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收义子 > 第四百六十九章 冬衣!

穿越三国收义子 第四百六十九章 冬衣!

作者:黄连山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2 09:08:14 来源:笔趣阁

这年头,过冬天可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既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

就连火炕,也因为古代的交流不便,没有大规模的传播开来。

所以每年过冬的时候,那可真的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钱有势的,自然是穿裘,也就是皮衣,毛向外,所以在“表”字下说:“古者衣裘以毛为表。”

贵族穿裘,在行礼或待客时要罩上裼衣以增加服饰的文采。这是因为兽毛外露,通体一个颜色,不好看。

而且裘这个东西,也是一直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

“掌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郑众注:“大裘,黑羔裘,服以祀天,示质。”所谓质,即朴实无华。

用以做裘的皮毛多种多样,例如狐、虎、豹、熊、犬、羊、鹿、貂,后来还有狼裘、兔裘等。

其中狐裘和豹裘最为珍贵,为达官贵人所服。鹿裘、羊裘则最一般。因为在古代,中原的鹿和羊是很多的。

刘玄现在脖子里就围着一条上好的狐裘围脖,那狐狸尾巴就在刘玄手里把玩着。身上穿的倒不是豹裘。而是更为保暖的熊裘。脚下却是蹬着一双虎皮靴。

豹裘倒不是不保暖,也不是没有,而是刘玄的心理作用,刘玄觉得最胖的狗熊,毛皮应该是最保暖的。

刘玄这个老大有这么待遇并不奇怪,毕竟每天都有军队出去开展扫黄打黑活动,每个将领进献一点,刘玄这边就堆不下。

刘玄觉得这个冬天还可以,比自己穿羽绒服的时候还要舒服,可是自己手下的那些士兵可不行。得抓紧的搞冬衣过来。

别指望扫黄打黑活动,就算是把整个上党郡的野兽都砍翻了,也不可能凑齐两万大军的冬衣。

所以,事情还要着落在北部诸县上。

裘这种高档货色是不可能了,只有用。最常见的过冬装备——绵袍。

绵袍是大汉过冬御寒的主要冬装之一,甚至可以说这是古代百姓过冬御寒的主要冬装之一。穿着时间最久。

从史料记载来看,上古三代人们已普遍开始穿袍子。在周代,袍的地位并不高,属于一种生活便装,而不作为礼服穿。

绵袍原本是一种御寒内衣,称:“袍,苞也;苞,内衣也”。

由于御寒性能好,当时野外作战的士兵在冬天都“标配”有棉袍,所谓“战袍”即因此而来。

袍是上衣和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是在古代“深衣”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有内外两层,夹层里放入柔软的御寒填充物,就成了袍。

这么说有点复杂,其实这时袍的功能类似现代士兵所穿的“军大衣”。

之所以是绵袍而不是棉袍,是因为大汉没有棉花,里面填充的多是蚕丝、芦花等物。当然更穷一些的,往里面塞草的也多的是。

毕竟在冬天能拥有一件绵袍,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中有一首诗歌叫,诗的开头即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意思是,谁说我没有军服,我和你共有战袍呢,反映了当时秦**队在物资困难的冬天,前方士兵只能两人合披一件绵袍抵御寒冷的情形。

当然,袍也有高档与低档之分。

如果夹层里所填的是“纩”,即新的高级天然蚕丝絮,称为“茧”。

如填充的是“缊”,即絮头、细碎枲麻这些粗劣、陈旧的填充物的才叫“袍”。

此即中所说的“纩为茧,缊为袍,禅为,帛为褶。”

这种袍是穷人的御寒棉衣,但袍里这些低劣的填充物,并非现在所说的“黑心棉”,完全是贫穷所致。

这里面最典型的代表人物,那就是编撰的曾子。记载:曾子“缊袍无表”遂有成语“捉襟见肘”。

原来在先秦时期,人们冬天穿袍子很有讲究,外面必穿一层罩衣,此即中说的“袍必有表”。

只有处于社会底层的穷人,才将袍光着穿。

而曾子当年客居卫国时,穷得叮当响,10年买不起一件衣服。每当下地干活、上案写字的时候。为了避免把衣服弄脏,就要先把外面的衣襟撩起来。

一般人撩起来外面的衣襟,露出的是袍。曾子撩起来露出两个胳膊肘。想想都让人心酸,曾子能过冬,纯粹是命硬啊!

穷就算了,关键还是一个明人。这事情就被记录了下来。流传了两千多年,曾子如果知道了此事,只怕会泪流满面吧。

当然,在大汉,袍子的穿法没有那么严格,总体来说,在家里时也可以将袍子直接当外套穿。

因为没有罩衣,出于好看便有意在袍子的领、袖、襟等部位加以点缀,袍渐渐成为一种体面的冬装。

只不过,这些都是对家境富裕的有钱人来说,对于穷人,依旧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刘玄这次在上党郡南部四县杀的人头滚滚。北边的那几个县城是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大族、富户。心里七上八下的不是个滋味。

有心据城自保,反叛刘玄。有心无力!没兵没马。反叛就是一个死。

你说跑路吧,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整个家族这么多年的打拼、这么多年的基业都在这里,跑个屁啊!

所以他们是眼巴巴的等着刘玄对他们的态度。

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刘玄又没丧心病狂的,非要把有钱人都砍死,宣扬什么赤贫最光荣!

那不是扯淡的吗!

北边诸县在南匈奴作乱和税收的事情上,表现的非常好。不但招募青壮自保,还把税收搞定了。没出什么乱子。

刘玄还能昧着良心说他们和南匈奴勾结,都是汉奸,然后咔咔咔。

当然是公事公办,把自己需要的东西,粮草、冬衣的筹备交给了他们。

对此,北方诸县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个个是干劲十足,粮食是现成了,直接从府库往长子县晕就可以了。

不过冬衣,因为要的太急。所以不免闹出了一些怨言。不过也只是抱怨而已。并无大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