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万万年 > 216秦二世胡亥

大秦万万年 216秦二世胡亥

作者:黑哥睇世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7:13 来源:笔趣阁

众人听了,都不解地看向黑山,为什么要放弃老家的田、宅,让众人的亲戚立即迁来闽中郡呢?要知道这个闽中郡在中原人的眼中可是闷热、烟障、毒虫遍地的蛮夷恐怖之地。许多人提起来都怕,更别说举家迁移过来了!

“帅长!您该不会是真的要带着兄弟们造反吧!我们家可是到了我这一辈才有田宅,只怕我们的家人放弃他们视如命的田宅!”死胖子说道。

黑山叹息道:“实不相瞒,我可以肯定李斯、赵高是为了一己之私矫诏杀了扶苏公子和蒙恬大将军。他们推不暗世事的胡亥继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长期把持朝政的野心!我都可以看出来,何况朝中的文武百官和嬴氏宗亲们?不出我所料的话,待胡亥登基后,李斯和赵高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定会对文武百官进行大清洗。这种杀戮一开始便停不下来,你们的家属在中原老家,他们只要一纸诏书便可置于你们死地,相反,如果把你们的家人带来闽中郡,他们反而不敢轻易对大家下手。”

“没有那么夸张吧?难道他们想杀光所有官员不成!”一向沉默少言的郦食其问道。

“你们看着吧!慢则半年,快则两个月,咸阳便会刮起血雨腥风!不够你们暂时不用太担心,等这场腥风血雨刮到这边,还要一段时间!”黑山说道。

众人望着黑山,这些从尸山血海滚出来的战将,脸上无不露出一些迷茫和困惑。

待众手下各归其位后,黑山又亲自给张进、孟昭写了一封信,信中详细分析了今后的时局,让他们做好撤到闽中郡的准备。又提笔分别给陈平、萧何,让他们时刻关注时局的同时,尽一切努力为闽中郡筹备各种物资。

安排好一切,黑山便一头扎入铁工坊,使出平生所学,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制造出钢材。不为别的,钢材不但可以升级军队的武器,还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要知道,在遥远的已经锤炼出钢材的西域,一寸钢可以值三寸金,更别说还不知道钢是什么东西的大秦帝国了!

……

从上党回咸阳,随驾出巡的文武官员、宫女、太监、郎卫、中尉军全部换上白衣素服,连天子仪仗也换成了无数的白色招魂幡。所经之各郡县的文武官员也是白衣孝服迎接。

胡亥乃胡姬所生,由于带着一点胡人的基因的缘故,幼小的时候便长得十分可爱。由于胡姬早早就过世,胡亥没有象其他皇子那样,在母爱的严格培养下诗词琴画样样精通,反而是在宫中无忧无虑的成长,养成一副人畜无害的性格,因此也得到始皇帝的额外关注。始皇帝关心他的结果就是在胡亥少年时就指定赵高做他的老师。始皇帝有三十多个孩子,除了排行最大的三个皇子之外,只有胡亥有皇帝专门指定的老师。胡亥的老师也和其他的皇兄不一样,皇兄的老师都是当世闻名的文学泰斗,只有胡亥的老师是当时随手一指定下的太监赵高。可见始皇帝并没有指望胡亥能有多大的成就,只希望这个儿子在赵高的指导下,在宫中不要失了规矩而已。

然而赵高何许人也?乃自小和始皇帝一起长大的太监,赵高早就成了了始皇帝肚子里的蛔虫,知道始皇帝的一切喜好。胡亥在赵高的量身指导下,每每都能得到始皇帝的欢心。始皇帝对胡亥也仅仅是欢心而已。本来论才德长幼,太子之位都与胡亥无缘,但是胡亥有一个与皇帝形影不移的老师赵高、一个深迷权势的丈人李斯,两个人绑在一起,帮他逆天改命,当上了太子。

太子胡亥对政务一窍不通,内事全听赵高,政事全部交给李斯决定。这正中李斯下怀,从上党回咸阳的一路上,他不仅要处理一切政务,还要代太子接见大小官员。虽然事情又多又杂,却让李斯处理得井井有条。李斯虽然很累,一天只休息两个时辰,但是他很享受这种累,一身素服上总是挂着一张严肃又红光满面的脸,仿佛有使不完的精神劲,这让他身边的无数官员佩服很五体投地!不仅佩服他的处理政事的干练,更佩服这个古稀老头的精神劲。

