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收义子 > 第四百九十九章妥善安置

穿越三国收义子 第四百九十九章妥善安置

作者:黄连山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3:33 来源:笔趣阁

刘玄这么搞确实有点上不得台面,但是没有办法啊!你写个字在上面,这些黄巾出身的货也不认识啊!

所以一切从简,简单明了。

等刘石和左校从木箱子里取出那两个被刘玄晃荡半天的纸团,打开一看。

左校顿时仰天长笑,拍着刘石的肩膀故作大气的说道:“多谢石头兄弟成全,俺老左请你喝酒,不醉不归。”

刘石一张脸黑如锅底,但是也拿着左校没啥办法,神上使当面见证,自己亲自抓的纸团。只能怪自己命不好。

就这样,刘玄当即任命刘石和左校为典农都尉,负责黍窖邑这一片的屯田,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职权皆如县令。

至于地盘,刘玄已经给分好了,化河而治。漳水东面归刘石,西面归左校。

在刘玄的计划里,新城也是要修建在漳水边上的,就在河对面。这样一来,两城隔河相望,再修修桥。别说在军事上互为犄角,就算是在经济民生上也大有裨益。

搞不好时间一长,两个城池修啊修的,就把中间的漳水修进去了。成为一座大城!

安排好这里的一切,刘玄立刻带兵返回了上党郡。那里还有一堆事情等着自己在忙活。至少也要先把跟着他屁股后面的这些黄巾渠帅给安排了。

这些黄巾渠帅,刘玄都打算任命为典农都尉,之所以这么任命,一方面是方便安置他们屯田。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家伙别看武力值不咋滴。但人家是拖家带口过来的。哪个手底下没有几千兵马,两三万百姓。

你给人家官职小了,不是看不起人家吗?所以刘玄起手就给他们提拔到了刘三刀、潘凤、于禁、俞涉之流的位置上。

“安置黄巾军,开荒种地,然后逐步收拢这些黄巾军的兵权,巩固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回到上党郡的刘玄看着地图喃喃自语道。

只是该将这些黄巾军都安置在哪里?这成了刘玄头疼的问题。

南部四县倒是可以塞一些进去,只是这样一来必然要拆散那些黄巾军。对此,刘玄是很乐意的。但也要考虑到那些黄巾军初次投靠过来。人心惶惶的问题。

如果自己这么明目张胆的削弱那些黄巾渠帅的权利,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矛盾。这么多人要是都闹起来。

刘玄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能压住,翻车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沉思良久,刘玄终于是下定了决心。

涅县,谒戾山。刘玄钦定的上党郡最惨县城。没有之一!

刚刚率领部众赶来的左髭丈八,见到涅县那破烂的县城之后,是哈哈大笑。县城!县城哎!

刘老大果然对兄弟不薄,居然直接丢个自己一个县城。虽然破落了点。但是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县城。比其他几个人要好多了。

听说那几个家伙都跑去别的地方开荒建城去啦。唯有咱老左,开局就有一座小县城!

让那群王八蛋瞎矜持,看看咱老左,当初在刘老大面前如此卖力,这身二百多斤的腱子肉可不就卖出一个好价钱。

县城!县城!

左髭丈八笑的一张大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却还是止不住。此地有山有水、有城池、有大片可以耕种的土地。

不就是需要地方南匈奴那群兔崽子吗。老子听刘老大的,在谒戾山附近的山头上修几个十几个烽燧。

等南匈奴翻越谒戾山过来攻打的时候,自己早就得到消息了。如果敌人多,自己就听刘老大的,把百姓一收,躲进城里坚守待援。

如果敌人人少,正好可以砍死他们,抢些战马,咱们也算是有骑兵的人了!

在见识过刘玄麾下那强壮、雄俊的铁骑之后,在被铁骑的统领华雄摁在地上一顿摩擦之后,左髭丈八就对那代表着强大的武力给征服了。

满脑子里都是整一支骑兵,好像华雄一样威风。如果不是因为麾下部众太多,需要妥善的安置。

左髭丈八都打算去抱华雄的大腿,加入骑兵,跟着华雄混。那强壮的高头大马,那坚固的精铁铠甲。那锋利的长枪和环首刀。

娘的!这才是军队啊!自己手下这近万黄巾军队,在人家面前连个屁都不是!

左髭丈八在偷偷看过铁骑操练之后,深切的感受到了双方之间那人与狗的巨大差距。

华雄带着铁骑打他。压根不用全军出击。一千铁骑就能从正面战场把他砍翻。他要是想要活命,那就只有往山沟沟里钻。

看着远方谒戾山那隐隐约约的雄俊山影。左髭丈八发出了一声洪亮的呐喊,从此这里便是他们的家了!

自此,左髭丈八率领麾下近万余名黄巾军,以及他们的家属亲人等百姓。共四万多人。正式入驻涅县,开始屯田守边的日常生活。

涅县往北百余里,一片丘陵荒野之间,李大目狠狠的吐了一口。

娘的,一定是之前在城下挑战的时候,骂的太狠了。让刘老大给记住了。现在这个小鞋就给自己穿上了。

左髭丈八那货真他奶奶的鸡贼,兄弟几个就他混的好,一个县城。想都不敢想!

老老实实开荒吧,听刘老大说,这地方还不错,就是没啥大河。要是想种好地,除了修水坝,还要多挖井。

修城的话,估计也整不出来护城河。

不过这地界倒是安全一些,西南是左髭丈八那货,东北是县城,叫啥来的,撩阿,阿廖来的。

无所谓了,反正不管南匈奴从哪个方向过来,自己都能先得到消息。唯一有点麻烦的就是,这破地,没河啊!

李大目两颗大眼珠东抽抽、西看看。最后只能长叹一声:“还是先挖井吧。等着过段时间下雨了,再看看哪片地方有河道,适合修水坝。”

至此,李大目麾下几千黄巾军以及后面的两万多黄巾百姓,便开始修城、修水坝,挖井、种地的日常生活。

刘玄已经给这里将要修筑的城池起了名字,榆社!

郭大贤作为一名从黄巾起义一直活到现在的黄巾初代渠帅,刘玄还是很看重他的,直接将郭大贤的部众安置在了壶关的东北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