无异。

但内阁级别的退休,保留卫士守卫三年。

原左右布政使相当于副巡抚,他们与巡抚三人,为省级大员。

大明朝地方三司中还有都指挥使司。

现在地方都指挥使的人,一部份转为城事部城事司,城事局,一部份转为地方锦衣卫。

前者相当于警\察和城管,后者相当于安全特务机构。

原三司中的提刑按察使使司,一部分划分到司法部,一部分划到刑部。

这样改革后,原大明地方三司并立的局面已经没有了,省级只有巡抚和左右布政使三个省级官员。

下面是对应中\央的十七个部的司级(厅级)部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