八月初,护送始皇帝灵柩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进入函谷关,关中百始无不自发的在驰道两边素服迎接这个老秦人娇傲、爱戴的始始皇帝。咸阳的百官与嬴氏宗亲全部到蓝田大营郊迎,直到中秋前夕,始皇帝的灵柩终于回到咸阳宫,停灵于太庙。

太庙前,白幡招展。一身孝服的百官们按礼制叩拜了始皇帝的灵柩后,丞相李斯便站了出来,向太子胡亥行跪拜大礼,高声说道:“天妒大秦,先帝病故于巡游途中,斯等遵先帝遗诏立亥公子为太子。古有云,国不可一日无君,老臣肯请太子殿下节哀顺变,在列祖列宗及先帝灵前继天子位,以安天下人之心,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也!”

李斯的话刚刚说完,便有大半官员也跪于胡亥之前,高声呼喊道:“请太子殿下即天子位,克承大统。”

只留下小半儒家一派官员和大部分嬴氏宗亲站在原地,面面相觑。大家正准备跟着下跪,忽然一声高喝:

“慢着!”

众人定睛一看,正式老右丞相、现任太师的冯去疾站了出来,“六月初五,先帝病于沙丘之时,便有明旨,令长公子回咸阳监国并主持大丧。接到长公子自裁的报告后,老臣心有疑虑,调来沙丘至九原沿路驿报,为何圣旨迟了四天才发出去!文通侯,这该如何解释?”

“这……这……”李斯头脑噏的一声响,正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便听到身后传来赵高轻咳的声音,知道赵高有了主意,便如释重负说道,“先帝生病时,老臣也只能偶尔请安!圣旨慢了两天这件事,赵大人负责先皇的书房之事,还请赵大人给大家解释一下!”

赵高缩着脖子,低着头,十分谦卑地说道:“禀太子殿下,各位大人。先皇下完诏书待各位大人离开后,深思熟虑片刻才对小高子说,长公子扶苏虽然贤良淑德,但他整天泡在士子中间,士子们天天嚷嚷着要灰复周礼,分封诸侯。朕百年之后定会坏了大秦法制之本也。胡令小高子先留下圣旨不发。四日后,先皇又说,既然已经当九卿面召扶苏回咸阳监国,若圣旨再不发,私信便联系比圣旨早到九原。遂令小高子将圣旨发往九原。”

“那后来呢?后来怎么又要杀太医、赐长公子和蒙恬大将军自尽?老夫还听说你们还派人到处搜捕皇帝身边的小太监!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冯去疾咄咄逼人问道。

赵高依旧低着头,回答道:“先帝病重后,性情大变,经常对身边之人发无名大火。临崩前天,因浑身疼痛,召太医们来诊脉。太医们皆束手无策。先皇大怒,下旨要抓太医们问罪,太医们闻风而逃。先皇大怒,遂下令郎卫去追杀。太监小顺子,侍奉先皇已有十余年,深得先皇信任。先皇临崩前一天,却以小顺子侍候不力,将小顺子砍伤。谁知小顺子趁疗伤之际逃跑了!先皇身边内侍逃亡乃宫中大事,我们只好告知李丞相,派郎卫去追捕。只是小顺子如泥入大海,至今杳无音讯!”

冯去疾又厉声喝道:“先皇在位三十七年,从未下旨私杀一个人,就算太医有罪,理应交给廷尉府捉拿详查,文通侯任廷尉多年,能不知秦法?为何下令郎卫追杀?”

冯去疾的话几乎压得心虚的李斯喘不过气来,李斯三角眼一转,知道自己今天无论如何都不能胆却,自己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只好一挺脑脯,厉声喝道:“下令追杀太医的是先皇,老臣怎能阻挡的了?冯太师,你今日在太子面前如此咄咄逼人!你是在怀疑太子吗?你是不是想废了太子另立他人吗?”

“你……你血口喷人!”冯去疾一时被李斯顶得无话可说。

李斯见百官们一时无语,恐夜长梦多,急忙面向胡亥,伏地高呼道:“臣李斯,恭请太子殿下节哀顺变,继天子位以安天下!”

姚贾、顿弱等官员,纷纷伏地高呼:“请太子殿下继天子位以安天下!”

