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收义子 > 第五百六十七章 李广难封

穿越三国收义子 第五百六十七章 李广难封

作者:黄连山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3:33 来源:笔趣阁

李广是在参加漠北之战途中迷失道路,贻误军机,自杀于军中。

这也是李家灾难的源泉!

因为事情涉及到了卫青和霍去病!

李广之所以会迷路,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卫青作为大军主将,下令将李广调开了主战场。

李广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一直为自己未曾封侯而郁闷不已。

曾与星象家王朔私下闲谈说:“自汉朝攻匈奴以来,我没一次不参加,可各部队校尉以下军官,才能还不如中等人,然因攻打匈奴有军功几十人被封侯。”

“我不比别人差,但没有一点功劳用来得到封地,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是我的骨相不该封侯吗还是本命如此呢“

王朔无疑是一个神棍,便将皮球提了回去说:“将军回想一下,曾有过悔恨的事吗“

李广说:“我任陇西太守时,羌人反叛,我诱骗他们投降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诈手段一天把他们杀光了。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件事。“

王朔一听,嘿,有门,于是便说道:“能使人受祸的事,没有比杀死已投降的人更大的了,这也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可是久经沙场的李广压根不相信这番鬼话,在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时,请求让他出任前将军。也就是先锋!

汉武帝无奈同意了,但却示意主将卫青却做出了不同的调令。

卫青在得知匈奴单于的驻地之后,就自带精兵追逐单于,而命令李广和右将军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

东路迂回绕远,而且缺乏水草,势必不能并队行进。这个调令让一心立功的李广不能接受。

就请求说:“我的职务是前将军,大将军却命令我从东路出兵,况且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至今才得到与匈奴单于对阵的一次机会,我愿做前锋,先与单于决战。“

而卫青曾暗中受到汉武帝警告,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让他与单于对阵,恐不能实现俘获单于的愿望。

另外就是公孙敖刚刚丢掉了侯爵,任中将军,随卫青出征,卫青也想让公孙敖跟自己一起与单于对敌,以此让公孙敖再次得到爵位。所以故意把李广调开。

李广也知道内情,所以坚决要求卫青改调令,可卫青不答应,而是命令长史写文书发到李广的幕府,对他说:“赶快到右将军部队中去,照文书上写的办。“

李广能答应吗?自然是不能,于是不向卫青告辞就启程了,心中非常恼怒地前往军部,领兵与赵食其合兵后从东路出发。

军队没有向导,有时迷路,结果落在卫青之后,卫青与单于交战,结果单于逃跑,

呵呵呵!赶走了李广,结果卫青也没能活捉单于只好收兵。真是令人哈哈哈!不知道但是汉武帝的心情是何其的卧槽!

卫青南行渡过沙漠,遇到李广与赵食其。便派长史送给李广干粮和酒,顺便向李广、赵食其询问迷路情况。

之后卫青要给汉武帝上书报告军情。李广却没有回答。卫青派长史急令李广幕府人员前去受审对质。

李广说:“校尉们无罪,是我迷失道路,我现亲自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对质。“

到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偏迷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

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李广否,不论老少都为之落泪。

也不知道卫青亲眼看见李广这员老将拔刀自刎在自己面前时,是一个什么心态?毕竟不管怎么看,李广的死,卫青都要占据绝大多数的成分。

而司马迁则称赞李广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意寓桃李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

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日本东京成蹊大学即以此为名。

李广死时,他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都已经过世,仅留下幼子李敢。

李敢当时是霍去病的部下,因立有战功被封为关内侯,听说父亲死讯,认为是卫青任意调离李广,因此打伤卫青。

其实吧,李敢打的一点毛病都没有,卫青也自知理亏,所以没有声张,选择了隐藏了李敢的打人不法行为。

但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却不能接受部属殴打自己舅舅,那般天才,那般的暴脾气,于是在甘泉宫狩猎时当众射杀了李敢。

结果自然是在汉武帝的偏袒下不了了之!

李广死了,李广的儿子也死光了,好在李广还是有孙子的,分别是大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李陵,和小儿子李敢的儿子李禹,及女儿。

而就是李陵,将整个李家带入了深渊,再也没能爬起来!

天汉二年,李陵领五千步兵进攻匈奴,以此协助李广利的西路作战。

结果在浚稽山遭遇单于三万骑兵主力,李陵率军力克单于。

单于不甘失败,又召集左贤王等八万骑兵接连围攻李陵,李陵且战且退,力战八日,由于箭尽粮绝,后无援军。

又遭遇军侯管敢的叛变而泄密军情,于是突围失败,假意投降匈奴。

大汉对于李陵的处置,其实是很草率的,因为当时汉武帝已经老糊涂了,不再是一名明君,已经接近于昏聩!

没方法的事情,人老了,脑子就糊涂!

当时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反正站着说话不腰疼,李陵又不在场,李家也没落了,还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大汉也是有键盘侠和喷子的!那火力输出,就是奔着弄死李陵去的!

汉武帝闻言便问太史令司马迁,想要听听他的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