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收义子 > 第六百零三章 州牧、刺史(补更)

扬州自然是袁术、孙策。别看袁术目前蹲着豫州,但刘玄估计很快的袁术便要转战扬州,还有孙策那头小老虎,如果不抓点紧控制起来,那么可是不好解决的。

至于交州,纯粹是因为太远了,就算是刘玄想要染指交州,也必须通过荆州,那何必自己去拿,让刘表去不是更好。

反正交州那个地方,目前地广人稀,穷山恶水的。要不要没啥太大区别。

刘玄只不过是想要维持大汉的疆土统一罢了,至于许多穿越小说里YY的南部大开发,刘玄想都没想就给否决了。

因为操作起来难度太大,而且大汉的黄河流域精华区都处处是荒地,为毛大老远跑到南方种地?就算是要南部大开发,那也不是一朝一代的事情。

别看刘玄给刘表的权利很大,但实际上最关键的官职刘玄并没有给,那就是荆州牧。

这里需要声明一下的,就是大汉的行政制度,州其实是大汉监察区名,又称部。并不是一个行政区域。

东汉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州。

按照刘秀建基的顺序,这十三州分别是:幽州,冀州,并州,兖州,司州,豫州,徐州,荆州,青州,扬州,凉州,益州,交州。

当时大汉的行政区域直接就是各地的太守,这也是太守为毛是两千石高官的原因。

而大汉十三州,除了司州,不设刺史,其余十二州都是设有刺史的,刺史巡行郡县,以“六条“问事。

然于六条条文之下,又概括为“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对地方政事,实无所不包。

刺史秩六百石。所察之对象则为二千石之太守。以为断进之士勇于任事,故用低级官监察高官。刺史可乘传奏事,总隶于御史中丞。

可以说刺史其实就是中央派出来巡视四方的巡视团。官职小,也没啥太大权利,但是他们的奏折能直达天听。

可是到了后来,刺史的权利便开始变大,可以镇压国内叛乱,对外发动战争等等。

第一个将刺史变为州牧的人,其实不是刘虞,而是二百年前的王莽,

王莽称帝时期,州刺史改称州牧。授予州牧爵位,“封牧为男“。而且在当时州牧的地位是世袭的,“世其官“。

当时反王莽武装斗争在地方上蜂起云涌。为了增强地方实力,以便于镇压武装暴动,王莽不仅给予州牧统军作战的权力,而且给州牧加将军称号。

从此州牧成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而地方监察职权则为牧副监所行使。

只不过到了东汉的时候,这个州牧制度又被刘秀给改成了刺史。只不过与西汉时期相比,东汉的刺史权利更大。

西汉的刺史无固定治所,而东汉的刺史则各有驻地;奏事可遣计吏代行,不复自往。

诏书常云:“刺史、二千石“,又常有派刺史领兵作战之事,刺史奏闻之事不必经三公委派掾吏按验,郡守、县令对之颇为忌惮,甚至有因畏刺史而解印弃官之事。

到了汉灵帝中平五年,也就是四年前,刘焉上表朝廷谓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权轻。遂改部分资深刺史为牧。

刺史实际已为一州军政的长吏、太守的上级,州郡两级制随之形成。

以大汉的州之疆域,基本上那一个都不输于战国七雄,你说让一个大臣掌握这么大一个地盘,他们能没有野心吗?

就算不想着砍翻朝廷,那占据一州之地,自立为王的心思肯定是有的。

所以,刘玄给了刘表许多官职和权利,但唯独没有给刘表荆州牧的官职。不但如此,刘玄还打算废除这个愚蠢的州牧制度。

只不过如果这么做了,那么肯定会把哪些诸侯得罪的死死的,搞不好为了他们的利益与发展前途,就会一股脑的集合起来,高喊着诛杀刘玄逆贼,逢迎天子圣驾了。

这件事情,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目前大汉十三州,司州目前在刘玄手里,而其余十二州,而被朝廷任命为州牧的并不多,只有两个。

益州牧刘焉是一个。幽州牧刘虞是一个。冀州牧韩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即便是恢复了州牧制度,朝廷方面对人选方面还是很有考究的。

当然,冀州牧韩馥是董卓设立的,目前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所以就只剩下刘焉和刘虞这两个汉室宗亲。

至于其他地方,先说有朝廷认证的刺史,荆州刺史刘表,兖州刺史刘岱,扬州刺史陈温,交州刺史朱符。徐州刺史陶谦。

然后是各地自领的州牧和刺史,这个就比较乱了,因为那些诸侯都各自表自己人做刺史州牧,压根不在乎那个位置上有没有人。

比如说袁绍自领冀州牧,表周昕为豫州刺史。袁术则是表孙坚为豫州刺史,而公孙瓒则表部将严纲为冀州牧,田楷为青州牧,单经为兖州牧,并配置了郡守县令。

剩下的便只有并州和凉州,并州目前无主,别说州牧,就算是连刺史都没有,凉州也是如此。

别看马腾和韩遂在凉州闹得厉害,但还真没敢自领凉州刺史或者凉州牧。

长安城内,刘玄再次接到了刘表和赵岐的奏折,那边的事情很顺利,这两份奏折是随着第一批荆州的人手物资过来的。

刘玄这次再也没有强留朱儁,直接亲自礼送朱儁出了长安城,打发这个老爷子去修建洛阳城去了。

这次刘表和赵岐的奏折说的是同一件事情,那就是上表朝廷,推荐北海名士孙嵩为青州刺史。

看来刘表和赵岐两个人精,是在刘玄给刘表的官职上看出了端倪,故而用这个孙嵩来试探刘玄的态度。

孙嵩这个人,刘玄之前还真不太熟悉,甚至之前都没有听说过这个人,但是好巧不巧的,他前段时间翻阅赵岐老头资料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名字。

赵岐老爷子活了八十二岁,人生经历是很丰富的,其中有一段便是关于这个孙嵩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