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收义子 > 第五百五十二章长安

穿越三国收义子 第五百五十二章长安

作者:黄连山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2 09:08:14 来源:笔趣阁

再就是南匈奴,刘玄把李大目这几个黄巾渠帅又放了回去,南匈奴那边也不太可能这个时候冒头。所以应该个没啥问题。

于禁带着兵马蹲在了淇县,用来防备曹操。不过曹操久战成疲,又忙着掌控东郡。也没时间过来。

刘三刀蹲在了靠近虎牢关的位置,守着黄河防备河南的朱老头,而朱老头刚刚被李傕、郭汜、张济给打了一顿,估计也是有心无力。

就此刘玄的防务算是安排明白了。

于是乎,他亲自带着一路进入河南郡找李傕、郭汜、张济会晤。而另一路则由孙观、赵涣、陈浮、孙康等将领屯兵在孟津一带。

进可跟着刘玄一起攻入长安,退可守住刘玄的退路,另外,大军的粮草物资,都是他们负责供应。可谓是重中之重。

而最后一路,则是河东郡的白波军!

刘玄已经派人联系韩暹、李乐、胡才三人,邀请他们随自己一起攻打长安,成了的话,天下搓手可得,败了的话,也没啥损失。

为了表明自己到底诚意,刘玄专门点出,杨奉留下的那些家底,俺们家徐晃不争了!

就此,刘玄再次与白波军联合在了一起,分兵攻打长安。

刘玄这番话加上刻意流出的眼泪,几乎瞬间就博得了郭汜的好感,他本来就是西凉的一个马贼,就像刘玄说的那样,屡次受董卓大恩。从而开始跟着董卓混。

这次董卓被杀,郭汜是这些人里最愤怒的一个。

而其他三人,再听到刘玄此次带了足足五万大军之后,都是心安了不少。五万大军就算不如西凉军精锐,那也是一股十分强大的战斗力。至少比自己强大多了!

再加上自己四人的近万兵马,攻打长安的把握就更大了。

若是再路上收揽那些溃散的西凉兵马,召来几个校尉同僚,那么此次进攻长安的兵马搞不好能突破了十万大关!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打下长安城?

想到这里,几人心中都浮现出了长安那座雄俊的巨城。董卓将大汉的都城迁到长安可不是没有原因的。

其一是因为长安曾经便是大汉的帝都,当然,在刘玄这种后世人眼中,是西汉的都城。非但如此,长安还是周朝、秦朝的都城。

可谓是历史悠久,地位超然。

长安最开始的城池叫做酆京、镐京。是西周的国都。不过这并非是一座城,而是两座。

酆、镐本是沿着酆河而修建的两座颇具规模的城市。沣水西称酆京,沣水东称镐京,史称“酆镐二京“,分别由周文王与周武王营建。

不过,习惯上将这两座城市看成一个城市,因为分别承担了不同的作用。

酆京在西周后期更多地承担了祭祀的带有宗教性的作用,而镐京则作为行政中心而存在。

到了秦朝一统天下之后,都城也定在了这个位置,当时的名字叫做咸阳!

秦建都咸阳,古代咸阳的地理位置在渭河两岸,地理位置涵盖今天的西安和咸阳部分区域。

咸阳是秦孝公十二年商鞅变法后秦国的都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都仍在咸阳。

当时的秦都咸阳规模宏大,包括渭河两岸的广阔地域。以咸阳为中心,东迄黄河,西达千、渭河之滨;北起九山和林光宫,南至秦岭北麓,东西400公里,南北200公里的范围内,都建有离宫别馆。

渭河以北主要有冀阙、咸阳宫、兰池宫及各具特色的“六国宫殿“;

渭河以南有举世闻名的“阿房宫“,供皇帝游玩的甘泉宫和上林苑。

渭河穿流于咸阳城的宫殿间。一座宽6丈、长380步的木桥把渭北、渭南联在一起。

可以说咸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不过有一点需要明确一下,咸阳城并非是长安城!他们只是位置上比较靠近而已。

秦末汉初的时候,修建长安城的地方乃是秦都咸阳的一个乡聚,是秦始皇的兄弟长安君的封地,因此被称为“长安“。

汉初,高祖刘邦下诏,相国萧何主持营造都城长安,开启了汉帝国的宏大基业。

汉高帝五年置长安县,高帝七年,刘邦定都于此。

刘邦开始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

高祖七年建造了未央宫,同一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城。

汉惠帝元年至五年建造城墙。

汉武帝设京兆尹治理长安,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兴建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并在城西扩充了上林苑,开凿昆明池,建建章宫等。

在西汉的200余年历史里,长安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自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商道,长安城成为连接欧亚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起点,繁盛一时。

全盛时期如汉平帝元始二年时,城中有8.8万户,24.6万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居民众多的城市。

只不过作为都城,城池的繁华一般都会随着朝代的更替而变化。

西汉末年王莽执政时期,长安城一度毁于战火。

至东汉光武帝刘秀建国,因为长安当时残破,也因为刘秀想要加强对关东地区的控制,所以定都在了洛阳。将长安改称西京。

这便是董卓迁都长安的理由之一,从历史渊源上站得住脚!而且长安作为西京。这些年可没少被修缮。

第二个原因吗,自然是长安易守难攻、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在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之后,便有大臣娄敬建议刘邦定都关中,但群臣大多是从东方而来,纷纷反对。

刘邦也拿不定主意,只好征询张良的意见,张良是这样回答的:“东周虽然比秦晋两世好,但雒邑城郭仅数百里,田地太薄,四面都是平地,容易遭受到攻击。”

“反观关中有函谷关、陇蜀的沃野千里,南边有巴蜀的富庶,北边有胡人畜牧的便利,可以在三面防守,并向东方牵制诸侯,只要握住渭水通运京师,当东方有变,就可以顺流而下。正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说的没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