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收义子 > 第四十八章 小爷我居然当官了!

穿越三国收义子 第四十八章 小爷我居然当官了!

作者:黄连山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3:33 来源:笔趣阁

而是换了一个话题问道:“熊二,听你的意思,你们西凉铁骑之前没有铠甲?那现在怎么人手一件了?”

华雄挠了挠头,想了半天才憋出一个屁来:“孩儿也不知道,好像自打董相带着我们进来京师,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许多,什么铠甲武器都给我们配上了!”

“听胡将军他们说,是从京师的武库里搬出来的,好像是京师的三河五校被解散了,那些装备都是他们的。再具体的,孩儿也不知道了!”

这下刘玄明白了,三河五校,那可是汉末的中央禁卫军的根基啊!

居然就这么被解散了,白白将上好的装备便宜了西凉铁骑。

对于汉代强军三河五校,刘玄还是有些了解的。

三河,并不是军队,而是地区和势力!

所谓的三河,即是河东、河内、河南三个郡,为近畿之地。

因为汉代往往依据,当地人员特点征兵,所以三河地区多为朝廷的兵源。

三河既是地区,也是河东,河西,河内三地的北地骑士集团的统称。

这是构成汉朝中央禁卫军的一大强横势力。其中关系错综复杂!

而所谓的五校,则是汉武帝为了加强对长安城的防护而置。

最开始是设置了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之职;

东汉时将中垒校尉省去,又将胡骑并入长水,虎贲并入射声,只剩下五校尉。

诸校尉都以戍卫京师为主要职责,兼任宿卫宫廷的任务。

是妥妥的中央禁卫军。其中兵源大多出自三河!

这边刘玄和华雄聊的火热,陷阵营那边早有人将情况通报了上去。

没一会功夫,魏续便从中拍马而来。

一见刘玄便在马上抱拳道:“情紧急,怠慢了贤弟,还望贤弟勿怪!”

听魏续这么说,刘玄也是面容一肃,同样抱拳道:“兄长说的哪里的话,如今你我同在一城,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势。小弟岂能不识大体!”

“兄长,小弟见城中防备森严,不知是出了何事?”

魏续也不隐瞒,直接了当的说道:“胡轸在虎牢关战败,如今正节节败退,奉先召集我等,商议前去支援之事。”

刘玄面色一僵,心中暗叹:“果然还是发生了吗?虎牢关一旦失守,那董卓必然迁都长安,火烧洛阳。”

“这可是牵扯着几十万无辜百姓的生死大事。决不能再让十八路诸侯再前进一步!”

“那就按照之前的计划,协助吕布击溃十八路诸侯,夺回虎牢关,顺便打劫一下胡轸的军队。”

“只是那可是十八路诸侯,几十万大军,这可怎么打啊?不用想都知道是一场搏命厮杀的恶战!”

“我真的能挡得住吗?”

心中思绪万千,刘玄拱手道:“既然如此,小弟这便返回驻地,整顿军队。助兄长一臂之力!不过小弟军中已无粮草,还请兄长拨些粮草救济。小弟不胜感激!”

刘玄说完便一脸真诚的看着魏续,希望能从魏续这里得到帮助。

不料魏续却神秘一笑:“贤弟莫急!兵马之事不急于一时,这里还有一件大事等着贤弟!”

刘玄心中疑惑:“这都火烧屁股了!还不急!难道真要等到十八路诸侯兵临城下?”

但面上却露出了好奇的神情:“奥!不知是何事?”

这次魏续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卖了个关子笑道:“贤弟入院一叙便知!”

言罢,便拨马回转,示意刘玄和华雄跟上。

刘玄微一沉吟,便轻磕马腹,带着华雄跟在了魏续马后。

在穿过陷阵营让开的道路时,刘玄清楚的感受到了一股杀伐之气,弥漫在这片区域。

那种感觉很奇妙,有点像害怕,又很令人激动。

强忍着上厕所的冲动,刘玄和华雄跟着魏续,一起翻身下马,进了吕布的宅院。

院子里面已经和刘玄上次来喝酒时大不相同,防备十分森严,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点都不夸张。

刘玄还是第一次碰见这样的阵仗,心中不由的忐忑起来。

这便是大战前的场景吗?比电视剧里看的还要有压迫感!真是令人头皮发麻!

一路无话,刘玄三人穿过重重防卫,终于步入正堂。

正堂中,吕布正与手下的几位大将商议。见魏续领着刘玄进来。

当即爽朗笑道:“恭喜贤弟,贺喜贤弟!朝廷的文书下来了,册封贤弟为平虏校尉!真是可喜可贺啊!

听吕布一上来就这种说,刘玄的脑瓜子嗡的一下子!

这是什么情况?

朝廷,不是,董卓那老家伙册封了小爷我当官!他怎么知道小爷我的?

对了!

是刚到虎牢关那会,小爷我让胡轸派人去洛阳的!

那就是董卓还不知道小爷我现在披着黄巾军的皮,还当我是一个前来投奔的文人!

所以千金买马骨!借此收敛天下文人的心?

等等!

有点不对啊!

为毛会册封小爷我一个文人,为平虏校尉!

这明显是武官吧!

这里面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呐?

刘玄是百思不得其解,只得是敷衍的笑道:“同喜、同喜!”

吕布面色一僵。同喜?这玩意还有同喜的?要是朝廷册封我为平虏校尉,那是降职好吧!

只得同样笑道:“贤弟一路辛苦,快坐下休息,伯平,你快去把朝廷的使者请出来!”

刘玄正纳闷这个伯平是谁,便看见高顺长身而起走了出去。

心中了然:“原来高顺字伯平。真是个好名字。伯平?看样子高顺是家中长子。”

古人起名字也是有讲究的,分好几种情况。

第一种最好区分,就好像后世的辈分一样。

一般都是按照这个人在兄弟间的排行,按照伯仲季这个顺序起名字。

就比如孙坚的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像这些字,多是父亲或者家族长辈给起的。

后世还有一种说法,比如曹操的曹孟德、马超的孟起。这个孟字,代表的是出身庶子。

在这一点上,刘玄倒只是道听途说,不明觉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