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奇葩一箩筐 > 第六十二章 谁人不留恋这无限江山

这日。

朱棣身体感觉好些。领着汉王、赵王、太孙策马驰骋于大草原上,仿佛日子又回到了当年在顺天府燕山脚下打猎的日子。

不知不觉间夕阳已经下垂,残阳如血,千里赤红。

那种感觉有诗曾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朱棣回想起当初起兵靖难的时候,800人起兵。复盘建文三年之时,明朝无论是村口卖白菜为生的刘大娘、收账为生的青皮无奈孙二麻子,文化人钱秀才、还是隔壁村的张铁匠,城里钱庄的王老板,还是应天府的建文帝君臣来看当初的形势,都会觉得燕王必败,所以建文帝自信的下达圣旨“勿伤朕之二叔”。

曾经老将耿炳文打得朱棣狼狈不堪,朱棣得感谢那个历史上没有戏姓名的樵夫的可靠消息,朱棣几十骑偷袭真定城。

朱棣亲自领兵带队几十骑几个冲击把耿炳文的大军军阵打了个对穿。耿炳文这一败,严重的刺激了建文帝,决心换黄子澄力荐的李景隆挂帅。

五十万大军进攻只有一万老弱妇孺残兵的燕军大本营北平城,世子朱高炽死守北平城成功。

得益于朱允炆对于继承了爷爷的衣钵对官宦们机器击极为不信任,导致宦官们拼死逃出应天府给愿意用他们的燕王朱棣通风报信。

建文四年的应天府南京城金川门,面对领着二十万大军临阵对着朱棣率领的几万人跪地投诚,一脸诚惶诚恐的侄子李景隆,朱棣的心里是极有可能是复杂且喜悦的。

至于宦官他有魄力、有能力让他们服服帖帖死心塌地的办事,殊不知这一切在前朝的历史上已经重演过多次。后世子孙会如何,他有想过,可是又能如何?

当朱棣得知建文帝**于奉天殿,一身征战血污的朱棣,在面对在那一具烧得面目全非,辨认不出样子的尸体的时候,后人无从得知朱棣的内心到底是怎样的心情。

朱棣真的想让侄子死吗?或许想他死吧。想他侄子的子孙全死吗?或许真的是这么想的吧。

每当郑和宝船队从风急浪高的海上回归首都时,迎接他们作为总设计师的朱棣内心的喜悦,看到万国来朝的景象他的内心是无比自豪的吧?永乐大典成书的时候,朱棣是否激动得流过泪?

想当初平定安南,如今五征漠北。自比汉武帝唐太宗,赫赫武功的最后一场决战之时。遗憾的是,未能尽全功,如今他把希望到底寄托给了谁?

朱棣领着两个儿子,一个孙子来到草原深处。高头大马,铠甲鲜明,虽老当益壮,却英雄迟暮乎?

一行四骑驰骋于草原之上,马蹄踏过小水潭踏起一阵水花飞溅。夕阳西下一片金黄朦胧,广袤草原浩瀚,巍峨山峰立于远处。

四人驻马于一处山坡悬崖处,俯视大好漠北江山,残阳如血,满目沧桑,壮怀激烈。

“老二,你看远处那座山是哪里?”

汉王朱高煦听闻父亲发问,思索了一会,回答道:

“哪里应该就是狼居胥山了吧?相传忙年霍骠姚就是在哪里积土为坛祭天的。”

“哦。”

“老三。你不是总说你本事不小嘛,那我问你,咱们脚下这条河是哪里啊。”

“爹,您这难不倒我,这条河叫斡难河。过了斡难河,就到了他们的老巢了,相传哪里是蒙古人的祖庭,就是当年他们的老祖宗铁木真称成吉思汗,席卷天下的起点。”

“哦,如此说来,五百年来打到此处的亲征的皇帝也就只有朕了吧。猴崽子,你觉得爷爷是不是够本了。”

朱瞻基听闻此话,心里上下翻腾,汗水皆冒。汉王、赵王在一边沉默不语,等着看这小子的笑话,要知道这话里的意思很露骨了,就是朱棣老爷子够本了,就可以去死了,他一死皇位就是他老爹的,他老爹就是他们两的好大哥身体又不好,这不过不了多久皇位不就是这位皇太孙的吗。

朱棣这言外之意就是敲打敲打这小狼崽子嘛。

思索片刻,朱瞻基回答一脸恭敬的回答道。

“皇爷爷您文治武功,远迈汉武帝唐太宗,他们文不曾有永乐大典,武不曾亲征漠北。还有海上的马保叔叔为大明开僻了万里海疆,咱们爷们都是在您的雄才伟略下办事的,爷爷您还要领着咱们开僻更大的事业呢。”

闻言朱棣会心一笑。

“小猴崽子,这马屁拍得不错,爷爷我听着舒服,好。我问你,这聊下的是斡难河,远处的是狼居胥山,那么山的那一头是那里呀?”