其余的官员,虽然心里有疑虑,但是扶苏已经死了,没了主心骨,只好也跟着伏地高呼:“请太子殿下继天子位!”冯去疾左右看了看,发现只剩下自己和冯劫、郑国以及数个宗室元老还站着。知道已经无法力挽狂澜。几个老臣最后也只好伏地高呼:“恭请太子殿下继天子位!”

胡亥看着面前跪伏满地的大臣,仿佛在做梦,在赵高的小声提醒下,才想起昨夜赵高交待的话,便挤出几滴眼泪,对百官说道:“胡亥非嫡非长,且才能远不及众位皇兄,请各位大臣另立他人,亥自愿为父皇守陵!”

一席话,胡亥说得声情并茂。大家如果认为他是在辞做皇帝就大错特错了。他只不过是依旧礼制,新君登基需三辞,以示谦虚罢了。

“请太子殿下继天子位!”

“请太子殿下继天子位!”

百官们再三请求,胡亥终于在太庙前“免为其难”地坐上皇帝位,号秦二世。这天正好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胡亥终于奇迹般的登上皇位,由于始皇帝的灵柩依礼要在太庙停灵七个月方可安葬。停灵时期,新皇帝还必须在太庙守灵。因为,胡亥更将一切政务交给老丈人兼丞相李斯处理。

此时的李斯大权在握,他深知,胡亥的帝位远未稳固。

晚上,典客姚贾来到丞相府,对李斯说道:“冯去疾等几个老臣和皇室宗亲都在明里暗里追查始皇帝和长公子扶苏的真正死因。丞相必须早做对应之策!”

李斯说道:“无防,当今之际,我们只要牢牢掌握军权便可立于不败之地。他们没有兵权,做什么都是瞎折腾!”现在大秦百万雄师主要在九原的王离、西域的李信和百越的赵佗手中,国内只有咸阳的中尉军和皇宫里的郎卫最有战斗力。西域的李信和百越赵佗,两军太过遥远不必管他,九原的二十万精锐在王离手里,王离正对我们的提拔感恩戴德,也不用担心。咸阳的中尉军和郎卫都在阎乐手中,阎乐乃赵高之婿,所以李斯一点也不担心。

“蒙恬率领北军二十余年,军中将领都是蒙恬的部下,不少将军还是蒙氏子弟,只要蒙毅还活着,王离就无法控制北军!”姚贾说道。

李斯沉思一会儿,说道:“明天就派使者去捉拿蒙毅回咸阳问罪,罪名是先帝病于沙丘宫时,蒙毅私自派人将皇帝的病情告知扶苏,图谋不轨。”

“如此甚善!丞相若想要立于不败之地,还需要有军权,要军权先要有带兵之将。王离、赵佗、李信、阎乐虽不会坏丞相大事,却无一是丞相心腹,丞相还需要自己的心腹为将,方可稳如泰山!”姚贾说道。

“我儿李由,熟读兵书,在陇西任郡尉多年,可以为将,只是兵从何来!边军遥不可及,中尉军与郎卫又在阎乐手中。”李斯答道。

“蓝田大营自先帝统一六国后,便成摆设,可令令郎为蓝田将军,征召十万精锐,有外敌时可以支援函谷关、武关,有内乱时,又是丞相最大的倚仗。丞相便可立于不败之地!”姚贾说道。

“姚大人所言极是,老夫这就起草诏书,重建蓝田大营!”李斯高兴道。

秦国虽有妄言罪,却也阻止不了咸阳国人的议论纷纷。特别是胡亥杀兄弑父篡夺皇位的流言满天飞,并以极快的速度向周边城市扩散。这事让丞相李斯十分头疼,他让廷尉派出所有差役,依旧无法阻止流言。

流言传到宫里,二世问身边的赵高:“宫中流传朕杀兄弑父,该怎么办?”

赵高已经升任太监总管,管理着宫中所有的太监宫女。他十分害怕控制不住流言,二世会杀了自己去平民愤,眼睛一转向二世提议道:“陛下不用担心!外面在谣传您不忠不孝吗!离先皇入土还有七个月,只要你下令扩建骊山始皇帝陵园,让那些爱嚼舌根的宫女、妃子全部去殉葬,如此即封了她们的口,国人还会赞扬陛下大孝!陛下正好可以下旨征召天下美女入宫侍奉陛下,此乃一举多得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