“爷爷您明鉴,这前的那一头不还是鞑靼人的地盘嘛。”

“哦,鞑靼人的地盘,那么鞑靼人的地盘再远呢?”

“这……恕孙儿尚未得知,这咱们的人,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呀。”

朱棣豪迈的笑了,纵马飞驰,汉王、赵王、皇太孙三人即刻跟上步伐。

“哈哈哈哈,这天天说天下,天下。原来这天下还有咱们爷们不知道的地方。”

“儿子有机会一定去命人那更远的地方看看,回来告诉您老人家。”

“不必了,咱这一辈子,够了!哈哈哈”

祖孙三人,策马回营。第二日就是寻找蒙古人三大部落的主力决战,企图一战把他们打趴下。让他们再也不敢南下侵扰大明,可惜的是蒙古人早就跑得没有影了。

第五次北征虽然名面上胜利了,可是没有太大的战果。蒙古人不战跑了,虽然看上去没有多大损失,咱们今天的人知道,再往北就是茫茫冰原,一路上冻死饿死无数,无形中蒙古人的损失惨重。

关于祖孙三人对于地理的对话,这里要有所补充。

后世的《坤舆万国全图》是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合作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全、最为科学、最为精确的世界地图。

这是一张曾经被遗忘的世界地图。它与今天的世界地图如此相像,以至于让人不敢相信它绘制于400多年前的明代。更令人惊讶的是,它刊行于中国,而不是当时刚刚经历过地理大发现的欧洲。

至于他们祖孙三人当时到底知不知道远处的世界,暂时无从考证。但是翻开永乐时期的明朝地图,确实在永乐皇帝手下,尚未打通西域。臆测他们不知道远方的世界,结合他派遣郑和下西洋,可能可以推测出,朱棣对于探索世界有很深的兴趣,也间接的影响到了现在的皇太孙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

江山无限,谁人不留恋?

若为这万里江山之主,历朝历代谁又能舍得当下呢?寻仙问道的有,励精图治的有,昏庸无道的也有,他们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这万世以后,最能主宰他们死后命运的不是华丽的陵墓,是后人的评价而已。

一世命,即万世命。这一辈子都活不好,还想着下辈子的事儿吗?

朱棣放心不下的,有两件事。第一就是皇位传给了老大朱高炽,老二老三会怎么样?老大是太子,传位给他是理所应当,这些年建国,老头子做甩手掌柜,大明的这一大摊子事儿,都是老大在劳心劳力,本来身体就不好,又日夜操劳。

可是老二在当初靖难的时候,不要命的救过老头子,关键是现在老二手里有兵,老二在军中素有威望。以后老头子两腿一蹬,难保老二不会起异心。

如果直接把皇位传给老二,让他立下血誓,把老大一家送去南京做个闲散的王爷,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历史上,谁见过被废的太子有过好?

朱棣心里乱呀。

第二件事,自己百年以后,怎么去见爹朱元璋,怎么解释自己的皇位是怎么来的?还有自己苦命的母亲,是不是会日夜受到爹的责备?

朱棣心烦,但是他在现在一心只想做一件事情,就是速战速胜,打垮蒙古人。以保后世子孙,不再受战乱的痛苦,可以好好生活,安心生产。打出五十年的和平来,大明的未来,怕是不会再惧怕异族的入侵了吧。

无奈,谁的挡不住无常来到,天理循环。今天的人都无法彻底参透死亡的奥秘,更何况是600来年前呢?

千百年来只要是人就固有一死,或许朱棣放心不下的心结,终有一天会爆发的吧?

太子?汉王?谁接手这大好河山?

【特别感谢一直在支持我的朋友,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坚持下去的莫大动力。前文有很长的文言文资料,正在用白话文翻译,尽可能的不打断长篇的用文言文书写。再次感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